|
“我看中南海和乡政府大院差不多”
秦英林回忆中南海座谈会,称温总理开场白打消其“说虚话”念头
他说自己是“猪司令”,温家宝称他是大学生“猪倌”。
2月12日,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和其他12名基层代表,在北京参加了《政府工作报告》基层群众座谈会。
事后说起在中南海和温家宝座谈的3个小时,秦英林称“既漫长又短暂”。
●我说到猪肉价格的问题,上周13块2,这周11块8,总理就开始沉思,表现出浅浅的忧虑。我一看,忙说,总理的情绪不能跟着猪肉价格走。大家一听都笑了,总理也笑了。
●温总理只是轻声重复,“让大学生去养猪”。他带着疑问的语气,我就推测他不太赞同我建议大学生去养猪的话,就加大了音量说,20年前,我也是个大学生,更懂得一个大学生的价值。我的意思是,当年我放弃铁饭碗,不比今天的大学生心里挣扎得更厉害?
“说虚话对不起这个机会”
新京报:以前你想象的中南海,跟你见到的有什么区别?
秦英林(以下简称“秦”):我以前估计中南海里,房子都富丽堂皇,到处有拿枪的士兵,还会有不少好车。进去才发现,很平常,跟乡政府的大院差不多,很多空地和草地。
我扫了一眼,也没有啥好车,见到一辆普桑和奇瑞,这些车我几年前都不会再开了。
新京报:这次现场和温家宝总理座谈,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秦:除了一点兴奋,没有特别异样的感觉。温总理是个很谦和的人,没有摆架子,他就一直在认真听基层代表讲。
新京报:作为农业部选派的两名基层代表之一,你事先做了哪些准备?
秦:准备了发言稿,那稿子我都能背下来了,还专门测了一下,念完的话需要9分半钟。进中南海前一天,农业部一位副司长又帮我完善,不过也没大动。
比如说,我原文写养猪的扶植政策应该“稳定、持续”,农业部的同志改为“稳定、加强”。
新京报:在座谈前,你有没有“报喜不报忧”的想法?
秦:说实话,真有点。但一见面,总理就让第一次进中南海的人举手,结果13个人都举手了。总理就说,你们应该是中南海的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到家一样,夸政府感谢政府的话,就不要再说了,都要说实话,对大局有利。
我一听到“大局”,就感受到了身上的重担,13亿人,找了我们13个代表,我再说些虚的话,就太对不起这个机会,也对不起总理了。
“我说总理的情绪不要跟着猪价走”
新京报:听说你原本排在第五位发言,是你抢着发言的。
秦:那是误会。在会见议程的名单上,我是第五位。总理见到大家后,就要求大家脱稿,举手发言。他这样说后,大家都有几秒钟的沉默,我一看急了,不能冷场呀,就赶快举手,成了第一个发言的。
新京报:发言有时间限制吗?
秦:开会前,有工作人员说,总理的时间很宝贵,大家发言尽量在10分钟以内。可是我从开始发言,到第二个人发言,时间超过18分钟。
总理一边听一边记,他如果点点头,或者眼神鼓励一下,我就很高兴;他要是沉思,我就紧张,不能让总理因为我的发言而担忧呀。
我说到猪肉价格的问题,上周13块2,这周11块8,总理就开始沉思,表现出浅浅的忧虑。我一看,忙说,总理的情绪不能跟着猪肉价格走。大家一听都笑了,总理也笑了。
新京报:有报道说总理在你发言过程中,打断你18次,是谁统计出来的?
秦:我统计的。总理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就会向我详细了解情况。不过,他并没有对问题有什么表态,也没有侃侃而谈,就是倾听。
新京报:除了猪肉价格,还有什么问题让总理沉思的?
秦:有一名北京某网络公司的代表,总理问买房的事情,他说想在四五环外买个70多平米的房子,老人到北京住一起,但价格都在一万多一平米,很难。总理知道他月收入大概才三千多元后,又陷入了沉思。
“看得出总理很心疼大学生”
新京报:你还建议大学生到养猪一线工作,总理是怎么反应的?
秦:他只是轻声重复,“让大学生去养猪”。他带着疑问的语气,我就推测他不太赞同我的话,就加大了音量说,“20年前,我也是个大学生,更懂得一个大学生的价值”。我的意思是,当年我放弃铁饭碗,不比今天的大学生心里挣扎得更厉害?
我接着说,如果大学生成为新兴农民,那么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更有保障,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我看得出总理很心疼大学生。
新京报:根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陈威涛随后发言时,温总理也号召大学生下基层,发挥专业所长。
秦:下基层不一定就是养猪,总理是想让大学生就业能用上所学的知识。
“猪不会因你是研究生就多长几斤肉”
新京报:你们公司有多少大学生,工资水平呢?
秦:大中专毕业生加起来一共有197人,工资最高的是我的副手,南阳理工学院12年前毕业的大专生,年薪24万,新进来的硕士生一个月3500元,本科生2500元,大专生1500元。
新京报:你对新毕业的大中专学生有什么要求?
秦:他们首先要放下文凭、放下学历、放下知识。即使你研究生毕业,在养猪场也得从头做起,猪不会因为你是研究生,就平白无故多长几斤肉。想让猪多长肉,还得靠科学配方,靠认真看护。
从大方面来看,大学生毕业后不放下天之骄子的高姿态,在哪个行业都不会有出息。
新京报:放下文凭和学历可以理解,为什么连知识都要放下?
秦:那是知识本身出了问题。拿现在的畜牧业教材来说,你考得分再高,来养猪场都吃不开。你们记者一般都是学社会科学出身的,你们的大学教材最多是陈旧,还好说。
我们畜牧业呢?很多东西根本就是错误的,你能拿错误的知识来养猪吗?再说,大学生所学跟实际脱节得太厉害,所以我们招进来大学生,不管你是什么专业的,来了一律听我们安排,让你去哪里你去哪里,不服从你可以走。
新京报:走的多不多?
秦:招进来的人,能留下的不足三分之一。我们基本上不主动淘汰人,都是他们自己要走的。走的人除了嫌内乡太穷太闷外,一般都是无法融入企业文化,天天不如意。你想,一个大学生养了一年猪,还不能升个组长,工资还没有农民高,他还会留下吗?
“当年我辞职是因为不能发挥所长”
新京报:你们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什么?
秦:责任感。在我们公司,拿高薪升得快的,都是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家事情的人。现在的好多大学生太不务实了,就会盯着别人拿多少钱,自己却不脚踏实地地干。你天天盯着别人赚大钱,有用吗?
新京报:那怎么才能赚到大钱呢?
秦:努力工作才行。年轻人的未来就像这个房间里的电灯泡,很亮很辉煌。有的人想摸住这个灯泡,就一直站在地板上往天花板蹦,每蹦一次,都感觉离灯泡近一步。可是,你蹦十年八年,还是摸不着灯泡。
要摸住灯泡,你必须拉个梯子过来,你站梯子上,不就一下子摸住了吗?这个梯子,就是你的努力。
新京报:道理虽是这样,但在一些企业和单位,你即使很努力,还是可能没有回报。
秦: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我能保证的是,在我的企业,有责任感、努力的员工,都能得到奖励。
新京报:你既然说要努力工作,那为什么当年要辞职?
秦:不能发挥所长呀。我1989年从河南农大毕业后,到南阳市食品公司工作,和老婆一个月工资和加班费一共262元。
有一次,公司经理让我给市领导送份材料。我当时对南阳还不熟悉,结果东跑西跑,走了很多弯路,直到中午下班才把材料送到市领导那里,结果那会都开过了。领导批评我说,你一个大学生,连条路都找不到,有什么用?
我很憋屈,开始检讨自己。我想:我上大学,下了那么大劲儿读书,就是为了来南阳认路的吗?我再在南阳多呆一年半载,肯定会熟悉所有的路,送文件也不会再送错,可是一个小学毕业的人都会做这个工作呀。我为什么非要以己之短,较人之长呢?我就辞职不干了(回家养猪),亲戚没谁支持我的。
“我很反对大学生创业”
新京报:回家养猪,你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典型了,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不少人在号召大学生创业,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秦:相反,我很反对大学生创业。你一没资金,二没经验,刚毕业,生活费都要靠家里接济,还能做什么像样的生意?
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养猪,专业对口。而且,养猪门槛也低。再看看现在,社会上可以供毕业生创业的门路太少了。
一个很有名的牛奶企业家,曾在电视上号召大学生创业,我觉得这种说法没责任感。你让你的孩子去创业吧,让他离开你的公司,不依靠你的人际关系,他成功的话,你再来号召大学生也不迟。
现在的大学生也太脆弱了,只想听好听的。见到马云什么的在台上大谈创业史,台下的大学生们就掌声雷动,热血沸腾。可是一散会,究竟出路在哪里,他们就茫然了。
新京报:那你怎么看你自己的经历?
秦:《道德经》不是讲“道”吗?我只要守住正道,经商之道,就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