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岁的秦英林喜欢汽车,尤其是名车。
所以,当他在中南海看到一辆普桑和奇瑞时,心里会嘀咕,“这些车我几年前都不会再开了”。
作为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牧原养殖公司董事长,公司年终表彰先进时,他坚持把奖品定为汽车。他想灌输的是:汽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养猪的人一样有权拥有。
他以前有辆宝马,无论是见政府领导还是谈生意,非宝马不坐。去年,他又买了一辆200万的保时捷黑色跑车。
他不怕有人妒忌,“比我有钱的人多的是,他们想开不敢开而已。”
一上高速路,他就把保时捷调到跑车模式,那种跟波音客机一样的提速快感,让他沉迷。
作为基层代表走进中南海与温家宝总理讨论国事时,他感觉,这也是一种振奋人心的提速。
座谈归来频被接见
2月12日,北京中南海,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会,秦英林等13名基层代表参加了座谈。
秦英林最喜欢穿西装,但那天太冷,他穿了夹克。
他记得,温家宝打招呼说,“你们应该是中南海的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到家一样。”这让代表们不再那么紧张。
当温家宝提议自由发言后,出现短时间的沉默。“我本来不争第一,但我见不得冷场。”秦英林说,他第一个举起了手。
他跟温家宝谈了18分钟。而按会前工作人员的嘱咐,一般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事后,河南省一位副省长、南阳市委主要领导、内乡县县委书记等各级官员纷纷接见秦英林。在他家里,挤满了前来听讲的人。
2月17日晚,内乡县某宾馆,在温家宝去年5月11日视察南阳时曾下榻的房间里,秦英林扳着指头,“我讲我进中南海的事,三十回都不止。”
河南省领导要求他“抓住这个机遇”,跨越式发展;南阳市领导向他承诺,“2.66万平方公里都是你的养猪场”,得知他想在2014年发展到400万头猪出栏后,问他“为什么不能是800万?”
更让他振奋的是,银行领导纷纷打来电话,问他“要一个亿还是两个亿?”
这样的待遇,放到以前,他是不敢想的。
创业之初,秦英林曾经一周六天,一天两次骑自行车去跑贷款。途中有座桥要爬坡,每次累得气喘吁吁,他实在怕自己撑不住,一头栽下去,“这样蹬自行车,啥时候是个头呀。”
最终,一位乡领导偶然听说秦英林的猪场很大,就过去看了看,对信用社的人说,“秦英林这娃儿怪不容易的,贷给他一万吧。”
刚建猪场时曾遇刁难
确实,十几年前的秦英林没这么牛气。
1989年,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南阳市一家食品公司工作。3年后他辞掉公职回到家乡内乡县,借了兄弟盖房的2万多块钱,买来22头猪。
没多久,猪遇怪病,几乎死光。哥哥劝他卖了家当,跟领导求求情,再回原单位,一个月拿那一百二十多块的工资。
他没答应,“猪可以死,人的志气不能死。”
秦英林说,有一次,他都打算“跟人拼了”。
那时他刚建养猪场,某部门刁难他多次,他万般求告,却不知得罪了何方神圣。直到有人捎话给他,“拿五万块钱说说情,就没人再找你麻烦了。”
那时,他合法拥有一支双管猎枪,“我就打算到那个单位去,把五万块钱挂到枪管上,问问谁敢来拿这钱?”
当时是半夜,该单位没人上班。第二天,秦英林冷静了下来。
过了几年,他的猪场越来越大,获得了县领导的关注。他成了县政协委员,找麻烦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在秦英林看来,他自己好学,又会摸索,对猪种、猪舍、兽医、猪饲料都有研究。如今公司规模已经扩大到年出栏种猪8万头和瘦肉型商品猪50万头。
“洗脑”式管理员工
现在,只要上班,秦英林就穿上西服,打上领带。只要有一个外乡人在场,他就坚持说普通话。
他还经常出国,“一辈子不出次国太可怜了”,他说,“很多人就像活在一间小屋里,这边儿是便池,龌龊得不行,几米外就架着锅台,这些人却活得扬扬得意。”
“洗脑”是他管理公司必用的一招,每一个入职的人,必须参加野外拓训,这在不少同行看来,既费钱又“圣人蛋”(指不懂世故)。
大中专毕业生是他重点“洗脑”的对象,他要求刚毕业的人“放下文凭、放下学历、放下知识”,别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养猪养不过农民的大学生,是不配摆架子的。”
他还把对员工的要求印发成书,笔试面试。更多的,他会突然问员工一个刁钻的问题,回答让他满意的,马上加薪;不满意的,直说“你不行呀。”
“猪司令”秦英林的言谈举止,越来越像企管培训大师。一旦聊到感兴趣的话题,他会忘记吃饭,任由一桌饭菜变凉。
最近,他最感兴趣的话题是《道德经》。他感觉自我的成功与《道德经》的思想严丝合缝。“绝智弃辩,民利百倍”,“不争者而莫能与之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他的话中,常蹦出这些句子。
秦英林有三个愿望:推动他的公司上市;3年内在公司培养100个百万富翁;5年内将养猪量扩大十倍,达到400万头。
按他的说法,届时,南阳的饲料将不再外销,自己养的猪足以吃光它们。
“很多大企业都受挫在大规模扩张的路上,你怕不怕?”
“不怕!”他一挥手,说,他跟史玉柱、牛根生等人,都不一样。
□本报记者 孙旭阳 河南南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