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研究生扩招也是无奈之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23:01   央视《新闻会客厅》

 

  李小萌:可以在两个月内决定,但是改变方式,并不是说这一届招上来就改变的,我们就拿现在当下现实来说,现在用扩招的方式能不能解决一个就业上的困难。

  左小蕾:解燃眉之急是可以的。

  杨东平:延缓这个矛盾。

  左小蕾:延缓这个矛盾,对。

  李小萌:能不能解燃眉之急,因为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应届六百多万,加上上一年延续下来的,将近七百万,这五万人这个比例。

  杨东平:教育部还有另外六项措施,包括扩大西部支教、扩大学校招生等等,这个五万是在这六项之外新增加的,是用多种措施来消化的。

  李小萌:所以您又赞成这样做了,是吗?

  杨东平:对,所以说这是一个无奈之举。

  李小萌:无奈之举。

  左小蕾:我的看法是觉得,没有哪一项解决能解决所有的。

  李小萌:要多管齐下,是吗?

  胡瑞文:我觉得从现在毕业生的供求来看,工科的毕业生是比较缺,医生比较缺,农业的、科技类的毕业生比较缺,所以我刚刚呼吁,我们大学多招工程技术类的、医疗卫生类的和农科的专业硕士,希望找到管理的,更不要多招文科理科的。我这儿有一个数字,前年理科招的研究生是五万多人,文科是招了十一万人,这个主要是面向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我们大学研究机构一年大概只能吸收几万人,所以本身就业比较紧张了,所以再增加专业硕士,他们主要是做学问的。管理类,我认为应接的本科生去直接做管理,他是有缺陷的,因为国外的管理,一般是有了实际经验才去做管理的,所以我也希望可以招应届毕业生读MPA、MBA,但是我希望谨慎一点,我赞成他的看法。

  李小萌:刚才其实杨老师讲了,确实把一个就业的困难或者是矛盾向后推移了,假设到了三年以后,这一波扩招的五万多学生也毕业了,那个时候是不是真的就更加具有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呢?

  杨东平:我想我们有一个预期,可能那个时候经济危机已经结束了。

  胡瑞文:我还有一个看法,我认为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我们必然要更多的企业走向全球,我们有更多的可能在国外去发展一些制造业,和包括其它方面的企业,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人才。

  李小萌:我希望三年以后情况好转,该不该大学校园当成一个就业的缓冲区呢?

  左小蕾:我觉得这只是其中一个思路吧,我相信其它的各个领域已经有很多很多的方式也在解决这个问题,比方说地方政府在解决那些大学生,怎么到基层去的问题,实际上在全世界都在临时性解决大学生的问题,英国启动全面实习,大学生实习的问题都是临时做法。印度政府提出来什么,只要大学生不挑剔,我们一定给他安排一个工作,就是提出这样的安排,这都是临时性的,包括大学生的志向,你的专业,只要你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给你安排工作,这都是临时的,危机时候,我说非常时期。

  李小萌:非常时期,非常时期是不是就要把校园当作缓冲期,或者是蓄水池呢?

  杨东平:我觉得大家的担心恰恰就在这儿,也就是说我们招生培养,是更多的是从学术规律,教育规律自身,说句实话,还是把它变成解决社会危机的一种短期的政策。

  李小萌:您的观点呢?

  杨东平: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一个谨慎的平衡。

  李小萌:杨老师今天说话很谨慎。

  左小蕾:哈佛大学就宣布,MBA课程就宣布,他知道现在华尔街很多学生都返回学校,要去求学,申请的人数大幅增加,但是他表态,他不会增加,我们每年200个MBA学生,我不会增加。

  胡瑞文:它的教育质量。

  左小蕾:他就觉得他不能保证,因为它有一个品牌在那里,但是也不排除有其它的学校在做这种扩招的工作,所以我觉得各个学校也有它自己的定位和取舍。

  李小萌:胡先生,我想问的还是关于蓄水池的问题,1999年、1998年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亚洲金融危机,扩招了本科生,把人才或者是就业需求,放到学校里去待一待,控一控,等一等,现在我们又用同样的办法来应对这种危机,你觉得这会不会积累下来一些问题?

  胡瑞文:我想不会积累太多的问题,因为我们从1999年以来,大概多招了好几千万大学生,但是,因为他们多读了三年四年书,能力提高了,他一生对社会的贡献会增加,但是他也到60岁退休,他的劳动时间就缩短了,所以我们整个的就业存量需求就减少了。

  李小萌:但是现在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归结为扩招这样的观点并不在少数。

  胡瑞文:我觉得这样,即使他高中毕业,他也要就业,并不是说,因为你扩招了,就业就紧张了,而是说因为大学扩招以后,因为大学生多了,所以他原来理想的高层次岗位没有那么多了,他要向中层次,原来都希望到机关,到事业单位来,现在更多到企业,原来到大型国有企业来,现在要到中型企业、乡镇企业,实际上是一个递推的原则,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或者普及化以后,就是高层次的人,要逐步适应向下移,对我们整个人才结构来说,同样的岗位,比如小学教师,过去中学教师比如说就可以了,现在是大专,城市是本科,将来可能有研究生,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也好,他的业务水平提高,对孩子就好了,所以我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左小蕾:这个扩招带来就业困难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刚才胡老师也是提到这一点,你要是不扩招,十年前他肯定就会失业,而且在当时那种危机的情况下,大量的下岗工人,高中毕业的学生在这个层次上,下岗工人都会争他的工作机会,带来的经济整体的压力和社会的压力更大,所以你要把这个扩招归结为,就业难归结为扩招,这似乎没有太大的道理,而且四年之后他是在一个新的层次上。

  李小萌:像当年您跟汤敏先生一起提出来本科生扩招,后来1999年一下扩招到48%,符合你们当时的预测或者想象吗?

  左小蕾:如果他第一年48%,我们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因为当时应对危机,关键是整体的结果,五年扩大了五倍,跟我们当时提出来,三年把在校大学生扩大一倍,这个相距甚远,所以这个中间我觉得很大的问题,我想强调一下就是说,会不会带来后面有后遗症,最关键的问题是不是我们能汲取上一次扩招的教训。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硕士 扩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