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亚生:任何个人都不代表美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10:36  南方人物周刊

  与其追问美国媒体为什么老挑中国的毛病,我们不如问问自己:为什么美国媒体老要挑他们自己国内的毛病?

  本刊记者 徐琳玲采访、整理

  来到国内,经常会被同仁和记者问一个相似的问题:美国怎么看待中国的这个或那个问题?美国的学术圈怎么看待这个或那个问题?……

  他们提这些问题之前,显然有一个想当然的假设:在美国,有一种声音能代表美国。然而,美国是一个自由和民主的社会,关于中国,什么样的观点都有,根本没法做这种综述和总结。

  大多数美国人根本就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我指的不仅是普通的美国公众,也包括精英阶层。而剩下的对中国问题有看法的小部分人,对中国的经济现状和前景,什么样的观点都有,有很悲观的,有很乐观的,也有奇奇怪怪的。

  在中国人眼里,中国的崛起可能是很重要的话题。确实,这很重要,但是大多数美国人关心的是自己的事。特别是现在,他们自己国内的经济碰到很大的问题,失业率有可能达到两位数,银行界麻烦重重,这些才是美国主流学术界所关心的议题。那些关心中国问题并常常发表观点的美国人,大多是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析人士。即使是他们,看法也很多样化。

  我注意到,中国媒体采访某个美国学者常冠以“美国的观点”之名。然而,美国是如此多元的社会,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声称他代表美国!

  现在,美国经济界和学术界正在对金融危机进行反思,并追究责任,大部分分析是检讨自己的问题。然而,不久前美国财政部长谈到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认为中国政府在背后操控着。从某种角度说,这种观点暗含着一种分析意见——中国需要为这场经济危机负一定责任。

  这种观点认为:这一次次贷危机和2000年以后国际金融资金过剩有关,而过剩资金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中国。所以,关键就是如何解决不平衡的问题——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中国的过度生产。对这样的言论,国内反应很强烈。但从供求角度来讲,中国大量输出产品、大量输出资金,而美国过度消费,势必造成某种影响。

  美国现在急于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所以短期来看美国政府当然希望中国继续购买他们的国债,这样客观上可以降低他们解决金融危机、经济问题的成本——美国政府有了继续发债的机会,然后可以谈刺激美国经济的方案。如果没人去购买他们的国债,美国的借贷成本就会高企。

  但经济问题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会加重美国的经济问题——中国之所以能购买美国国债,是因为中国有外贸盈余,而中国有外贸盈余是因为人民币币值不符合价值规律。

  即使没有美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已经出现很多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去解决,但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增加了中国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度。如果美国经济恶化,中国面对的问题会更多。从这个角度说,两国在利益上没有根本性冲突。

  大多数中国人通过中国媒体有选择的呈现来了解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这和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我自己很少看《时代》和《新闻周刊》,但每天都读《纽约时报》,我看到的是各种意见、声音都有,很难总结出一个更为具体的结论——美国的主流媒体是如何看待中国的。

  许多中国人总认为,美国媒体总要给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挑刺,总是看我们不顺眼,认为他们有偏见。这是一个关乎新闻制度和期望值的问题:在中国,媒体受到一些限制。所以长期以来给中国读者一种印象——媒体就该是以正面报道为主的。但是在美国,媒体天天报道的就是负面新闻。

  与其追问美国媒体为什么老挑中国的毛病,我们不如问问自己:为什么美国媒体老要挑他们自己国内的毛病?

  黄亚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国际管理系教授。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和政府学博士。曾执教于哈佛商学院,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定期撰稿人。著作《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入选《经济学人》“2008年度最佳图书”

  美国百姓对中国所知有限

  本刊记者  王大骐

  记者曾在美国的小学里当过一天代课老师,教授那里的孩子关于中国的知识。在普及完常识,秀了一番独一无二的中国字后,紧接着的提问环节让人喷饭,各种头发和肤色的小孩瞪着大大的眼睛,一双双小手举起,充满好奇地问道,“中国在哪里?” “中国有云朵吗?”“中国人还留辫子吗?”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中国研究则在日益升温,据估计,全美最好的100所大学内,以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学者为首,大约有300到500位专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学者,而在智库密集的大华盛顿地区,更是活跃着众多的“中国问题专家”。学术之外,布什在任的8年,更是破天荒地对中国进行了4次访问,这在中美关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一部分社会精英对中国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探知欲,他们尝试着弄清楚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直以来是如何思考的,政策的制定者们也深知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在民间,普通美国人似乎对中国并不了解,也许是他们的教育里对中国的介绍本来就少,抑或他们根本就提不起对于中国的兴趣。

  微软的软件工程师比克今年50岁,没来过中国,却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得益于他长期练习气功和太极拳。氛围也很重要,他的同事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大陆来的第一代移民。中国对他来说是一个文明古国,人口众多,并且日益强大。他所认识的中国人勤勤恳恳,家庭观念很重,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可谓倾尽全力,不计代价地供他们上最好的学校,而比克自己是典型的丁克族,没有要孩子,他希望过自由的生活。从中国象形字的构造和英文字母的组成,他得出两国思维方式不同的结论:中国人更重视结果,也就是一个字一个意思,而西方必须几个字母才能构成一个单词,这里面过程显得更为重要。

  克里斯汀·波特今年32岁,在华盛顿大学进修法律。她认为中美两国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弱势群体和穷困阶级。通过张艺谋和李安的电影,她看到了中国,并且在大学的时候上过中国的诗歌课,对中国的水墨画特别感兴趣,认为其中蕴涵着一种平和的力量。

  萨姆·艾柯斯塔住在达拉斯,是一名工程师,今年27岁。他最关心的是环境保护问题,他希望中国不要走美国的老路,也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污染了环境。谈到这次的全球经济危机,他认为主要是由美国过度的消费和混乱的房贷条例造成,而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再次复苏中将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他身边的中国人给他的印象是十分懂得享受生活,时常开怀大笑。他说中国人和美国人很多方面十分相似,不过中国人在吃的方面更有冒险精神。

  中国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美国人。首先是饮食,在美国任何一座城市,总能找到一家美式中餐馆,午夜之后,也只有这些中餐馆的霓虹灯依然闪亮,上面写着“营业中”。李安对武侠梦的重新演绎,令美国人领略到了东方深沉的意境。此外,中国的艺术家们也纷纷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他们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音乐会,在古根海姆美术馆开个展,在旧金山芭蕾舞团充当领舞。

  如此看来,一扇扇文化沟通的窗口早已打开,就待美国民众伸出头去一探究竟了。事实却并非如此。

  很多接受记者电话访问的普通美国人,都没有亲身来过中国,因此只限于从媒体和周围所认识的中国人身上获取信息。当被问到“提起中国,你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5个关键词”的时候,大部分的答案包含了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文明古国等常见词语,也少不了“崛起”这个世人的共识,不过依然可见一般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认识仍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当记者反问中国一些老百姓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毫不雷同,并且更为个性化,从模糊的概念,例如自由、包容,到人物和城市的名字,奥巴马、布拉德·皮特、纽约,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文化符号。

  中国的经济是在崛起,这毫无疑问,可是这个成长中的巨人在美国人眼里却依旧保持着从前的和常识中的模样。盖洛普咨询公司长期跟踪调查美国民众30年来对中国的好感度,深绿色线代表有好感,浅绿色代表无好感。从跌宕起伏的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轮替。这里面既包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尊重、相对稳定的一面。这期间中美有过两个蜜月期,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1979年邓小平回访美国,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和友好的印象,民意指数攀高。1989年虽然标志着中美80年代短暂蜜月期的结束,但同时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也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美国提出的帮助中国提升军备力量的“和平典范”计划在这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中美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主要原因体现在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上的差异,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战略利益上的分歧,以及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竞争与合作。

  很久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三大电视新闻机构一直是美国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里边,大部分的内容由广告和娱乐构成,正常的新闻也是以国内新闻为主,国际新闻除了已经焦头烂额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之外,鲜有关于其它国家的报道,就连提供的观点也总是惊人地相似,尤其是布什任内,新闻从业人员的怀疑精神已经荡然无存。前副总统以及总统候选人戈尔在其书《对理智的侵犯》 (Assault to Reason)中提到了传媒巨头对信息的垄断和对人民意志的操控,他认为人民因此失去了思辨的能力,并呼吁人们在网上重构一个自由交流和分享信息的言论民主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采访的几十位美国人里,他们对于一些关于中国的问题总是要搜肠刮肚、苦苦思索一番,才能有个答案。最后,当问到他们是否知道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时,电话那边传来的是同一语调的“NO”。

  (感谢在美国的王丹平一家对本文的帮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美国人 中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