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知论: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大部制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11:25  新华网

  地方改革重在结合本地战略

  《瞭望》:地方推行大部制改革中如何结合地方实际需求?

  吴知论:在体现大部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各地需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找准定位,明确自身发展特点和态势,从而做到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大部制改革。

  各地的发展特点不同,有先发展起来的,也有后发展起来的,有地处沿海的、也有地处内地的,存在着各自的发展优势、劣势和各地不同的战略性目标。大部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地更好地发展,因此具体哪些部门要整合,哪些部门保持原状,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各地的发展战略。

  比如江苏省为统筹农业发展,将农林厅和畜牧兽医局的职责,整合划入新组建的农业委员会,将农业资源开发局、农业机械管理局由省政府管理调整为由农业委员会管理,统筹管理“三农”工作的大农委体制初现雏形。

  而在一些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加强了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管理职能。如辽宁省成立了服务业委员会,将商业厅的职责、发改委涉及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职责整合划入服务业委员会,为全省服务业的优化升级助力。这些都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大部制改革的例子。

  《瞭望》:此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编制方面的导向和要求是什么?

  吴知论:编制方面的导向和最重要的要求是:不得突破限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编制总额不得突破,在同一层级内可根据职能的调整,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结构。各地在职能调整中,可以“抽人带编”,人员和编制随着任务的调整而调整。

  同时,严格按规定核定部门领导职数。在机构整合后,人员安排方面客观上需要一个过渡时期,今后将通过部门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干部调配等方式逐步消化。

  《瞭望》:在核定编制方面要注意避免哪些倾向?

  吴知论:有两个倾向需要注意避免。一是编制向高层而不是向基层倾斜。为保障一线工作的人员,编制上要向第一线倾斜,不能将基层编制挪到上级来用。因此跨层级调整编制的要报中央批准。

  二是在各地编制吃紧,存在缺口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可能会出现自定编制或违规混用事业编制的现象,对这样的情况必须严格防止。

  《瞭望》:在省直管县的探索中,有哪些值得鼓励的方向?

  吴知论:一些地方在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改革,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海南省将凡是法律法规不禁止下放给市县,且市县能够承担的行政管理权都下放给市县政府,同时做好权力下放的衔接工作。宁夏在继续实行自治区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基础上,全面推进自治区直接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陕西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和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范围,将试点县扩大15个,依法探索省直管县体制,减少管理层次,扩大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权限。

  中央鼓励省直管县的有益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应注意把握进度、时机和效果,循序渐进,注意区分多种类型和模式的试点。

  各地对省直管县的探索,鼓励通过改革,将权力交给那些真正能为老百姓办事、促进民生改善和发展的层级,让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关有权办事;同时,各地也应合理规划,预做准备,以应对减少管理层级后管理事务的增加。(记者 杨琳)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大部制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