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装修业乱局调查:划片垄断如黑社会堂口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新购房业主发觉,一些装修公司或建材老板霸占了小区业务,不准其他装修公司或个人进场;更有甚者,威胁和恐吓想进场的装修公司及业主,还会大打出手造成人员受伤,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不少业主的强烈不满,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在“3·15”前夕,本报记者兵分几路,对市内数十个楼盘进行明察暗访,深入调查,追查“口子费”现象形成的原因和经过,揭开其背后隐藏的层层内幕,以及这条利益链条上的“潜规则”。从今日开始,本报将推出《成都装修“潜规则”调查》系列报道,旨在揭露这一行业潜规则,促进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净化市场。

  龚师傅被打伤的小区门口,“欢迎回家”的房产广告亲切诱人,统一着装的保安从大门外200多米就开始列队欢迎进出的业主。这个成都动物园附近新建成的小区门口,一纸“业主装修护卫队”的告示十分醒目。

  犹豫了好几分钟,又和妻子商量了几句,龚师傅决定还是不下车为好。“万一他们发现了再报复我,我的铺子就在附近,这里‘口子’上的人打人是我们在成都遇到最凶的。”

  商家说

  送货进小区遭两顿黑打

  如果不是2万多的医药费没人出,龚师傅是很不想求助记者的,还要在这个行里做生意,他说怕被“口子”上的打手们再次报复。“他们也太无法无天了,把我的手打断头也打破。”因为进小区安装塑钢门窗时两次被打,龚师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终于“毛了”,他约记者见面:“我要揭他们的黑幕!”

  接下生意有人“打招呼”

  昨日中午,成都416医院,年近50的龚师傅在妻子的搀扶下等在医院大门口。他骨折的手还不能动,已经结疤的头皮上还能清晰看见两排缝针的线孔。他们希望记者陪同再去一趟打伤自己的那个小区,看能不能见到那些打人的人或业主。可真到了小区门口,他们不敢进去了。

  龚师傅说,该小区5幢1单元17楼的住户,要安一个塑钢窗一个阳台门,总价1500元,他可以净赚200多元。接下业务后不久,果然有人前来“打招呼”,让他不要做这单生意了。但业主答应进出小区护送他们,于是他就接下了这笔生意。

  送货上门被打医了2万多

  2月14日,龚师傅请人用微型货车拉着加工好的塑钢门窗准备进小区。还没到小区大门口,3个不明身份的壮年男子就冲过来了,一把将龚师傅拖下车来,抬手就是一拳,并抢走了塑钢窗。龚师傅赶紧拨打了“110”,经青龙警署民警介入,被抢走的塑钢窗才从小区一同样做塑钢门窗生意的铺子上拿了回来。

  15日,想到惊动了警方,打手们应该不敢再把自己怎么样。但头一天拉货的司机还是不敢来,龚师傅另外租了一辆车,和妻子一起再去安装。“就在小区门口排队等候进门时,不知道从哪里冲出一伙人,一句话都没说就开打,当场就把我打昏了。只隐约记得有六七个人吧,其中一个用不锈钢管打。我妻子的脸也都被打肿了,没有钱现在都没去医。”

  几分钟后,处理14日打人事件的警察又来到小区门口,打人者才四散跑开。浑身是血的龚师傅被送到成都“416医院”抢救。“头皮撕裂伤,手部尺骨骨折,但没有人垫钱,我们借的钱几天就用完了。”2月26日,头伤刚好他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医药费花去2万多。现在,龚师傅还在等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的伤残等级结果,“据说要拿到这个结论,警方才好定性和破案。”

  业主说

  自带装修队得勾兑老总

  龙女士买的是成都王府井附近一楼盘的小户型,准备简装好了之后当写字楼出租,用来偿还2000多元的月供。“我们这个楼盘‘卖口子’也相当严重,好多业主自带工人装修都遭威胁过。”

  记者以亲属的身份,随龙女士来到该小区。冷清的大门,站得笔直的保安,现代的门禁系统。刷卡进入小区的浓缩型中央广场,却是另外一番热闹景象。当门的就是一个定做塑钢门窗的摊点,往里面走几米,路两边一字排开都是装修公司或卖建材的临时铺面。一些摊主还和龙女士笑着打招呼,“他们都是给物管公司交了钱‘买口子’的,半个月前还威胁过我。幸亏我的客户认识这个楼盘的开发商,让他们老总给物管打招呼,特许我的装修材料可以随便进出。”

  到了楼里,过道两边的小户型门上贴着的装修单上,施工单位绝大部分都是楼下摆摊的装修公司名字。“有几家自己请人装修的,但水泥河沙塑钢门窗都得买楼下的,他们的工人原来也收到过‘来一次就打一次!’的口头警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业主们都把这些人没办法,最后大家都选择了沉默。”

  晚上搬建材 业主像做贼

  周先生在成都八里小区某楼盘花40多万买了一套房子,为了节约费用,自己找了一家便宜的装修公司。“你们这里‘卖了口子’,河沙水泥最好买他们的,要不我的工人要挨打!贵得也不多,就当花钱免灾。”在入场装修前,装修公司的老总就很在行地提醒周先生。“虽然我不怕那些‘混混’,但担心工人出事嘛,也只好忍气吞声买他们的高价建材了。”

  而就在周先生同一个小区,一位姓张的女业主告诉记者,为了省钱又避免跟物管发生冲突,她请的装修队不得不像做贼一样进行装修。“为了避免和楼下霸道的‘口子商’起冲突,他们要打人,我一个弱女子惹不起躲得起吧,我就利用晚上偷偷摸摸的,像蚂蚁搬家一样一件一件把封阳台的建材拿进小区,然后蹑手蹑脚地搬运到楼上去。”

  揭秘“口子费”

  “买口子”其实是商业秘密

  谁在“卖口子”?谁在“买口子”?这些引发暴力的利益勾当是如何形成的?红星路附近一楼盘的物管工作人员和一个老“背篼客”透露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一切都是“商业秘密”!

  物管公司:我们这里已有人买了

  前天下午,记者走进位于红星路附近的某楼盘,接受了大门口保安的仔细盘问后,记者被保安放行。小区里很乱,到处是装修发出的噪声,装修产生的垃圾四处都是,小区里搭建了很多摊点,据知情人士讲,那些摊点都是一些装修公司和建材公司搭建的,并指派专人在此拉业务,“当然,他们无一例外地先给物管公司缴纳一定的进场费,即码头费。”记者走到一销售塑钢门窗的摊点询问价格,“我比较了一下,你们的价格比外面贵很多啊,是什么原因呢?”推销人员迟疑了一会进一步解释:“我们还要交进场费啊。”

  随后,记者来到小区物管公司办公室,讲明来意后,办公室一女工作人员直言:“你们现在才来啊,恐怕没位置了。”“如果要进来,需要交多少进场费呢?”记者问。该工作人员说:“那要看你们是卖什么建材了,收费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公司自己承揽了你们小区的装修业务,可以进场装修吗?”该工作人员回答:“这个可能要问一下我们领导了。”之前没吭声的一名男工作人员突然发话了:“你们到时自己跟业主商量,我们不谈这个了。我们这里都有人买了,你走吧。”对方下了逐客令,并显得有些谨慎了。

  当天下午,记者又分别与位于三环路的几个楼盘的物业公司进行了接触,发现他们都有收取进场费的现象。据一家物业公司的老总介绍,往往还没正式交房装修前,就有不少装修公司或建材公司老板主动上门预订了,至于收取的具体数目,这些装修公司均避而不谈。在跟一家物管公司副总交谈中,记者提出“我们支付比别人多的进场费,你们把入场权卖给我们如何?”该副总直言:“这可不行,我们得遵守行规,别人都已经给钱了。”

  “背篼客”:不“买口子”难做业务

  老赵现在在成都当上“背篼客”(背水泥、河沙等的人)的小包工头,“我在成都就干‘背篼客’都快11年了,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不过,你可千万不要暴露我的姓名和地址。不然,肯定有很多人都要追杀我的。”爽快的老赵答应向记者揭露行业的一些“潜规则”。

  老赵说,他刚来成都当“背篼客”时,根本就没什么“口子费”之说,后来,一些小区就出现了垄断的现象,“3年前我在火车南站一个小区被人打,说他们买了小区入场权,我要背水泥进去必须给他们交保护费。那时,我才慢慢醒豁。”老赵说。“我后来终于摸清了里面的规矩,主动找到一些新开发的小区物管公司,请头头吃饭送礼,给物管公司缴纳一定的费用,这算是我买了口岸。”

  “那要是其他‘背篼客’要进你的小区怎么办?”记者问。“我肯定不能让他进去抢我们的业务,要是被我们发现了,肯定会给他颜色看的。”“你们打过别的‘背篼客’?”老赵笑称:“记得好像打过一个,如果被人抢了业务,那我不是亏本了?”据老赵透露,他目前已“占领”了三个小区的“背篼客”业务。

  “那你们一般交多少‘口子费’?”记者追问。“这其实是商业机密。”老赵透露,他们一般支付给物管公司的“口子费”从1000元到数千元不等,“我们这个是交的最少的了,要是建材或者装修垄断,那得从几万到数十万。”    

  “口子费”利益链条

  某些新建小区的首任物管公司(卖“总口子”)——“隐形人”(买下“总口子”并出打手给分包商家“护口子”)——数家装修公司与建材铺(出钱分包)——有装修需求的业主(最终为口子费埋单)

  不论是“背篼客”还是装修公司、建材老板,为什么大家都要抢占“口子”?谁又在背后充当“买口子”商家的保护伞?“口子费”最终将由谁埋单呢?

  在对“口子费”做进一步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利益驱动下,买“口子”的人还需要“聘请”一些权益维护者(社会闲杂人员),使用非常手段确保“口子”意识。在这场并不合理的游戏里,受伤害最大的还是业主,他们既无法公平自由地选择装修消费,受到威胁烦扰,还将成为“口子费”的真正埋单人。

  垄断的暴利

  “口子费”从几千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为什么那么多商家或公司还要绞尽脑汁争抢口岸,争着交“口子费”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装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