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物管公司转卖小区装修权谋利

  被打伤的龚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这两个门窗,制作带运输安装成本1300元,卖给17楼的业主1500元。(那个小区里)‘买口子’的会收业主2000多元,质量韧性还往往比我的差。”据一知情人透露,小区里一个“买口子”安装塑钢门窗的铺子,接下了小区里近一半的住户。“每户赚800元,2000户就是160万元!买口子的总费用才30万元,大半年的时间,就这个小区他就可以净赚130万元。”

  一位在城南某小区也吃过亏的装修公司邹先生告诉记者,买下“口子”的人在塑钢门窗、阳台玻璃等材料上面是靠价差“吃钱”。而水泥、河沙等价格很开放明显,他们就用短斤少两来获利。“本来按常规预算好了的水泥量,没多久工人就给我反映说水泥不够是不是算错了,后来一查,在小区垄断的泥沙铺子上买的50公斤一袋的水泥,最多才有30多公斤。遭烧惨了!”

  高额价差、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是“口子”商家的主要挣钱手段。因为是临时摆摊设点,不担心提供售后服务也是很多“口子商家”利润的不小来源。

  技巧的暴力

  买“口子”的商家进入小区并不等于暴利自动上门,这得依赖“混混”或“打手”们的努力,保证小区业主都在他们商铺消费才是关键。明知价高质差还要“烧秤”,业主们为什么还要去买?除了业主怕麻烦怕事的心理外,负责保护“口子”的人使用的“技巧”是保证买口子的商家成功挣钱的主要因素。

  在城西一建材城门口做塑钢门窗的阮老板说:“我们现在一般都先问顾客小区‘卖口子’没有,卖了的原则上就放弃。不然进去安装时就遭黑打。”还有一次,阮师傅和工人拉门窗去安,小区里冲出两个买了口子公司的装修工人,以为要打架,结果是“软招”。“我们日子也不好过,交了几万块进场费。这次你们安完,但下次就不要来了。”“打手们有时也‘挺讲道义’,有一次他们没有让我们进,但出成本价把我做好的塑钢窗买了,由他们给业主安装。”

  李小姐曾在一物管公司工作,她告诉记者,那些高档的小区或别墅区,那些“口子商”一般是不会去的,“他们都是欺软怕硬,太强大的业主他们又不敢惹!”

  物管变“无管”

  参与了“卖口子”的楼盘物管,一般用两种方式“回报”买家。一是暗中助力,一是关键时候当“无管”。“他们最善于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业主曾先生向记者透露,他们小区封阳台的材料和颜色都是物管公司定好的,业主可以自己安装但必须遵照物管的要求。“看起来合理,结果只有买他们口子商家的材料才能满足要求。即便你从外面市场买到类似的材料,物管的一些工作人员也有办法‘卡’你。”曾先生本想趁晚上把买的材料拿进小区,哪知物管竟然在值班室放了样品和游标卡尺,“量裁”过后才能进去!

  这样的“严”只是对业主。给记者报料的建材商阮老板说他在琉璃场的那个小区安装门窗时就遇到了怪事。“明明业主给物管说好了一起押运材料进小区,就是为了避免冲突。进门没走多远,一遇到口子商家的打手来找麻烦,刚才还在身边的保安转眼就耍人间蒸发,结果我的工人耳膜都被打破了!”在动物园附近一小区被打的龚师傅也说,虽然他被打时小区保安看起来负责得多。“十几个保安就围在我被打的现场,有一两个保安在旁边喊别打了,结果我还是被打得躺在地上到处是血,直到警察来。”

  让业主埋单

  “羊毛出在羊身上。物管收的‘总口子费’,护口子的‘打手’或‘混混’们的工资,买了口子的装修公司和建材商的利润,最终都是业主埋了单。”既是装修公司经理又是业主的钟先生说出了心里话。

  他透露,从业主装修费中赚取的高额利润,物管公司相对拿的是小头,但没有风险,“口子”一卖就收钱。买到口子的装修公司和建材商虽然获利最丰厚,但风险也大。“威胁的度不好把握,打手们大多是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打架是爱好,一不小心就威胁过火,一旦打伤人,这个楼盘的‘口子’也就悬了。成都北三环附近有两个楼盘都是因为严重伤人警方介入,结果没赚到钱还赔了。”

  装修公司在“卖口子”的潜规则里位置十分微妙,从“总口子”手上买到“口子”,就可以威胁其他同行进入,基本上就稳获暴利。一旦别人买到口子,他们就成了被打的对象。“所以这个潜规则大家都知道,但大家都不去碰,只是业主惨了,出了高价,还大多没有质量保障。”

  记者庞山岚王长久摄影报道

  □律师说法

  物管无权卖“口子”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李大福律师就“卖口子”事件表示,表面上看,建材经营商家为了提供便捷的服务,以吸引买家,物管公司为了强化管理收取一定的场地占用费和管理费,看起来无可厚非。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完全变味了。首先,物管公司无权作出“独家摆点”的承诺,一旦作了,就必然有义务采取非常规手段,甚至暴力手段履行“义务”,这就不仅仅是一般性违规了,而是涉嫌违法犯罪!其次,以支付“口子费”方式进入小区卖建材的商家,一是应当完善经营手续,否则涉嫌乱设摊点,二是应当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不应强买强卖、短斤少两、坐地抬价,否则涉嫌欺行霸市。如果物管和“买口子”的建材商家合谋以暴力捍卫垄断市场,视其情节与后果,则涉嫌违反治安处罚法和刑法。当前这种违法现象,广大业主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同时也有违市场公平竞争。

  李大福律师建议,当业主和守法经营的商家发现这种现象,可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向公安机关举报,同时,鉴于某些“卖口子”事件,已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重大影响,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团结,建议公安局机关和工商行政部门开展专项联合打击行动,依法惩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李律师还表示,如果物管将小区内的“建筑材料摆放经营权”出售,这是“合理不合法的”。据国务院新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管只有管理权,而没有经营权。不管业主委员会是否成立,物管公司都无权这样做。记者 庞山岚 王长久 摄影报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装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