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解析欧洲华人新移民二代心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9日09:49   上海侨报

  汉克(化名)是史璐璐影片中的主角之一。出生在瑞士的他,黄皮肤黑头发,却没有中文名字。事实上,他的中国父母从小就禁止他学习中文,并尽量避免在家中使用中文交谈。汉克是“香蕉人”的典型。曾经有华人称赞他家的汽车大而气派,却招致汉克的不满。在西方思维中,大汽车意味着高油耗,对空气污染也更严重。这种赞誉在他眼里,不啻是变相的讽刺。

  “香蕉人”其实已经与中国无关。22岁的陈方周(化名)很小就来到瑞士,“我从来不觉得融入当地社会有什么困难。我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在被问到你是中国人还是瑞士人时,他会告诉对方“我来自中国,但我是瑞士人。”

  有些人对于身份的反应则更为激烈。“你非让我说自己是个中国人我肯定说啊,关键是我的内心说——我不是!”喻利雅,德籍华人,15岁时凭德文小说《红灯笼》夺得德国居里文学基金会征文特别奖,17岁时又凭《归宿·气》夺得德国2003园艺世博会命题征文大奖,通晓德、英、法、中四国语言。她表示,“德国是我的出生地,德语是我的母语,我从小在德国文化下长大。”而在公众场合,她也以德国作家的身份示人。

  史璐璐曾在美国留学一年。她表示,与美国数量相对庞大的华人族群相比,欧洲各国均不是传统的移民国家,华人人口基数小,更多地是以“水滴”的形式点撒在瑞士乃至欧洲的“大海”中,难以形成族群,多多少少都要被“强迫地”接受当地的文化。

  专家解析欧洲华人新移民二代心理

  知耻则止 给啃老族“断奶

  啃老、拉帮结派、身份认同……欧洲华人新移民二代在东方家庭和西方社会的夹缝中举步维艰。是全盘西化还是坚持传统?如何避免啃老现象产生?本报特约了两位心理与教育专家为欧洲华人新移民二代支招。

  本报记者/卢烃  发自上海

  困惑:

  家庭影响先入为主

  欧洲的第一代华人移民主要分两种:学术移民和投资移民。在同济大学教育学专家章仁彪眼里,后者面临着更大的困惑。“一个成年人进入一种新文化,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文化冲击,甚至造成‘文化休克’,具体表现为心情苦闷、极端排外。”

  “不少第一代移民文化程度不高,在精神层面根本不可能接受当地文化。”著名心理学家严正伟也持相同观点。“二代移民受到其父母思维方式和交际圈子的限制,很早就有‘中国人只能和中国人在一起’的想法。虽然身处国外,但对高鼻子蓝眼睛的欧洲人怀有陌生感甚至恐惧心理。”

  谈到“啃老”问题,严正伟认为根源还是在家长身上。“东方式的教育本来就有过度保护的传统,加之一些第一代移民不了解西方社会,对西方文化心怀恐惧,对孩子的管教更加无微不至。这和欧洲各国的国情是严重冲突的。一些第一代移民甚至认为,把孩子养在家里,总比让他们出去惹事强。”家庭教育的先入为主,使二代移民与所生存的社会现实相背离,造成的后果是孩子拉帮结派或就业困难。

  融合:

  中国文化赢得尊重

  如果说第一代移民面临的是文化接受问题,第二代移民则要解决文化融合问题。

  “由于文化悠久、经济发达,欧洲人普遍比较高傲。”严正伟告诉记者,他曾赴欧洲公干多次,“我对他们的项目提出异议,当地负责人立即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可能有错’,但结果证明我是对的。”严正伟说,事后,当地公司的员工立即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欧洲人对于比自己更专业的人是非常尊敬的,只要迈过这道坎,就能够融入他们。但很多第二代移民不敢尝试,没有接触这道坎的勇气。”

  章仁彪说,在欧洲人眼里,第二代移民始终是华人。“即便他们对当地文化了解得再深,外国人也不会完全认同他们的想法。如果他们能够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言人,反而比较容易被西方人接纳。不少二代移民在小时候抱怨,‘为什么我要学习两种语言’,到十七八岁反而开始自觉学习写中文、读《论语》,因为他们认识到掌握中国文化对他们社交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从而融入当地社会的例子,章教授在德国见过不少。

  对于家庭教育,章教授给移民家庭支了一招。“用欧洲方式教育,用中国文化熏陶。要努力平衡这两种文化对孩子的影响,避免文化对立和教育极端。”

  第二代移民要真正成为当地的“土著”,不但需要能力,更重要的是自信和勇气。严正伟说,“第二代移民没什么好自卑的。他们普遍家庭富足,一些人成绩优异。且比起当地人,他们接触的文化更加多元,见闻更加广博,完全可以挺起胸膛生活。”

  教育:

  避免塑造“听话人格”

  “西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塑造独立人格,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听话人格’。”章仁彪还把“啃老”现象归因于中国的“炫耀文化”。“不少中国孩子用父母的钱开好车、穿顶级名牌,以不劳而获来炫耀。在西方人眼里,成年后还依靠父母是一种耻辱,而中国人不存在这种耻辱感。”

  “知耻则止,无论是移民家庭还是国内家庭,这都是解决啃老问题的根本办法。”章仁彪说,正确的荣辱观需要社会和家庭两方面来培养,家庭需要从小鼓励孩子发展独立意识,而社会舆论则更需要倡导自立的良好风气。

  对于已经养成“啃老”习惯的青年,严正伟说:“‘啃老’不单是社会问题,更是心理问题。父母要多给‘啃老族’一些空间,比如较长时间的外出旅游等。这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自主能力,让他们逐渐‘断奶’。如果没有效果,还可考虑进行心理咨询。”

  华人新移民二代,你凭什么“啃老”?

  “啃老”终于也“啃”到国外去了。

  和某项运动拼了命要“走向世界”却屡不得志截然相反,海外华人“啃老”,对于一向以“勤奋”、“努力”而闻名的中国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值得雀跃的消息。

  在国内,“啃老族”被骂得狗血喷头,我们说,是小屁孩儿被娇生惯养了。欧洲好像没有计划生育,教育理念似乎也以“培养独立人格”为指向,吃着面包而不是馒头长大的二代移民,为什么还会“啃老”?

  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先听我讲一个故事。这次采访中了解到一个瑞士的二代移民,爸爸是搞物理的,妈妈是白领,接触的都是西方最前沿的生活方式。但在家里,父母对女儿要求得密不透风。不许谈恋爱,不许夜不归宿,不许搬出去住;必须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必须考大学——跟国内日夜督战高三学生的家长,似乎没什么不同。

  第一代移民,大多颇有故乡情结。他们无力改变家门外的西方价值观,但在家门内,基本上说话还算有分量,还能压得住场子。很明显,对子女的条条框框越多,子女对家长依赖程度越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甭管吃面包还是吃馒头长大,在国外“啃老”,实际上是一个困扰全体华人家长的教育问题。

  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欧洲不比美国——本来就没有把移民当成本国人的历史传统。华人混得再好,赚再多的钱,进入他们的圈子,难。再出色的炎黄好男儿,找工作,被人一白眼:“经济危机了,自己人就业还没解决呢。”言下之意,就是一边凉快去。于是,也就发生了硕士开着宝马送外卖的可笑可叹事。

  我不是帮“啃老”开脱,我正要开骂呢。“啃老”,也是心理问题。话说这几年,中国人在海外混得着实风生水起。在政界,我们有人做了白宫智囊,不是一个,是一群。在商界,联想鲸吞了IBM。但因如此,也就有些二代移民如李闯王进了北京城,急吼吼要享受“革命果实”了。老爸才淘了一桶金,就真当家里开了银楼,能“啃”就“啃”,心态坏得一塌糊涂。

  其实,国内也好,海外也罢,“啃老”终究不是体面事。看看父辈,他们赤手空拳,跋涉重洋,受的白眼不比二代多?借用一部去年风靡的电视剧的台词:“洗干净了,人模狗样地去工作吧!”(曾明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新移民 啃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