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首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7日01:49  新京报

  本报讯 昨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意见》强调,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

  《意见》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今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意见》强调,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医改进行这么多年,以往重具体政策层面。这次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是一个重大突破,确立了医改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所有的政策都应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摘要】3年内医保覆盖90%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

  【解读】 去年医疗救助投入超90亿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起共同组成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困难人群。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全国所有涉农的县(市、区)全部建立的基础上,不断规范和完善。

  城市医疗救助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目前全国所有县(市、区)基本都建立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据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我国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快速增加。2007年中央财政补助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4亿元,比2006年增长138%;地方财政资金投入38.5亿元,比2006年增长43%。2008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分别增加到50.4亿元和42.5亿元。

  随着资金投入的增加,救助效果日渐显现。2007年,城乡医疗救助人次达到1171万,还资助2957万人参加新农合。

  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城乡医疗救助支出4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9%;城乡医疗救助人次达744万,资助3571万人参保参合。

  【摘要】医保机构可制约药价

  国家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实行分级定价。

  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

  【解读】 多方谈判可控制医疗成本

  此前,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指出:医疗机构和代表患者利益的医疗保险机构协商定价,有利于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相互了解、认可,或许能够让医疗服务价格更体现出医务人员的技术和劳动价值,也会约束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为患者着想,合理控制医疗成本。

  在抑制药价方面,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认为,由政府出资搭建统一的医疗机构用药招标采购平台,公立医疗机构可本着药品安全和适用性原则,集体与药品生产企业谈判,商定药品的采购价格,这种削减了中间环节的公开招标采购改革,不仅能做到药品同城同价,而且可有效降低大部分药品的中标价格,同时提高一些基本、必需、廉价药物的采购价格。

  方来英说,综合来看,通过公开集中招标,遏制了医院私下与药企协商,自选药品的私权利,药品的平均采购价格和销售给患者的价格,都会明显降低。 

  ■ 解读

  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转变,也是在医疗卫生领域明确和强调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点和决策依据。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符合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和谐不可或缺,而市场又不能有效提供,政府理应成为主要提供者。

  【摘要】 医生服务质量计入考核

  要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解读】 医生考核不“多收多得”

  一段时间来,一些医疗机构给科室下达创收任务,鼓励“多收多得”,这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导致了大处方、大检查等一系列问题。

  湖南新化县医生张计平无奈地说:“因为没有基本的保障工资,我们在积极诊疗中打起了病人的主意,最终没能守住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底线。”

  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说,要解决群众看病贵,医务人员“多收多得”的做法必须改变,正确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应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绩效考核,多劳多得,优劳优得,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要将医务人员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要调动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服务的积极性,而不是创收的积极性。

  【摘要】 各地政府可购买卫生服务

  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解读】 政府买服务可促进竞争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说,所谓“购买服务”,即指政府基于某种考虑,为某些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服务、某些基本医疗服务,全额或部分埋单,但具体实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向所有符合资质的服务提供者购买服务。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目前辽宁省铁岭市、山东省潍坊市、黑龙江省鸡西市等地正在对“政府购买服务”进行有益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主任金承刚认为,购买机制的建立,可以调动民营资本的投入,形成公立、民营共存、促进竞争、提高效率的局面。同时,还需要进行绩效考评,确保政府购买的服务能够落实到个人头上,而且是有效的服务。

  【摘要】 公立医院探索管办分开

  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从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解读】 院长是经理人不是董事长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洪宓认为,公立医院要进行真正管办分开,首先是要在内部成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相当于企业的董事会,取代目前公立医院院长,特别是大医院院长对医院发展的“一言堂”和家长式权利。

  洪宓指出,医院要做到管办分开,必须明确医院院长是经理人,而不是“董事长”,医院管理委员会应由政府出资人、医院院长、卫生经济学专家和社区居民、患者共同组成。

  一些重大问题都应该由医院管理委员会论证抉择,而不应由医院院长或医院管理方单独决定。本版综合新华社 本报记者 魏铭言 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新医改方案公布

更多关于 医疗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