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听听王教授的看法。
王虎峰:关于医药分开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就是物理上分开,医院不能有药房。有的说只要零差价,不以药品卖药来营利就可以了。我说不管哪种理解,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能使医院摆脱对药品销售的依赖。
要达到这个目标,现在我们给出了一些政策、选择,包括药品定价的方法、零差价或者控制差价,增收药事服务费,包括还有一些招标等等。我觉得这些措施要有一套办法把它串起来,把它联系起来才能奏效。如果没有一整套的措施把它联系起来,它不会发生应有的效果,换句话说我们说就单个政策来讲,每一个政策似乎都是对的,但是你放在那儿不一定起到了一个叠加的正的作用。原因在哪里?我理解虽然我们对医院有这么多改革的措施,但是化繁为简就这么几件事:
第一,我要控制医院收入的总量,我们前几年是因为医院增长速度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我们说在总量上来讲就能看出来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总量控制。
第二,质量。任何数量离开质量就没有意义。现在我们要特别重视医院的质量评估,要设立标准,这一块我们现在强调不够。
第三,医院的财务。我们讲了这么多,我们不能绕开究竟医院的收支状况有什么变化,我们总量上控制。
第四,我们也不能绕开就是医生的工资。
这几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这么多关于药品的调节政策,如果不从这四个方面,总量、质量、财务、工资方面要一并考虑解决的话,我觉得是很难奏效的。换句话说,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而不是说用其它手段来弥补,其它手段来补足,或者是在医院本身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们打上一百个、一千个补丁,通过这些补丁去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根本的办法。虽然我不是提出来要做一个激进的办法,马上把医院完全彻底改变,不现实。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个目标必须要作为一个根本的解决,而达到这个东西,必须做基础的工作,从总量控制入手,从质量控制入手,要研究我提出来的医院特别是非营利医院,包括国有医院的帐目必须透明,必须给医生一个合理的工资,这些东西我们还有点暧昧,应该认真地解决。
应急治疗须有一整套信用和经费结算保障制度作支撑
主持人:新医改提出来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公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而这也是网友所关注的,新浪的一则调查显示59.3%的网友最关心的是如何避免过度检查治疗;49.8%的网友最关心的是遇到急症能不能到医院先治疗后交费。两位怎么看?
顾昕:网友问的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这么讲,如果你是参保者,这个问题就简单了,我们医疗保险的改革是要走向预付费,现在有些地方是病人好不容易参保了,他还是看病的时候先掏全款,回头再来报销,这个做法是很成问题的。所谓预付制就是医保付给医疗机构一部分钱,告诉医疗机构这些参保者来看病、治病,包括他的健康预防诸如此类归这些医疗机构管了,他看病治病的时候他付他自付那部分,自付这部分现在能不能做到小头?尽量要做到这一点,甭管多少,你付你自付那部分,剩下的钱是由医疗机构跟医保机构结算,这就回答了刚才网友的第二个问题。如果你是参保了,这个就没啥问题了。但是如果您不参加医疗保险,这情况就比较麻烦了。是不是你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先垫钱,说白了就是这样。我相信各地有不同的做法,我们姑且不论,我们觉得最终这个问题关键在医保,大家都参保事情就好办。
第二条,我们怎么样约束医院的行为。我们刚才讲了医院所谓的公益性是要有合理的行为,给患者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诊疗路线和用药路线,这个就是所谓以病人为中心。其实强调这一点,我倒是认为也不是什么太新鲜的事。因为不光医院,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咱们的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的各种机构,社会上比如餐馆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这是明显的道理。你即使做到这一点,这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关键是我们怎么让它正常起来,这个需要我们公立医院各种各样制度的改革,我们今天细节不讲,没有时间。但是我要强调一条,我们医保付帐的国家,说白了医保是付大钱的,我们都知道有钱的人能影响没钱的人,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你的付帐者,那你怎么付对我当然有所影响。所以,医保付好帐,促使医疗机构改革,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医疗机构的改革就仅仅盯着医疗机构,说白了你不好我就仅盯着你,仿佛其它没事似的。刚才讲了医改是一个全方位的东西,不是简单的说你这儿出了问题,咱们就在这儿改,就好办了,其实它有别的环节,医保的环节就非常重要。
王虎峰:刚才你提到了公立医院还有非营利,在这里经常会问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研究,国际上对医院分类是分三类,一类就是真正的国有医院。第二类就是非营利医院。第三类就是营利医院。我们国家现在分类实际上是分两类,一类叫做非营利性的医院;一类叫做营利性医院。差距、区别在什么地方?第一,我们在营利、非营利后边加了一个“性”,这在英文里是没有的。NGO就是非营利组织,没有非营利性组织这一说,这使得我们国家非营利医疗机构就变成了“非典型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换句话说就没有真正的按照非营利组织去做。我一直呼吁,应该按照国际标准,按照我们理论上说清楚的标准进行重新分类。现在国有医院没有经过任何改制,我们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登记把它变成一个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了,这样做不利于改革,也没有做到非营利性,反而让我们大家对非营利性失去了兴趣,非营利性有什么区别?没见你和以往有什么区别。所以,应该首先从分类管理上,这次《决定》也说了要完善分类管理。我们应该真正还其本来面目,这是一。
第二,看病的事情。我刚刚在美国访问回来,我专门和他们的教授在谈。在美国小布什执政时期,他为了回避医疗的一些矛盾,他就说有病,有急诊到急诊室。我虽然没有医保,但是我给你提供到急诊看病的机会。实际情况是什么样?是不是他没有保险就可以看病呢?我了解了以后,实际情况也不是这样。第一,他有一些社区医院提供这种服务,但是远远不够。第二,它是让你去,但是是以你个人的信用做底线、做担保的。如果你符合国家的救助政策,当然国家可以从救助这一块给你付钱。如果不符合,他有权索要你,就诊完了之后可以给你写帐单,不付帐单可以告到法院去,可以让你破产,你必须来归还这个钱,这个问题我们找出答案来,不是完全无条件随便免费治疗,治完就没有了。换句话说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应该考虑应急处置,但同时应该建立什么办法呢?对应急处理如何善后、如何结算,在国外还有一种做法,他们在医疗机构里边成立一个统筹基金,或者是州政府提供一部分资金,专门对救急的没有人买单的,对这部分人进行解决。换句话说他不是一个老百姓简单得到救治方面的问题,它是有一整套信用和经费结算保障系统做支撑的。我们现在没有这个系统,所以单方面要求医院无条件救治,救治完没有人买单,这是难以持续的,我理解医院是应该抢救,因为生命是无价的。但是也理解,如果没有做到一个制度的支撑,很难得到根本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医院越是做得好的,亏的钱越多。我们这个制度应该是鼓励这种好的,我们用制度保障,而不是鞭打快牛。
实现新医改目标首先要推进医疗保险机构改革
主持人:新医改说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全面覆盖城乡,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突破,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的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年以后要想达到这些目标,二位认为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工作都有哪些?
顾昕:我认为医保是重要的,你首先要参加医保。其次,医保机构要把钱花好,这一点非常重要。花好关键是医保的经办管理,医保机构是给医疗机构付帐的,代表我们参保者,说白了是参保者的经纪人,你要当好经纪人,这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大家很难听说医保经办师,有这个吗?我们大学在培养这个吗?这些经办师还有一级、二级、三级?恐怕没有这个东西。我们要使它专业化,医保机构也要推进它的改革,这在我们的新医改方案中也都提到了。总而言之,它要给我们付好帐,促使医疗机构合理地为我们参保者来行为,这还有很大的空间。人保部是管城市卫生机构,卫生部是管农村的,以后是不是有整合,两个部门如何推进医保的机构改革,恐怕未来三年内有很多工作要做。当然医疗服务机构的改革也很重要,这是关于公立医院该怎么样让它以药养医的问题稍微缓解一下,其它方面非营利性组织变成真正的非营利组织,不要弄得非营利组织也变成商业化。这些方面我们也要慢慢推进,有些配套的措施要建立起来,这是比较长远的过程。换句话说新医改推进,我们近三年的工作也明确了,但是不是三年后我们一切都好了,老百姓看病既不贵也不难了,恐怕很多问题可以缓解,但是到真正解决,也不是这么快的。
王虎峰: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必须要强调四位一体
王虎峰:应该说我们要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觉得有几点应该特别强调:第一,四位一体。我们现在有十几个部门参加,实际上我们说有四大体系要建设,就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和医疗保障。但是应该把这些政策整合在一起。因为看病服务是一个综合的,而不是可以分块把它解决的,特别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所以这是要强调四位一体,要整合政策资源,而不是说有几个部门完全分工把口,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那是很难的。
第二,要有具体的配套措施。我们看到这里边有很多,作为一个单向政策,你看它应该是对的,但是如果单独地放上去,它很难起到效果,一定要综合配套价格,而不是单项改革。这个事情我多次呼吁,不要试图在一个地方搞一项改革,认为这一项改革,比如价格改革就行了,改好了;比方医药分开这一项改革改好了,是不可能的,一定要综合配套改革。
我看到一个瓶颈问题,各级财政想筹资,筹资解决了,很大一块是服务,要服务就要提供合格的服务队伍。合格的服务队伍就涉及到一个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除了我们要把关,要有一个质量控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一定要转变。因为《决定》里边讲了,在基层、社区卫生组织要严格核定编制。这个认识是滞后的。为什么?在医疗也好,卫生也好,教育也好等等这些公共服务部门,应该科学核定编制,所谓的科学核定编制的要害在于,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老百姓的需求、我们服务量的需求来确定编制。
举个例子,现在在北京市,如果我们按照现有的事业单位核定办法,东城、西城、朝阳是同一级别的,它给你核定的编制是一样的,人员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看到朝阳区、海淀区的服务量有多大?你给它同样的支出、同样的人员,显然它根本没办法胜任这些服务。所以,我们这个医疗改革的创新,我一直认为它是一个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我们不能用原来的观点去看这个问题。所以,我对这个持慎重乐观态度是因为我们很多政策要配套,特别是在医疗保障领域,我们覆盖13亿人群,我们的服务量会成几何基数增长。如果按照现在的编制核定办法,我可以说没有办法做这些服务,没有办法真正地提供应有的服务,在医疗领域也是这样,我们现在是说没有钱看病,如果真有钱看病哪来那么多的基层医生,我们用什么办法能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再深入研究一些配套措施。
主持人:好,谢谢王教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儿了,非常感谢两位专家来到新浪演播室,非常感谢网友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