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下的哈姆雷特式悲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11:56  新民周刊

  人们感到沮丧、焦虑和恐惧。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不论我工作多么努力或业绩多么优秀,我都无法掌控未来。

  撰稿·和静钧

  2009年4月22日凌晨5点,在华盛顿郊区的富人住宅区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的首席财务官戴 维·克勒曼在其家中地下室自缢身亡。

  这位刚40岁出头、刚被擢升为代理首席财务官不到半年的中年人,曾以一身苏格兰裙装笑倒一片下属的公司高管, 他留给同事们的印象,只有睿智、不知疲倦地工作和幽默感,他的自杀,映射了处于金融危机风暴下的美国社会内心深藏着的 巨大痛楚,也是金融危机恶化为生存危机的一个社会缩影。

  

  房地美造下的“孽”?

  据报道,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 所经手的住房抵押贷款几乎占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仅房利美一家在2007年底之前就打包并担保价值2.8万 亿美元的按揭贷款,约占美国所有未偿还按揭债务的23%。“两房”掀起了美国房地产泡沫,并被认为是次贷危机的始作俑 者,是美国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的导火索。

  危机爆发后,众多美国房主一夜间丧失了抵押品赎回权,失去了住房,接着就失去了工作,悲剧也就上演了。

  2008年9月底,田纳西州57岁居民帕梅拉·罗斯因丧失抵押品赎回权,在收到驱逐令后开枪自杀。俄亥俄州一 名90岁妇女在获悉其已居住了38年的房子要被收回的时候自杀身亡。10月初,加利福尼亚一名叫卡尔西克·拉贾拉姆的 居民,因忍受不了失去工作、股价暴跌资产归零、家庭债务缠身,在枪杀了妻子、岳母和3个儿子之后,自己也饮弹自尽。拉 贾拉姆在给警方的一封信中说,由于经济状况极为拮据,他迫于无奈实施了谋杀。

  也是在那一段时期,47岁的伦敦金融家兼一家大型金融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克尔克·史蒂芬森迎上奔驰的火车;法国 基金经理德拉维莱切特因不堪被麦道夫骗走10多亿美元,而在其位于纽约的办公室内割腕自杀。

  2009年1月5日,美国亿万富翁、52岁的史蒂文·古德在芝加哥附近一片树林里开枪自杀。古德的公司从事房 地产拍卖,随着房产泡沫的破灭,这位亿万富翁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谢幕退场。

  同一日,德国亿万富翁默、47岁的克勒在德国西南部城市布劳贝伦卧轨自杀。默克勒的家人随后发表一份简短声明 说:“默氏产业受到金融危机重创,默克勒自觉无力应对眼下形势,于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亿万富翁的自杀,定义了危机的无情时刻。

  

  克勒曼临死前一些征兆

  2008年9月,“两房”损失已超过140亿美元。美国政府认为,“两房”任何一家崩溃都可能连累美国乃至全 球金融市场,于是在2008年9月7日宣布对“两房”进行国有化。

  国有化的结果是,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人员蜂拥而来,“两房”管理层被“血洗”,房地美一次就炒掉4名最高层官员 ,房地美的前首席财务官也被撤。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房地美工作16年的“老兵”戴维·克勒曼被任命为代理首席财务官, 也就是财务总监。

  就如在二战时临危受命的丘吉尔一样,只有上帝才知道克勒曼内心里的压力有多重。人们惊讶地发现,几个月下来, 他的体重明显减轻。

  《纽约时报》4月22日的文章分析道,高管随时被炒的不稳定感,政府要求快速摆脱困境的压力,公众的漫骂和指 责,所有因素构成了克勒曼身边“有害的”生存环境。身处这样环境,他还得不停地工作。他常常很沮丧,并诉苦说,让每个 人满意是不可能的,监督机构、立法者、投资者以及其他部门的要求都很硬,还相互冲突。他曾动过辞职的念头,“有人已经 对我表示愤怒了”。

  据美国《每日新闻》报分析,克勒曼一上任,就一直受到美国证交委调查部门的纠缠,联邦检察官也找上门来,要求 房地美提交过去的相关财务信息报告。克勒曼几头应付,不堪其累。

  该报报道称,AIG集团滥发奖金一事也波及到“两房”,房地美公司的主管人员收到了总共2.1亿美元的红利, 而克勒曼收到85万美元一事也已被监管机构获悉,正开展严厉的调查。这些红利都是从政府的公共资金也就是纳税人的钱中 抽出的,于是引发民众的愤怒。克勒曼害怕家人受连累,据说还搬了家。

  美国MSNBC评论说,克勒曼之死让人们意识到,像房地美这样处在经济风暴中心的一些公司,压力如此巨大,几 乎可以压倒每一个人。克勒曼的悲剧只是2008年美国房地产和金融危机造成的社会后果的一个缩影,说明美国政府和社会 对于危机责任的追究没有停止。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仍不明显,华尔街最近几天仍动荡不止,克勒曼事件将再 次打击美国投资者的信心。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这是金融危机下所遭遇的哈姆雷特式的选择命题。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活下去就要“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 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而反抗则更是一场痛苦的历程,不反抗就得放弃做人 的责任。

  金融危机引发自杀潮。不过,具体数目要等到危机结束后才能知晓。上世纪经济大萧条的自杀者人数,若干年后才统 计出。

  美国自杀协会(AAS)承认,失业率与自杀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直接关系。“大萧条“高峰期过后的1930年, 美国失业率接近25%,同期自杀率也处于高峰,每10万人中就有17.4人自杀。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临床精神病学教授朱迪思·巴德威克说:“人们感到沮丧、焦虑和恐惧。它所表达的意思 是,不论我工作多么努力或业绩多么优秀,我都无法掌控未来。目前的情况十分糟糕,而未来会更糟糕。没有人能帮助我。”

  这是金融危机向生存危机转化的原因,它不再与饥饿、自然灾难等传统威胁有关,而是人类精神的一次洗牌。

  突然想起前几年以“尼采式的一跃”而结束生命的著名艺术哲学家余虹则在死亡前写过的这么一段话:“一个人选择 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 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 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 且偷生的那种活。”算了,还是尊重逝者,让我们停止无谓的猜想吧。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