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方碑村试验:借你一个震后新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6日12:58  新民周刊

  “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大家看电视,一流泪、一冲动,就捐钱。时间一天天过去,冲动总会平静,我们希望有一种 理性的方式,让灾民的住房能早点建起来。”

  撰稿·黄祺(记者)

  不是捐钱,是借钱

  “不要客气,有事的同学可以先走。”何志毅教授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哗啦啦走掉了,阶梯教室里100多人只剩下 10多人。

  场面有些“残酷”。顶着“著名教授”的光环,何志毅在日常的讲课中,从来不曾遭遇如此的冷场,但为了给方碑村 筹款,他常常要面对这种现实。

  何志毅已经见惯不怪,脸上没有一点尴尬。毕竟,四川“5·12”地震过去一周年,所有中国人对来自灾区的信息 都有点“疲劳”,大家变得冷静甚至冷淡。对此,何志毅说他很能理解,但他并不会停止游说。

  管理学教授何志毅,曾经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块“金字招牌”,年初就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院长后,又成了安泰的“招牌”。4月中,何志毅一堂名为“经济危机下的战略新思维”的讲座,吸引了100多位安泰C EO总裁俱乐部的学员。学员们听了何教授4个小时的讲座,等到何志毅要介绍他的“一帮一”计划时,留下的人少得可怜。

  “其实,在其他的讲座上,情况也差不多。我觉得很正常,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地震以后已经捐款捐了三四次了, 再提到帮助灾区,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听。”不过,何志毅恰恰并不是要别人捐钱,他的方碑村试验,探索的是一种借钱重建的 模式,是一种理性代替冲动的扶助方式。

  计划的正式名称叫“一帮一方碑村灾后重建项目”,何志毅喜欢叫做“方碑村试验”,他说不能叫模式,模式是已经 成熟的方式,而方碑村试验成败未知。

  遇到方碑村,完全是偶然。

  地震后不久,何志毅到灾区考察,作为教育工作者,他原意是去看看受灾学校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向灾区教育系 统的负责人了解后,何志毅知道,由于社会的关注,学校的重建已经受到重视。于是,他试图去寻找一个没有被关注到的地方 。

  到了安县黄土镇方碑村,何志毅发现,这个1500多人的村里,尽管死亡人数只有13人,但几乎所有的住房都完 全损坏无法居住。也就是说,震后村民们在食品、临时居住方面的困难能够得到政府的救助,但真正要恢复生活,还非常艰难 。

  这是一个一点也“不特别”的村,因为它“不特别”,何志毅决定在这里展开研究,找到一种帮助灾民重建的方式。

  经过一家一家的调查,何志毅了解到,灾民要想重建住房,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只要是5年内盖过房子的,基本 上都背了债。”跟中国所有农村一样,方碑村农民主要的财产就是一幢房子,要灾民一次性拿出几万元盖房,基本上是幻想。 “当时国家对灾民重建的补助政策还没有出台,但我们猜想,就算补助,政府从公平起见,补助款不大可能完全够,农民重建 一定还有资金上的缺口。”

  捐款是当时最普遍的救灾方式,但作为管理学学者,何志毅想到,也许可以探索以“借”代“捐”。“一方面,中国 自古有这样的传统风尚——谁家有难,亲戚朋友会借钱给他度过难关,受难的人不会觉得自卑,有借有还。另一方面,我认为 ,借款的方式,更能让灾民有自立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快一点恢复经济自立。”

  按照每平方米造价450元计算,一个一般的农户,建造住房大约需要8万元,除了政府补助、农村信贷和自己筹款 以外,每户灾民尚缺1万-2万元。何志毅带着学生和研究员,一家一家征求意见,最后,有200多户表示愿意参加借款, 成为第一批参加全村统一规划重建住房,并获得“一帮一”借款的灾民。

  这样算下来,200多户灾民一共需要345万元借款,何志毅承诺,在今年5月20日之前,一定帮灾民们借到这 些钱。

  

  以尤努斯为标杆

  

  “一帮一”项目看起来简单:方碑村灾民从城市居民那里获得无息借款,用于住房重建,5年内分期归还。但是,真 正操作起来,却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工作。比如,为了保证借款用于重建住房而不是被挪做他用,村委会开设了一个共建账户 ,外界的借款全部进入账户,直接用于与建筑商结账。

  但更加关键的是,灾民在受惠后能否如约还款,如果信誉体系能够成立,那么方碑村经验就有了向更多灾区和今后的 扶贫中推广的价值。“如果借款能够回收95%,就算是胜利。”何志毅说。对此他很有信心,他说:“中国农民的诚信度和 创造财富的能力,不会比孟加拉人低吧。”

  何志毅常常提到孟加拉经济学家尤努斯。尤努斯在2006年因创立孟加拉乡村银行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创造的 这个信贷系统,让无数孟加拉贫困家庭重获希望。

  “如果我们把给予富人的相同或相似的机会给予穷人的话,他们是能够使自己摆脱贫困的。穷人本身能够创造一个没 有贫困的世界,我们必须去做的只是解开我们加在他们身上的枷锁而已。”这是尤努斯的名言。孟加拉乡村银行是为贫困家庭 提供用于生产的资金,何志毅做的,是为灾民筹措用于重建住房的无息借款,尽管具体方式和目标不同,但何志毅还是把尤努 斯当作精神上契合的标杆。

  为了保证灾民还款,何志毅仿效尤努斯,设计了一些约束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五户联保”,5户村民为一个小组 ,如果其中一户无法还款,其他四户将替他偿还。何志毅认为,这个办法可以约束恶意拒绝还款的人,村民之间会有一种互相 监督的作用。

  另一个约束办法是,农户把宅基地和土地使用权抵押给村委会,万一不能还款,村委可以把土地收益偿还给借款人。 何志毅强调说,这些办法,都是针对有能力却不愿意还钱的情况,如果真的是因为意外没有能力还钱,作为一个以灾区扶助为 目的的项目,他们不可能采取强硬的措施。他把这种因意外无法还钱的情况,设想在占5%的比例。

  上海一家外资企业总裁陈雨田,在听了何志毅介绍方碑村试验后的第二天,把一份2万元的借款协议送到何志毅的办 公室。陈雨田告诉记者,他认为“借”的方式,更能让灾民获得自立的机会。四川地震以后,他个人和公司,已经为赈灾捐赠 了多次,对于他个人而言,最关心的是这些资助是否真正能够用到灾民身上。陈雨田觉得,方碑村这种“借钱重建”的办法, 也许比捐款更能让资金的使用透明化。

  2009年春节前,方碑村部分灾民搬进了新家,5月底,一期建设全部完工后,200多户灾民将全部住进新家。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还钱的。”灾后四川人的乐观和不弃精神,让何志毅感慨万千,他说他没有理由不信任这些如此坚强的人 。

  

  求人教授

  

  拿到陈雨田送来的2万元协议书,何志毅连声道谢。在为方碑村筹集借款这件事上,何志毅早已放下教授身段,换成 了求人的角色。

  筹款初期的顺利,让何志毅对筹款进度太过乐观。由于多年讲学、搜集商业案例,何志毅有很多企业家朋友,他先从 自己的朋友“下手”。很快,100多万的借款就到了“绵阳市企业社会责任协会”的账户上,这个协会是NGO组织“中国 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在绵阳的分支机构,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负责管理方碑村“一帮一”项目。

  但随着时间推移,再加上奥运会、金融危机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筹款的速度慢了下来。何志毅也承认,由于从来没有 做过这种借款重建的尝试,具体工作上常常是一边摸索一边做,很多细节的设计不够完善,影响了借款人的积极性。

  距离承诺兑现的日期将近,还有100万借款不见踪影,建筑商已经催款,这让何志毅有些着急。何志毅觉得有必要 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方碑村试验,他一口气接受了10多家媒体采访,希望能让低调了一年的方碑村试验高调起来。

  在这之前,何志毅仅仅通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和自己主编的专业杂志《北大商业评论》,发布相关的信息。拥有 众多“粉丝”的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向方碑村灾民出借了重建资金,他在收到方碑村的村民委员会聘请他为荣誉村民的证书后 ,写博客介绍方碑村试验,这才让很多媒体得知何志毅所做的工作。

  为什么一个教授要去张罗一个灾后重建计划?这是何志毅被媒体问得最多的问题。但如果细究何志毅的身份,这个疑 问就很快打消。何志毅是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也是NGO组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的秘书长。

  何志毅说,跟所有人一样,最初到灾区,萌生做慈善的想法,完全出于感官上受到的冲击。他去年7月发表的《恳请 信》充满煽情:“我恳请你们,因为此时此刻他们是中国最无助的人群;还因为,其实所有人的祖先都是农民,我们只是先进 城了一步;还因为,中国计划经济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至今仍未改变,我们城里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亏欠着农村人。”但是,作 为学者,他很快开始冷静的思考,探索理性的赈灾之路。

  “经济危机下,穷人受到的打击比富人大。你富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一点,没关系,但穷人就饿死了。所以你不要觉得 自己有钱就没关系,如果大家都穷,你一个人幸福,那么你不会幸福很久。”在课堂上讲解经济危机时,何志毅常常“插播” 他的价值观,他相信这些点滴的影响,会让中国的企业、富人,更多地关注贫富差距的问题,并真正拿出行动来。

  随着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建设也正在启动,何志毅和他的团队,还必须继续“求人”,去兑现给方碑村村民们的承诺 。方碑村“一帮一”项目,是一次试验,更是一个考验。富人的道义、企业的社会责任、灾民的诚信、民间慈善机构的信誉和 工作能力,都将一一接受检验。-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