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脆弱的河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6日12:58  新民周刊

  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目前长江沿岸有3万多家工业企业,而全国2万多家化工企业中,近半位于长江沿 岸。

  撰稿·陈冰(记者)

  河口,大江大河与海洋相连之地,文明和繁荣繁衍之源。大江大河孕育了繁荣的人类文明,而河口也往往是整个流域 中经济最活跃,文化最繁盛的区域。但是,连接河流和海洋的河口生态系统却倍显脆弱,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来自上游 和三角洲的环境影响,加之气候变化,都使河口成为整个流域中倍需关注和呵护的独特地位。著名的河口科学家陈吉余院士曾 形象地将河口喻为流域的脉搏,河口健康与否,折射出整个流域保护和管理的诸多细节。

  2009年4月18日,《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9》在北京发布,这份长江“体检”报告显示,长江水环境总 体状况基本稳定,但湖泊富营养化和供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长江水环境保护面临更大的压力。

  两天后,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召开。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论坛再次将目光聚焦到这条处在风口浪尖的 河流。与会各方共同发表了《长江口保护与治理——第三届长江论坛上海宣言》。

  “上海宣言”认为,长江作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河,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但值得关注的是, 长江口北支逐步淤浅萎缩,南支航道水深不足,制约着江海联运能力。长江口污染物通量有上升趋势,北支咸潮倒灌,南支咸 潮上溯及近岸水域水质污染呈加剧态势,长江口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长江是否能维持它的勃勃生机?母亲河是否还能重铸“光荣与梦想”?答案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生态挑战

  “全球超过60%的人口,以及三分之二的大中型城市,都生活和构筑在河口之上。同时,河口也站在全球气候变化 的风口浪尖。海平面上升,盐水入侵,洪涝干旱,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丧失,新时期河口面临着更多的威胁。”世界自然基金 会(WWF)总干事詹姆斯·利普在长江论坛上表示,“在面对调水、污染等上游影响以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风暴潮和海平面 上升等现象时,上海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长三角大部分河流基本已没有底栖生物存活,枯水期平原段河流水质基本为四五类水,城区河段 则多为劣五类水。近20年来,长江口水体氮、磷含量增加3~5倍,使得河口和近岸生态系统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 ,导致赤潮发生频繁,生态系统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资源再生产和食物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域用水量快速增加。据长江流域水资源公报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流 域供用水量约为1925亿m3,较1998年增加了约16%。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预测,到2030年,多年平 均情况下流域总需水量为2351亿m3,较2007年实际供用水量增加426亿m3。流域用水量的增加,必然会一定程 度地减少长江口的入海水量,特别是跨流域调水,对长江口入海径流量的影响更加明显。入海水量的减少,会对长江口的咸潮 入侵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枯季大潮期,可能会导致长江口重要水源地含氯度超标,影响该地区的淡水供应。再之,上游径 流减少后,潮汐作用会得到加强,对河口的河道演变及水生态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长江干流大水库建成启用,长江下游的来沙量大大减少,使河口滩涂淤积的速度减缓,甚至可能 因海水侵蚀而出现滩涂“不增反减”的现象。这对长江口滩涂资源开发、储备河口城市发展用地等会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沿江现有3万多家工业企业,而全国2万多家化工企业中,近半位于长江沿岸,对 长江水体构成很大威胁。2007年长江废污水排放总量约为320亿吨,较1998年增加了约62%。据预测,2030 年长江流域COD入河量为503.2万吨,比现状增加37.5%,氨氮入河量65.88万吨,比现状增加79.51% 。入河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将导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质进一步恶化。据统计,2002年东海及邻近海域发生赤潮 60多次,赤潮发生频率不断升高,危害范围不断扩大。另据国家海洋局的监测资料,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长江口及其 临近海域的营养盐水平已经增加了7~8倍,近海水体均呈富营养或严重富营养状态。随着今后入河排污量的进一步增加,入 海污染物质增加的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正面临严重威胁。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演讲中还进一步指出,由于受河口水域水质污染、水产过度捕捞、滩涂无序围垦等人类活动的 影响,长江河口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河口湿地面积迅速减少,湿地污染日益加重,湿地结构明显受损,湿地的生产 和生态功能迅速降低;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生物物种逐年减少,底栖生物量明显减少,湿地鸟类数量锐减,河口生态系 统呈全面衰退趋势。

  正因为如此,詹姆斯·利普说:“长江是WWF全球各大流域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长江是我们进入中国之后最初 开展工作的地方,也是迄今我们保护力量最集中的区域。”

  用水警报

  胡四一在论坛上说,近年来,长江口废污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加之上游水质污染的加重,河口局部水域水体污 染日趋严重,岸边污染带逐年扩大。特别是上述人类活动导致北支淤积萎缩加快,北支咸潮入侵加重,不仅使得整个北支沿线 难以取到合格的原水,而且严重影响了南支水源地的枯季取水,从而使得北至江苏省的启东、海门,南到上海,均成为我国典 型的河口水质型缺水地区。

  陈吉余院士在长江论坛分论坛上给出一组数据,进一步论证了情况的严重性:目前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 表水只剩下1%;从人均拥有水资源来看,上海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世界平均水平的10%;联合国已将上海列为2 1世纪全球饮用水严重缺乏的6个特大城市之一。

  陈院士指出,上海市供水水源地目前主要由黄浦江上游、长江口陈行水库以及部分内河和地下水组成,原水水质不够 稳定,且水量供应偏紧,特别是频受咸潮侵扰。上海城市供水连续多年以20万m3,/天的速度递增,但咸潮入侵的频率、 入侵深度等也逐年上升,导致取水口取水无法按照需求量稳定增长。以2006年10月9日为例,取水口原水氯离子严重超 标,导致无法正常取水长达8.5天,直逼上海城市供水可维持10天的极限。2007年初,长江口的咸潮来势凶猛,达近 十年之最,取水口原水盐度最高时超标5倍多。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上海目前正在实施青草沙和东风西沙水源地建设,工程完工后,长江来水在上海用水中的比例将 大大提高。但长江来水也有不确定性。2006年长江逢罕见枯水,到达上海境内的长江水流量仅占过去50年平均来水量的 七成,加之长江水体污染依然未见明显好转,上海供水安全仍需要密切关注。上海市水务局也预计,到2020年,上海每天 的原水供应缺口可能达到258万m3,是现在上海最高日用水量的四分之一多。

  其他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的“水荒”。鄱阳湖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水质污染正在加重,水草资源迅速衰退。近两年, 随着长江上游来水减少,鄱阳湖枯水期增加了50多天,Ⅰ、Ⅱ、Ⅲ类水的比例下降了30%。洞庭湖情况也不乐观。洞庭湖 湖区守着一汪湖水却缺水喝,由于水污染,湖区目前有350.3万人面临饮水安全困难,占湖南全省人口的1/4。

  更为严重的是,流域水环境污染造成的供水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仅2006年上半年,长江委就收到各省级水行 政主管部门报告的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17起,2007年太湖无锡饮用水源污染事件造成200余万人饮用水困难,震惊 中外。

  为减少长江流域各用水部门和地区间的矛盾,水利部将抓紧制定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做好流域水量的统一调度。 “要认真研究以三峡为核心的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的综合调度,按照上下游、左右岸协调,开发与保护并重,总体与局部 利益共赢的原则,做好控制性水工程的统一调度工作。”胡四一说。-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