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川擂鼓镇:板房里的准城市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7日18:40  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潘晓凌特约撰稿卢丽涛发自北川

  54岁的席政群,因为地震,从一名农民变成了旅馆老板。看起来,即便已经一年了,她还没完全适应角色的变化。

  席政群家分到三间板房,老两口搬进厨房,腾出两间做旅馆。儿子的准婚房类似于“豪华单间”,另一间则相当于“ 经济房”,满满当当塞了五张床。

  她还是不习惯城里来的住客总是把门带上,“农村不兴关门”,她不顾住客的愠怒坚持打开,“家里门整日关着,大 家要说闲话。”

  门外,其实不再是农村。北川擂鼓镇,四川震区面积最大的板房区,这片三面环山的洼地原本是当地农民的房屋和田 地,如今像城市社区一般,整齐划一地搭起了6078间板房。3.9平方公里的寸土上安置着周围四座村庄的一万两千余名 幸存者。

  骤失土地和营生,板房居民只能各自寻找活路(四川方言,生计之意),更现实的是,不管愿意与否,他们将在这里 加速向城市居民过渡。

  灾难的味道渐远渐息,板房区里的商业气氛前所未有地浓厚,不专业,但活络。任何能想到的生意这里都有——餐馆 、网吧、KTV、旅馆、麻将馆、服装店,甚至洗浴城、SPA……这些店铺或是自家腾出来的板房,或是租用他人,主干道 上的板房月租金要500元。

  5月1日,汶川地震一周年前夕,几个年轻人在板房区主干道上叫卖地震纪念品,有明信片、DVD,年轻人向好奇 围观的人们高声推荐,“看嘛,60块钱一套。”

  “抢”房

  板房并非一开始就这么拥挤。2008年7月,对口援建城市山东济南兴建板房区时,山上的坪上村并不在计划之内 。他们的土地不在镇上,只能原地住在帐篷里。

  最初的时光其乐融融。为公平起见,板房按1~2人一间,抓阄分配。席政群没抓到主干道的板房,那意味着她家没 了开店铺的机会,但她和老伴不恼,“能活下来已经赚惨了”。

  几乎没人抱怨。一些分到主干道板房的家庭甚至爽快地答应了其他人换房的请求。彼时,大家都已在条件恶劣的帐篷 呆了三个月。

  为节省空间及杜绝消防隐患,援建方还建了公用厕所、厨房及澡堂。陡然增加的公共空间让村民不太适应。女人们每 次到公用厨房做饭,总要带上锅碗瓢盆及油盐酱醋。农村不兴让别人知道自家伙食,如今,这点隐私都没了。

  每次到厨房炒腊肉,席政群边炒边大声跟旁边女人说,“现在,我们每天都吃肉。什么都想开了,省钱做啥子。”

  别扭的公用厨房生活只持续了一个多月。9月24日,坪上村遭遇泥石流,数间帐篷一夜之间被毁,村支书只能到镇 上争取板房。

  “其他村不干,说匀不出板房了。”坪上村村民夏秀华回忆,最后的方案是,匀出板房区的公用厨房与澡堂,改造成 四十间板房凑合。

  焦急等待中的村民们被开会回来的村支书告知,不抓阄、不分配,大家下山占空房,先占先得。

  夏秀华跑不过男人,但她熟悉板房地形,幸运地冲进一间挨在厕所边上的空房,落空者只好见缝插针地在板房区附近 搭起新帐篷。

  习惯了敞屋宽地的农民,受拘于狭窄的空间,倔强地往板房外搭棚,以做厨房或老人的卧室,对这些形状不一的衍生 物,建设者整齐划一的初衷只能让步。

  2009年3月29日,一间板房因热得快导电起火,烧毁了连排18间板房,板房外搭建的建筑物挡住了消防车。 事后,镇政府曾下令拆除,仍因阻力太大而作罢。

  这是一个容易产生摩擦的密度,必须讲究尺度。席政群的房客为图方便,每次打开门前的水龙头,总被立马冲上来的 席按住,“这是别家自己装的,不能用。”在许多公厕门口,有人用粉笔加粗写上,“请勿随地大小便”。

  土地

  公用厨房取消后,村民们只能在各自板房里匀出空间做饭。镇政府严禁在板房内烧柴,村民们于是统统换成了城里人 的烹饪方式,煤气灶、电磁炉、微波炉。

  但许多板房外仍堆着柴火。席政群的屋前就有一堆,她留着过年时熏腊肉。现在她只能买猪肉回来熏。而往年,和绝 大多数村民一样,她家养有几头猪、一窝鸡,地里的蔬菜、玉米和粮食自家吃不完,就挑到镇上卖。现在,板房人口密集,为 保证整洁卫生,镇政府不允许养鸡,更别提猪了。

  地震后,土地、猪、鸡,以及原有的生存方式,永远停留在过去。

  从没买过菜的村民们开始像城里人一样提篮子或背篓子,每天清晨到主干道的露天菜场买菜。板房区所有菜蔬肉类都 得从绵阳运来,价格上涨至原来的两至三倍。

  为了压价,部分村民会一次性买很多菜,储存在冰箱里。眼下,镇上电器专卖店的冰箱最为畅销,平均一天能出货两 三台。

  对土地恋恋不舍的村民还另有自己的变通方式。板房与板房之间的每一块零碎土地都被女人们充分利用起来,三角形 、月牙形、细条状……种上葱、莴苣、生菜。在整齐划一的板房区里多少夺回些田地的痕迹。

  席政群不但种了块小三角,还找到一块隐蔽的空地圈养了七八只小鸡。没养几天,全被偷了,这让她伤心了好久。“ 在以前,我一天不见地和鸡子,心里就不踏实”。

  她听说将来的永久性住房采取一楼一邸的式样,曾去问村上干部,楼下的空间可不可以用来养猪养鸡?这样的问题被 视为“不可思议”,“楼下当然用来开商铺了,养猪?我们马上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一位30岁出头的干部说。

  活路

  村干部说的“城里生活”指的是擂鼓的重建模式——政府统一征用农民土地,按人均30平方米的居住规格统一建设 住宅楼,每幢住宅楼下都设有商业店铺。

  此外,在绵阳市的重建规划里,擂鼓镇将建成世界级的羌寨风情旅游区,以及北川与唐家山堰塞湖遗址博物馆的旅游 集散中心。在官方蓝图中,失去土地的擂鼓农民将一步到位实现城市化,以旅游业为生。

  在蓝图兑现之前,国家五个月的生活补助发完之后,寻找活路,成为无论眼下还是未来最迫切的需求。

  男人们似乎可以继续维持打工的营生,但女人和中老年人很快发现,要么要有关系,要么要有手艺,啥都没有,离开 了土地,等于一切归零。

  五一前后,坪上村妇女主任王吉琴挨着板房找人加班。工作任务是种树、铺草皮,一天干八小时40块钱。这是济南 援建单位层层包干下来的小工程之一。5月9日,心连心大型文艺晚会将在擂鼓设分会场,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 ,将有中央领导到此视察。作为羌寨风情景点之一的擂鼓中学及装点擂鼓的大小工程,必须在此之前竣工。

  意外找到活路的女人们既惊喜又忧愁,一边将瓷砖一样的草皮整齐贴在马路两边的泥土上,一边嘀咕,“如果不是中 央来人,哪有这样的好运?”

  胜利村村支书席成友开了一家公司,培训村里的五十多个女人做羌绣,月收入两百至五百;这是板房区内让人再羡慕 不过的活路。可是毕竟就业岗位有限,邻村的人们总因不能雨露普施而颇有微辞。

  地震周年祭临近,来自政府与企业的订单不断,光是济南援建单位就定了五十幅红帆布羌绣,说是要在5月12日中 央领导视察前,全部挂进擂鼓中学。席政群眼睛不好,没参与做羌绣,这段时间,她的小旅馆因擂鼓中学工地大量招人赶工而 天天爆满。

  村民们担心,过了这两年重建,一切复归正轨后,他们的活路在哪里?

  擂鼓镇镇长李光辉告诉本报记者,将来,政府将会组织对村民的就业培训,从事旅游业服务;另镇上正在建设一家大 型水泥厂及水厂,竣工后将提供数千就业岗位;符合民政局相关条件的村民,还将被纳入低保。

  习惯于循环收种、固定收成的农民们,对政府指定的将来还显得陌生。

  异议

  四五两月,在外打工的男人陆续回来了。这段时间,与政府商讨土地及房屋赔偿款,与找活路同等重要。

  4月28日,胜利八队在板房旁边的空地上第二次开会,第一次会议商讨房屋赔偿标准,两个男人为此打进了板房医 院。

  会议由代理队长席政国及大队几个党员挨家通知,由于板房按村集中居住,几分钟就能通知完,从前的大喇叭已经过 时了。

  这次也好不到哪儿去。席政国向大家宣布土地赔偿方案——依照2008年5月12日以前的人口重新分配。

  对此,有人表示了异议。争吵中,人们逐渐以席政国为圆心,包围了上来,被排斥在包围圈之外的老人和绣花女人只 看到队长朝天举起的手臂和签名纸,“大家一个一个说,这样没法商量了都!”席政国扯着喉咙喊。

  有的村选择按户处理处理赔偿,看起来也不是个省事的方法。近段时间,这些村庄的离婚率“巧合”地上升,离婚后 ,分了家的夫妻可分别获得1.6万—2.2万元房屋赔偿。

  擂鼓镇党委副书记杜才云接待过几对“感情破裂”的夫妻,每次他都劝双方冷静一下,至少,等这段“高度敏感期” 结束了,再离。其中一个女人对此很愤怒,“你侵犯我的婚姻自由!”

  未来

  五一假期,板房区街道上,从北川县城放假回家的轮椅学生多了起来。各村干部一间间板房挨着发放过节补助,每位 遇难者的家属可得到两百元钱。人们沉默着在名单上签字、按手印,接过钱。

  充满商业气息与利益纠葛的板房区,才重又显现出剧烈的伤痛。

  上坪村的夏秀华被通知下山领钱,她的前任丈夫在地震中死去。小她5岁的男朋友已在去年底转正为第二任丈夫,同 时,他们自愿放弃了千辛万苦“跑”来的板房。15岁的儿子坚决反对这桩出于现实考虑的婚姻,三个人无法居住在同一间板 房内。

  毫无隔音效果与隐私可言的板房保守不住她的悲伤、愤恼与秘密。

  胜利村的杨胜国刚买了一辆比亚迪跑“黑车”,他计划在北川灾区游正式启动后从事游客运输。他8岁的女儿至今仍 压在北川县某幼儿园废墟下面。妻子如今怀胎六月。

  和镇上多数年轻人相似,地震前他们在外打工,对土地不再有感情,对板房毫无隐私的生活难以容忍。

  他们向往统一整洁的“城里生活”。这是年轻人普遍的想法。从成都回家过五一的儿子安慰总在唉声叹气的母亲席政 群,“等楼房建好后,我回来和你们一起住。”

  济南援建单位在建板房时,特意修建了一座广场,让这座白色聚集地增添了最直接的城市气息。如今,在年轻人眼中 ,这像身体一部分般重要。每晚七点至八点半,雷打不动地开始有人跳起羌族舞蹈,总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转圈、扭动 、微笑。

  身穿羌服的领头者王官全是富豪村支书席成友聘请来的,他激赏书记的长远目光,“等擂鼓的旅游发展起来再学,就 迟了。”

  地震周年在即,一年前的惨烈与巨恸将被开发为幸存者的收益与活路。这也算逝者回报生者惦念的最好礼物。失去土 地的擂鼓板房居民已然默认甚至期待这一令人百感交集的旅游资源的启动。

  5月1日,一个由某公司赞助的文艺表演在擂鼓板房的广场上举行。在请一串山寨明星上台表演前,主持人意外要求 全场人为遇难者默哀十秒钟。

  生者的节奏并没有被打断。台下、广场阶梯上站满的人群,有人聊天,有人窃笑,有人坐在边上的烧烤摊上喝啤酒。

  人海中,几个坐在轮椅上、裤管空荡荡的少年轻轻合上了双眼。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