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是红楼的学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1日12:05  新民周刊

  BY邵奇青

  前不久我观看了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手强势打造的原创歌剧《青春之歌》,此剧是为了纪念“ 五四”而排演的,一批相当有实力的优秀青年演员以B组在下午场“雏凤清声”,而金曼、戴玉强、迟立明、王红等著名歌唱 家等作为A组在晚上登台,一时瑜亮,群星闪烁。

  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对我国几代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是空前的,50年来该书累计共发行了500余万册,并 先后被翻译成近20种文字。1959年,《青春之歌》被搬上银幕后,立即成为一部经典影片。以后,又被改编成京剧、评 剧、话剧、评弹等舞台作品以及连环画,小说中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2006年,《青春之歌》又被拍成25集的电视剧, 给新老观众带来更多的感动和惊喜。我以为,要把这样一部早已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搬上歌剧舞台,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却又不失其对大众的娱悦和讨巧。

  尽管在各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演出竟收获了出人意料的成功。由北京大学校友会和教师、学生组成的 满满当当的观众群,似乎并不在乎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无疑归功于原著中感人肺腑的情节、卓越出色的音乐创作和舞美灯光, 以及两组演员们生动鲜活的表演。尤其是《青春之歌》主题歌那高昂的旋律,把观众的情绪一次次引向激越的顶端,久久不能 平静。

  据我所闻,许多学生看完下午场后,再次买票接着看晚上的演出。两场演出结束时,《青春之歌》“主题歌”和“我 们是红楼的学子”的合唱旋律亢昂地响彻全场,一面被数台鼓风机吹起的巨大布幔,在红色灯光的映照下,在舞台上漫卷,与 观众建立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在场观众全部起立,报之热烈的掌声。许多人蜂拥至台前,用手机、相机记录着这难忘的一刻 ,演员和编导几次谢幕,但观众迟迟不肯离去。满场发自内心的掌声、欢呼声和同唱声经久不息。在他们一双双饱含着泪花的 眼睛里,我见到的是中国歌剧不但离中国大众很近,近得可以引发共鸣,并在心灵深处碰撞出情感火花。第二天晨,我在未名 湖畔晨练时,听到有学生在不远处哼唱着剧中主题歌,这就是《青春之歌》首演后的魅力体现。

  作为一个歌剧爱好者,以上的文字没有涉及我的观后情绪,认真说,观众的各种感受应该就是我的全部感受。当今世 界,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相对的精神贫乏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中国原创歌剧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应该起到的作用又是歌 剧人一直关心和探讨着的问题,而真正投身于艺术创作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则更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鉴于这点,我向北京大 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以及全体创演人员鞠躬致敬!

  作为一个歌剧评论者,我认为这部歌剧尽管首演相对成功,但尚不成熟,剧情粗糙,缺乏应有的冲突和张力,问题更 多的是出现在脚本上,这个歌剧本子的结构并没有跳出电影的框架。在人物和人物关系处理上,脚本也存在着交代含糊不清的 现象。另外,在情节的取舍上也有败笔。如果编剧能更好把握歌剧艺术的自身规律和形式构架,用歌剧的眼光去审视,这部作 品有条件再续中国红色歌剧的辉煌。由此感到,中国原创歌剧在编剧人才方面的培养与实践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