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酒》后吐真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6日13:49  南方人物周刊

  2006年,我买了一部Sony小高清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因为对拍片一直有心结(电影:我从小就魔怔这 个),寻思着总算有了自己的设备,先拍个短的,哪怕就玩玩票呢。当时构思了一出两个30岁不到的营养过剩男青年的室内 剧,拍摄地点想好了,就选在老家四川我父母开的酒楼里的桑拿部。我担心那地儿被人租去,马上打电话给我父亲让他帮我暂 时留住,父亲告诉我:连酒楼都不留了,咱们不干了。

  结果就是我放弃了起初那个虚情假意的故事,怀着真挚的失落,组织了几个朋友回老家拍摄大酒楼最后的日子。

  当时我脑子里除了遗憾空空如也,不过拍摄之前,还是乖乖地拟了提纲:一、我家的酒楼,经营了14年;二、14 年来高朋满座的点滴;三、14年风景戛然而止,我有点闹情绪。

  于是在纪实框架里情绪化地设计了一些小情节。比如:凌晨时分一台照相机驾驭着三脚架闪动着快门在大酒楼上下乱 窜,惊动了酒楼的清洁工、服务生、保安,一番追逐狂拍后,三脚架驮着照相机累倒在酒楼观景窗外风景如画的山坡上……

  类似的创作总让自己很开心(云山雾罩:我从小就魔怔这个)。不过终归犹豫了:这是自家的酒楼,如今关闭了,这 一切关别人什么事?观众会跟我一起闹情绪吗?

  还没想好就带着一腔怀疑动身回老家了——首先是因为酒楼的关闭已迫在眉睫,再晚就没得拍了;其次是光凭构思无 法判断的问题,直接开机检验。第三,疑虑中开始期待:这种动机模糊的拍摄是否更自由,能获得意外的东西?我听过一些有 经验的业内人士(最起码也是老混混)津津乐道他们的拍摄计划:缜密的文本、明确的主题、成熟的风格、引经据典的手法… …时常让人萌发为实现这些计划捐款(我没钱但是有诚意)的冲动。但这些计划有的流产了(因为我没捐款?),有的虽然实 现了(我确实没捐款),成片却流露着毫无惊喜的匠气。聊出来的比拍出来的吸引人得多。怎么回事?

  跟迷迷糊糊的构思一样,拍片的方式对我来说也极为虚幻。皆只因我闪闪烁烁的知识结构——纪录片我接触得很少( 看不下去——尤其国内的);电影,费里尼是我偶像,但老头儿的《罗马风情画》和《访谈录》不算纪录片吧(业内人士:看 这人多不专业)?可我觉得要是那样做纪录片多么对得起观众啊(罗马离我很遥远,老头儿和我也有代沟,但我确实被他整H igh了——多好一部纪录片啊)!

  拍摄进行了将近半个月。从带着情绪拍发福的同学弹钢琴,怯生生地拍我母亲边打牌边接受采访;到轻车熟路地混入 父辈们的一场场宴会,醉醺醺地即兴抓拍;到晃悠悠地在剧场的废墟中跟拍王大爷模仿酒醉后的李白蹒跚的步伐;直到站立船 头沿江拍了一个长长的空镜头……越来越坦然直面失落带来的全身心的快感:拧巴,像在跟现实赌气——因为酒楼已经不重要 了,酒楼消失了人们还是要喝酒,而有酒就有故事,乐与悲都比无趣要好……最后随拍随喜。

  带着一大包素材回北京,第一时间请了朋友教我用编辑软件,一边学一边剪——等自己完全能单独操刀,我已经拧巴 得不行了。不是因为已经消逝的14年风景,不是因为生老病死、世事无常,而是50多个小时的素材哪,支离破碎各自为政 ,这个故事该怎么讲?

  我重新开始,慢慢梳理,每天在电脑前坐下就不愿挪窝了,尤其是拿到我妹妹为本片创作的音乐以后(有意思的是她 只在我回京前一块儿粗略地看了几盘素材);我的处女作慢慢显影了——二胡与提琴……邱先生出场,酒楼的灯全亮了……邱 先生爱酒……邱先生的朋友及偶像……下一代出场……诗与酒的熏陶……悲喜交加的生活围绕酒桌和牌桌……亚健康的下一代 ……一代又一代,我们怎么来的?最后去了哪儿?

  总之,像跟自己打了一场仗,片子的风格、我的风格,终于在对素材反复蹂躏后树立,影片最终的风貌,是先前完全 不能预料的。

  从18岁开始我一直在为自己写电影剧本,期待着哪一天在监视器前不可一世地“横移!”“环摇360!”指挥摄 影机和演员们(暴君般的艺术家:我从小就魔怔这个)。直到真正手执摄影机,我默默注视拍摄对象,任其发挥,最多轻言细 语或用眼神给助手不影响状态的提示。我把这多年的意淫留给了剪辑台。

  现在我越来越不知道怎样描述自己的作品。带着这种状态做片子,我关注什么、要表达什么、我身处社会的什么位置 、我该捍卫谁——我根本无法说清楚(况且这真的重要吗?)。说白了,我画画、拍片,我摇摆反复,艺术性最重要(艺术无 法言喻:我从小就魔怔这个)。

  我是靠画画为生的,关于身份的梦想就实现了一半;到自己掏钱完成了一部影片,梦想就完整了——这意味着我得更 加拼命地画画。因为只须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成本,所以主题只要我自己能明白(甚至还不明白)就行了;于是拿起来就拍, 拍完了自己剪,不用前期的游说和阐释,直接拿成品示于人,喜欢讨厌就一锤子买卖,一点儿也不麻烦——这样的方式,跟画 画差不多,非常适合我。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