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一个柯尔克孜族老大妈大半生默默护边、绝不让界碑移动一寸的感人故事,直到今天仍在真实上演。
“祖国西陲第一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万山之祖”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3000多米,全州边境线长达1190多公里,是新疆自然条件最艰苦的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战略位置,使这里处在新疆反对民族分裂斗争和国际反恐斗争的前沿。
1964年,19岁的布茹玛汗·毛勒朵新婚不久就跟着丈夫来到海拔4290米的冬古拉玛山口守边。他们的任务是,一边放牧一边协助边防军人巡逻——防止人畜越界,为部队提供后勤支援。
就是在这个“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雪山上,布茹玛汗义务守边45年。有人算了一笔账:她一天在山口走一趟,至少要走20公里,40多年来,她至少走了30多万公里。
“爱边先爱子弟兵。”45年巡边路,布茹玛汗结识了数不清的“兵弟弟”“兵儿子”。子弟兵来了,她让出自己的毡房,拿出最好的被褥,而自己和家人却睡冰冷的地铺;她成年累月舍不得宰只羊吃,但发现巡逻官兵脚冻伤了,会毫不犹豫地宰羊,用热羊皮为战士焐脚……
边防官兵称布茹玛汗家的毡房是感受母爱的“兵站”,她爱官兵胜过爱自己的亲生儿女。
布茹玛汗说:“为国家守好门,是我们柯尔克孜人的责任。我的3个孩子都是在边境线上生的,将来就是我死了,儿子们还要守下去,子子孙孙都要守下去……”
每一座毡房都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个牧民就是一个活着的界碑。在克州千里边境线,像布茹玛汗大娘这样义务守边的柯尔克孜牧民,比比皆是。他们住地窝、顶风寒,忍受寂寞,与边防官兵一起用热血和青春铸起道道雄关。
在北疆阿勒泰,在风雪帕米尔,在喀喇昆仑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为了维护祖国的安宁,把自己的家作为边防官兵的家,把边防官兵当作自己的“巴郎”(孩子),军民一心共同守护着美丽新疆的和平与安宁。
将士守边关,人民是靠山。
近年来,“三股势力”日益成为破坏新疆各族群众和谐生活的现实威胁,边疆军民强边固防、维护稳定的责任更重了,团结一致、亲密协作的心贴得更紧了。
每当严冬来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边境团场,都要组织8000多名团场民兵奔赴边境一线,与边防官兵一道巡逻执勤,万里雪域边关呈现出携手练兵的火热景象。
在“三股势力”活动猖獗的南疆地区,30万少数民族民兵一年四季、日日夜夜不间断治安巡防,成为维护南疆社会稳定的“全天候哨兵”。喀什地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健深有感触地说:“各族群众是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铜墙铁壁。”
据新疆军区领导介绍,目前在西北边境,军队、武警、生产建设兵团、各族民兵四位一体的军民联防体系,已经牢固建立。
近年来,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驻新疆部队积极推进科技控边建设,建立起集计算机网络、数字监控、边防执勤GPS定位、防越界报警于一体的边防执勤网络化系统,边防管控能力全面提升;还组建起“座座毡房是哨所,人人都是信息员”的军民联防网络,提高了军地联训联管能力,有力震慑了敌对势力的嚣张气焰。
生机盎然的绿洲,流淌着共建和谐的深情
从解放军在地震废墟中救起的幸存女孩,到实现军旅梦的大学生士兵;从来自偏远乡村的感恩少女,到真诚服务各族群众的白衣天使;从不懂一句汉语的维吾尔族农家女儿,到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巾帼英雄”——
新疆军区某红军师维吾尔族女士官努尔比亚·依明的成长经历,见证着边疆军民生死相依、血浓于水的深情。
199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把努尔比亚的家乡变成一片废墟。是解放军官兵用血肉模糊的双手把一个个被埋的乡亲救了出来。
父亲含着泪说:“我们一家的命是解放军给的,一定要记住这份情!”
“长大了也要当解放军”的绿色梦想,从此播种在了这位南疆少女的心房。
2003年秋天,努尔比亚应征入伍。短短几年里,她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卫生员到优秀班长,从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的人生跨越。
她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诉说党的恩情,用家园的巨变赞扬改革开放,用感人的故事歌颂民族团结,先后向各族群众宣讲100多次,听众累计达5万多人。
新疆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汇处,地震、洪灾、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每当发生灾情险情,每当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人民子弟兵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1996年3月,伽师县发生6级地震,民房、校舍等瞬间倒塌。武警新疆总队立即派出抗震救灾突击队,官兵们忍着寒冷、饥饿昼夜抢险。
排长张敏接连背出3名受伤的维吾尔族老人,当他再次冲进危房救人时,被余震中倒塌的屋墙砸伤;战士王勤荣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奄奄一息的婴儿,立即脱下棉衣把孩子裹起……
2005年5月,阿克苏、和田等地发生30年不遇的雪灾。远在喀喇昆仑山腹地、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地区成了“雪海孤岛”,近300名柯尔克孜族牧民被大雪围困。
和田军分区派出官兵开着8台救灾卡车,艰难跋涉27个小时,一点点地把救灾物资拖到了76户被大雪围困5天5夜的牧民家里。看到子弟兵扛着救命粮走进院子,两昼夜粒米未进的可可尔村村委会主任买提牙生·热加甫感动得嚎啕大哭……
巴楚地震、伽师地震、阿勒泰雪灾……据不完全统计,仅1994年以来,驻疆官兵就参加抢险救灾300余次,救出遇险群众38万多人,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向灾区捐款500多万元,捐衣物5万多件。
人民利益千钧重,危难之时显身手。
2009年7月5日晚,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新疆军区总医院、474医院、23医院3所驻军医院紧急派出医疗分队,赶赴事发现场营救受伤群众,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
短短一周内,3所军队医院共接诊伤员221名,其中危重病人62名,并实施手术239例。许多医生几天几夜没合眼,有的刚走下手术台就累倒在地……
当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冲锋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的,从来都少不了可敬可爱的人民军医。
3000多名各族群众自发前来为他送葬;3个村庄按照维吾尔族悼念亲人的习惯——男人40天不刮胡子、女人40天不梳头,对他的病逝表示哀伤——
张毓华,一个普通军医的名字,在当地群众眼里,却像昆仑山一样高大巍峨。作为解放军第12医院的一名医生,亲眼目睹了边疆各族群众饱受缺医少药之苦的张毓华,决心一辈子留在帕米尔高原。
为方便群众就诊,张毓华摸索出能使群众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治病的中医疗法,还用中西医结合攻克了治疗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难关。
治好了80多位塔吉克老人的哮喘病和神经衰弱症,解除了疏勒县700多名维吾尔族乡亲肠道传染病之苦……英年早逝的张毓华背着药箱的背影早已深烙在各族群众的心中。
有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就有多少肝胆相照的赞歌。在一次次携手共渡难关中,边疆各族军民结下了生死之情、赤诚之谊。
战士王军虎施工中身受重伤,驻地40多位群众催马赶来,在急救室旁排起献血长队。60多岁的阿依孜木汗老阿妈挤到队伍前面,流着泪向护士请求:“姑娘,我是个没儿没女的人,解放军像亲儿子一样一直照顾我,说什么也得抽我的血呀!”
少数民族亲人的血液,让汉族战士重获新生。
血浓于水,情动于中。从天山到昆仑山,从北疆到南疆,各族人民拥军爱国的滚滚暖流,让远离故乡的戍边军人时刻感受到家的温馨——
在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的乌鲁木齐市,面对就业岗位少、复转军人安置量大的矛盾,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安置政策落到实处,不但安置率达到100%,而且定岗定职,使每一个脱下军装的军人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归宿。
地处南疆边陲的克州,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方财政收入自给率不到10%。但就是这样一个靠吃国家财政补贴的贫困州,却让戍边官兵吃了定心丸。1996年以来,全州坚持做到了5个100%:征兵任务完成100%,义务兵奖励率100%,义务兵优待面100%,退伍兵安置率100%,优抚对象定补面100%。
多年来,新疆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拥军优属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供电、供水、供热等部门,坚持优先为部队服务;教育部门规定优先照顾军人子女上学、入托;劳动、人事部门把解决部队随军家属就业纳入指令性计划,做到有一个安排一个……
今天,无论在地方还是军营,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解放军离不开各族人民,各族人民离不开解放军”的思想,已在边疆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历史已经证明,在新疆这块希望的热土上,各族军民亲密团结是边疆走向稳定、和谐、繁荣的主要保障;历史也将继续证明,人民子弟兵与各族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一定会谱写出军政军民团结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