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驻新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与各族人民团结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10:34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28日电 题:天山雪松根连根 各族军民心连心——驻新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与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纪实

  新华社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

  从和平解放新疆到戍守万里边疆,从维护社会稳定到推动经济腾飞,60年来,驻守新疆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始终与新疆各族群众心心相印,风雨同行。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军民心连心!”这首从天山南北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是新疆军政军民关系的生动写照,是边关各族军民共同表达的永恒心声……

  浩瀚无垠的戈壁,挥洒下共谋幸福的汗水

  一支部队与一个维吾尔族村庄连续帮扶40年的故事,在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南疆广为传诵。

  新疆军区某炮兵团自组建那天起,就与疏勒县巴仁乡十六村结成了帮扶对子。40年来,党委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但与少数民族乡亲“串亲戚”的习惯始终没变。

  抓教育、帮思想,抓科技、帮致富……持续不断的接力帮建,使这个原本社会治安混乱、文化教育薄弱、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平安村,跨入全国“文明示范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奔小康文明示范村”的行列。

  传诵在古城疏勒的双拥佳话,仅是驻疆部队长期以来支援地方,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稳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新疆这片约占全国总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47个民族。

  历史一再证明,无论是边疆的稳定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亲如一家的民族和睦和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

  戍守边疆建设边疆,来自人民服务人民。

  1949年10月,伴随着第一兵团7万大军挥师入疆的步伐,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西北亘古荒原的宁静。

  八一钢铁厂、八一毛纺厂、八一糖厂、八一面粉厂……进疆部队靠节约一粒米、一两油、一尺布创办的19个大型现代化工矿企业、76个小型工厂,奠定了新疆现代工业的基石。

  戍边官兵用血汗建成的这些厂矿企业,1953年被毫无保留地移交给了地方政府。如今,在改革开放中飞速发展的八一钢铁厂,已跨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列。

  “屯垦废,则边疆乱;屯垦兴,则边疆宁。”1954年10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17.5万名官兵就地转业,仗剑扶犁,开始了又一次更为恢弘的远征——

  作为一支不穿军装、不吃军粮、不拿军饷的特殊部队,屯垦人环列于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四周,不占用当地群众固有的土地,向着万古荒原进军,一条绵延千里的农垦团场带随之兴起……

  钻塔林立的油田,阡陌纵横的棉田,穿越冰峰的公路,茂密绵延的林场……新疆大地造福各族人民的每一项重点工程,都浸透着驻疆部队官兵的血汗。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持续投入大量兵力参与建设了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天山公路、中巴友谊公路和新藏线等交通大动脉,彻底打破了自古以来制约新疆发展的瓶颈,一个向西开放的宏伟蓝图在西北边陲徐徐展开。

  进入90年代,新疆实施“一黑(石油)一白(棉花)”经济发展战略,驻疆部队先后投入32万人次,机械车辆18万台次,援建工程80多项。从准东油田、塔北油田、吐哈油田的勘探开发,到南北疆植棉带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无不跃动着驻疆官兵突击攻坚的身影。

  新世纪新阶段,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一项项现代化重点工程在天山南北陆续上马。南北疆通信光缆、独山子乙烯、西气东输管道、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防风固沙等急难险重工程,驻疆部队都主动请缨,承担最艰巨的任务,专啃最难啃的骨头。

  4700余公里的南北疆通信光缆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工程。工程施工要翻越150余座大山,穿过360余条河流,80%的光缆管道沿途布满了岩石、林带和沼泽。

  新疆军区先后调集5万余名官兵,上高原、踏戈壁,战风沙、斗酷暑,逢山凿洞、遇水架桥,仅用计划工期三分之一的时间就高标准完工,为边疆各族人民架起了一座通向外部世界的“信息金桥”。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驻疆部队在全疆各地先后建立了180多个扶贫共建村,与188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结成扶贫帮困对子,为特困群体捐款2.5亿元,帮助天山南北10多万农牧民甩掉了贫穷的帽子。

  从“帐篷小学”“马背学校”到“希望小学”再到“一帮一”捐资助学,数以万计的驻疆官兵不间断地投身边疆教育事业,在传播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火种。

  村美民富展新姿,边疆处处赛江南。

  目睹桩桩人间奇迹诞生的各族人民,从心底唱出了最美的歌声:“茫茫塔克拉玛干大漠当纸,滔滔喀喇喀什河做墨,写不完对你的恩情,唱不完对你的赞美,解放军亚克西……”

  这歌声,满载着对幸福的憧憬;这歌声,表达着对子弟兵的敬意——仅修筑562公里的天山公路,就有151名官兵献出了生命,平均每前进4公里就要倒下一名战士。当地各族群众在公路通车之后,特地在乔尔玛大草原上,竖起了一座高20米的纪念碑。

  巍巍丰碑无语,字字铭刻深情!

  绵延纵横的群山,见证着共戍边关的忠诚

  富民必先固防,固防才能富民。

  从阿尔泰山到苍茫天山,从帕米尔高原到喀喇昆仑山,绵延5600多公里、与8个国家接壤的曲折边境线构成了新疆辖区内的祖国西北边防。

  “兴边富民行动”“金边工程”“民兵赴边联训”“军警兵民联防”……60年来,无论周边形势如何变幻,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驻疆部队官兵与新疆各族群众始终团结一心、携手并肩,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确保新疆长治久安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坚持稳疆兴疆、富民固边,使祖国西部边防坚如磐石、固若金汤。

  如果把戍边将士比作边关的钢铁长城,那么边疆各族群众则是这巍巍长城的坚实基座。

  1969年6月1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女民兵孙龙珍在一次卫国戍边任务中光荣牺牲,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40个春秋过去,一茬茬女民兵继承孙龙珍精神,续写着卫国戍边的新篇章。

  40年来,先后有100多名女民兵参加过“孙龙珍女子民兵班”,多次配合边防官兵完成巡逻执勤任务,抓获内潜外逃不法分子40多人,拦截临界人员1000多人、牲畜1万余头;为前来边境参观的游客和沿边群众宣传国防知识上千场,接受教育者达50余万人次。

  哈萨克族姑娘加娜和江力汗上中学时,就被“孙龙珍精神”所感动。2006年大学毕业,听说“孙龙珍女子民兵班”招收“新兵”的消息,两人相约跑去报了名,成为民兵班组建以来的第一批哈萨克族女民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乌鲁木齐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新疆人大通过决议要求严惩7-5事件骨干分子

    7月25日,新疆人大通过决议要求对乌鲁木齐“7·5”事件的策划者、组织者及骨干分子,对严重暴力犯罪分子,要从重从快、依法严惩、除恶务尽。[视频:目击暴力事件]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新疆 团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