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商报:有人不信任,公权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09:45  华商网-华商报

  原本以为,在众目睽睽之下,沸沸扬扬的杭州飙车案也该尘埃落定了。但诡异的是,此案不但未能平息,反而又激起新一轮的舆论热点:由于法庭之上的胡斌和此前媒体所披露的形象出入较大,网民随即怀疑受审之胡斌非胡斌本人,乃一替身。

  说到司法活动中的替身,有两个词不能不提:“宰白鹅”与“穿门户”。所谓“宰白鹅”,就是旧时花钱找穷人顶替那些有钱的死刑犯上法场;所谓“穿门户”就是指找人顶罪,这俩词是与古代狱政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些旧把戏来论,很显然,网友现在怀疑胡斌搞了个“穿门户”。

  虽然说,“一切皆有可能”已经成为一句流行语,但我还是不大相信在这起飙车案中还能再弄出个 “替身案”来。毕竟,旧社会的“宰白鹅” 与“穿门户”之所以有市场,律法腐败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渠道的不畅与科技的落后,使得“达官贵人”们在司法中搞鬼有了便利条件。但现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渠道异常丰富,给谁多大的胆子,估计也没人敢在这起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事件上做手脚。纵然司法领域不时有黑幕传出,但我也决不相信司法会 “黑”到如此地步,况且,官员只要多少有点脑子,也不敢用这把戏来糊弄公众,因为“翻把”的概率要远大于成功的概率。

  相信与我想法相似的人不在少数,虽然这种想法只是推测,但是,可以肯定,相信有问题的人也不在少数。看看众多网友的发言,就会发现,“替身传说”已然让很多人心生疑虑。虽然无法知道到底哪个群体的人更多一些,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些和我一样不相信这个“传说”的人群中,几乎没有谁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或证伪,所有的信任感,仅仅是来源于存积于心的对司法信任的情感。毕竟,要是连司法都开始公然地赤裸裸造假,那么我们还敢相信什么呢?

  因此,透过“替身传说”,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对司法不信任(至少是对杭州的司法不信任)。而还怀有信任之心的群体,所依仗的,仅仅是往昔树立起来的固有信心,而非有关方面那些合乎法理人情的现实表现。

  必须认识到,之所以衍生出一个“替身传说”,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在众多网友的心底深处,是对三年有期徒刑的轻判有意见。原本期盼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名起诉,但却以交通肇事罪起诉了;而以交通肇事罪起诉后,法官在自由裁量的时候,选择的却是比较低的三年刑期,现实与期待背道而驰,网民焉能善罢甘休?说到底,所谓的“替身传说”,只不过是对司法不信任的表现而已,即便没有“替身传说”,亦会有别的传说。当不信任的情绪开始弥漫,所有的带有瑕疵的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如果得不到有效而及时的回应,反过来会产生更大的不信任。而多次的这种怪圈的往复,无疑会把更多的人心中仅存的那点信任也销蚀掉。

  所以,“替身传说”蔓延至今,已然不能以常态来对待了。杭州方面必须要重视这些不信任的疑云,应当以最妥当的方式来消弭公众的这种不信任感。而所谓的妥当方式,绝不应该是简单的“查明系胡斌本人无误”之类的例行程序式的答复,而需要高度重视网民的质疑,以积极的态度对每一个疑点都给予真实的、令人信服的答复。这其中,既应当包括为什么不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为什么判决入狱三年而不是更多几年的疑问,也应当包括以最大的耐心来回复关于 “替身传说”的每一个疑窦。

  对于公权来说,遭遇信任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遭遇不信任之后仍旧无动于衷或敷衍了事。有人不信任了,公权就要想尽办法用情理来挽回信任。只有这样,方为人间正道。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杭州飚车案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