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琳与重庆人民小学的渊源要追溯到1949年。那一年新中国刚成立,卓琳带着孩子随刘伯承、邓小平的二野总部转战西南。当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她便随邓小平来到山城,并居住下来。
二野和西南局的干部子女很多,解放重庆后,干部都要下乡工作,孩子们怎么办?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西南局成立了人民小学。随军到西南的夫人团里,卓琳的学历算最高,因此由她来当校长,负责管住这些孩子。
直到1952年,邓小平从西南局调到中央工作,她才带着孩子一同到了北京。
老师眼中的校长
以爱立德教书育人
昨天晚上7点多,当记者赶到人民小学时,学校的几名老教师已经得到了消息,沉痛悼念老校长的过世。
目前,该校有5名老教师曾经跟卓琳校长一起共过事,卓校长当年的音容笑貌仍活在他们心间。
今年78岁的周朝云是人民小学80年代的校长,当年卓琳当校长的时候,她刚刚满19岁,还是人民小学的一名新教师。
周朝云说,她当时任职数学和图画两科,卓琳校长对人非常和气,关心孩子们的生活,也关心老师们的政治学习。她还记得卓琳校长常常说,人民小学是干部子弟学校,但绝不能搞特殊化,老师们要像对待一个普通孩子一样去严格教育和管理他们。
人民小学第九任校长丁继泉说,2006年时值卓琳老校长90大寿,她还亲自前往北京为老人祝寿。她给老校长带去的贺礼是由学生们绘制的一幅9米长画卷。在画卷上,有人民小学的新校貌;有孩子们在大树下背读唐诗;有生龙活虎的小男生正在操场上百米冲刺……
卓琳异常惊喜,将长卷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还书写下对人民小学的寄语:希望人民小学的老师们以爱立德,教书育人,继承传统,努力创新;希望同学们不骄不躁,勤奋学习,求真求新,全面发展。
现在,人民小学的师生们把这句寄语刻在了石碑上,放在校门口,让每个学生每天上学和放学都能够看见,他们还将“不骄不躁,求真求新”这八个字作为学校的校风永久地流传下去。
学生眼中的校长
绝不培养特殊学生
在人民小学的校史陈列室里,记者找到了1956届毕业生赵峻岭在学校60周年校庆时所写的纪念文章,他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在这里上小学时所感受到的那个卓琳校长。
当时的人民小学分高、中、低三个年级,吃、喝、住、衣服全由校方负责。二野和西南局的干部子女都在这里念书,邓琳、邓朴方也是人民小学的学生。这一群在部队长大的孩子,个个骄野,不好调教,卓琳就拿自己的孩子开刀,以儆效尤。
文章说,那时候,同学们喜爱打克郎球,往往要排队轮流上场。邓朴方和其他男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不服输,他有时输了不肯下庄。正好碰到卓琳校长经过,了解情况后,让邓朴方和几个同学立正站好,要他们遵守大家定下的规矩,不允许谁特殊。
一次,学校为改善学生伙食,早餐时,大师傅特地给我们烤了一次面包吃。有个别同学不知是恶作剧还是吃不惯这“洋玩意儿”,顺手丢了几块到一墙之隔的求精中学。
很快卓校长知道了此事,早餐后,全校学生紧急集合,校长从战争年代的艰苦讲到我军的光荣传统,从全国形势讲到国家的困难,人民生活的困苦……讲话还没有完,几个丢面包的同学就纷纷举手承认了错误。
卓校长非常动情地拍着这几个同学的头,表扬了他们做了错事要勇于承认,教育我们人人都要做诚实的孩子,千万不能沾染贵族子弟的恶习。记者 汤寒锋
为了学生
向邓小平要棉衣
1950年冬天,凛冽的寒风从窗户缝里一个劲地钻进教室。这时,正在讲课的卓琳注意到有几个孩子还穿着秋天的衣服,冻得特别厉害,不停地搓动着小手。这几个孩子正是父母阵亡了的二野遗孤。
“现在已经是寒冬了,孩子们的棉衣、棉鞋都还没着落,你得管一管。”一下课,卓琳就匆匆地赶到邓小平的办公室。邓小平继续看着文件,淡淡地回答:“学校的事找文教局去,凡事都有个归口,要讲规矩。”卓琳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你到教室里看看去,那些没了父母的孩子都冻成什么样儿了。这么冷的天,我们大人都穿上棉袄了,可他们身上还是薄薄的毛衣和布鞋,看看他们生了冻疮的小手,你……”情绪上的激动让她有些哽咽,泪珠直往外涌。
这时,邓小平像被什么刺了一下,慢慢地站起身转过头,声音有些颤抖:“你别说了,是我们对不起他们呀。我马上打电话让文教局立即拨款,不能亏待了这些英雄的孩子们呀!”说到做到,孩子们穿上了学校新发的棉衣、棉鞋,脸上绽开了充满稚气的微笑。
艾新全 田姝(感谢市党史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