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间开始了》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期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31日19:36  中国广播网

  我认为重读这首诗,应该说对很多诗人都应该是有所启发的,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诗歌对政治话语的介入。我们也同样需要非常有价值观和历史观的书写。通过这首诗很多诗人感到,诗人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非常温和的文学记录员,还是应该成为像有良知的诗人。

  主持人:您觉得《时间开始了》在文学意义上有什么特点?中国文学历史上是不是还有类似的表述的形式呢?

  叶匡政:时间跟空间不同,时间本来是不存在的,人给它设定时间,有了终点,有了统一的纪年,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规则。也就是说对于精神来说,其实你可以把一个不同的时代称之为时间开始了,也就是说当时胡风找了一个非常准确的比喻,表达了当时中国人对突然建立的新中国的期待,希望一个更为自由、民主、开放的时间开始了。

  在我的印象里面,中国好像对时间的表达的诗篇非常少。过去应该没有,后来也非常少来用时间的隐喻作为诗的基调。

  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期望

  主持人:您认为《时间开始了》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作者和这种精神状态和建国伊始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转变,还有我们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精神状态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叶匡政:应该讲胡风也好,还是当时很多文人对新时代的到来,大部分人充满了欣喜,非常欣喜之情的。这应该说是当年一个比较真实的心理状态。因为那时候贫苦的农民也分到了土地,很多人寻找到了新的职业,当时的气氛让人感觉到新的时代到来了。

  同时因为诗人也是文艺理论家,对未来文化生态的变化还是有一些非常自己隐隐的担忧,担心文艺会不会出现灰色时期。胡风当年强调还是对五四启蒙传统的继承,整个文学理论还是建立在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基础上。和当时毛泽东在建国以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来指导当时的革命文艺,这两种文艺理论,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同的。胡风当时期望知识分子能够通过对大众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学习来提高这种大众的意识。同时他认为对于中国当时的大众来说,精神奴役的创伤还要继续进行批判,他一直期望寻着鲁迅继续改造国民性的精神,至少有一部分作家能做这部分工作。当时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当时文艺出现了几种对弹词、唱本章回体小说的回归,这是当时文学作品的方向。

  第二种方向就是标于口号式的文学,当时胡风对这两样文学样式不是很赞同的,他的担忧在这首诗里面隐隐表达出来了,他就期望未来这种文艺至少有一部分作家能按照五四新文学方向继续走。他当时创作这首诗有一个很强烈的动机,他认为这种文学理念能够创造出对得起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文学作品,带着这个动机写的。他创作这首长诗的时候,他的痔疮发作了,第一首诗写完以后,第二章第三章都在这种状态下。但是他用他这首诗认为他的观点和理论也是能够创作出好作品的,所以他完成了这个作品。

  主持人: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首长诗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叶匡政:应该讲这首诗当时出来以后,用胡风自己的一句话说,倾注了一切。因为当时开国大典之后,也有不少人写的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郭沫若写了《新华颂》,是我们理解的革命文学,非常明亮的庆典,整个诗里面有兴奋之情和欢快之情,他这个诗出来以后,中间有很多对个体生命的回顾,对过去那个时代的回顾,使他的作品比那些诗有着更能打动人的因素。在当年这个诗出来以后,非常让人震惊的。

  主持人:对于《时间开始了》,很多人都对它写过评价,您认为比较经典的评价都有哪些?

  叶匡政:第一章节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时候,是一片叫好,比如李慎之就说了:“想来想去竟是万感填胸艰一字,面对这样的场面,自己一个字就写不了,只能自己在脑子里不断重复今天的感情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的一句话”。所以当时比如讲像李慎之这样的人看了以后,觉得非常羡慕,也跟嫉妒。这个诗出来是一片叫好,这个是诗发表以后两三个月的评价。

  当然,后来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其中的一些人物比喻并不恰当等等。后来改革开放后,对这个诗又有一些新的评价。

  主持人:有人称《时间开始了》是“开国之绝唱”。您对这个评价怎么看?

  叶匡政:我觉得在所有颂扬开国的诗篇中,这首诗肯定是后无来者的,绝唱有这样一个含义,对于作者本人来说,他后来没有创作出更多重要的作品,对作者本人来说,也是一个绝唱。我觉得这个说法是非常准确的。

  在改革开放后,像牛汉、绿源对这个诗有很多评价,他们评价说这首诗是巨型交响乐般的史诗长卷;楼适夷的评价是代表了千百万人民的真情实感的史诗一样的作品。这首诗成功在于不仅写出了千年的场面,更在于写出了民众、党的军队,包括干部成员等等各界人士的心声和想法。应该讲这首歌在所有层面都获得了一致的共鸣。

  主持人:《时间开始了》具有哪些方面的特质,被当时那个时代的人接受和推崇?

  叶匡政:一首政治诗歌能够做到非常真实是难度非常大的。另外有强烈的个人生命体验,诗里面出现了非常多的形象,不是说我只写了毛泽东,写了无数的贫民这样的形象。这些形象非常饱满,而且有概括力。最重要的是他在诗里面除了表达幸福和欢乐以外,也有一些矛盾,或者是相对消极一些的情绪,在诗里面也有,互相穿插,获得了不同人的认可。

  主持人:这首诗歌在我国长诗诗歌里面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叶匡政:对于今天的政治抒情长诗来说,后来也有写过《回延安》这样的题材,大多数是政治图解模式的,这么丰富的借助非常重大的历史时刻,同时呈现了很多生命体验的作品,在我的印象里面,《小平您好》这首诗也非常著名,因为篇幅小,它的感染力与这首诗比起来相对弱一些。

  主持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了今天,您现在回想这首诗有什么样的感受?

  叶匡政:我这两天一直在看这首长诗,我觉得那个年代能诞生这样的作品还是非常让人唏嘘的。有人认为胡风一直是追随鲁迅精神的,他和鲁迅在性格上和文学理论观上有很多相似。他是带有真正的诗人情怀,包括他的精神,包括他的这种生活造诣对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认为我们今天的诗人应该对他有更多的研究。我相信每个人无论是从诗歌作品还是从生活经历里面都能获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启示。

  主持人:您认为中国在100多年来寻求现代化变革过程当中,有哪些时刻可以被称为是时间开始了?

  叶匡政:从100多年历史来讲,肯定有这样几个时刻比较重要。   

  第一次时间开始了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从近代社会一下子跨入到现代社会,完全走出了君主集权的社会,从1919年以后有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任何统治者,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统治方式,国民党也好,或者是谁也好,都必须要把民主,要把自由这些一写概念放在嘴边,不能否认这的一个概念,这是1919年前后两个时代最本质的变化。在这以前,皇帝家天下是必然的,不需要讲民主,在这以后,任何统治者都必须这样的概念。这是第一个时间开始了,这是真正的时间开始了。

  第二个时间开始是1949年10月1日,因为它是新的社会体制在生活中出现了,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状态。这可以说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时间开始了。

  另外就是1979年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开始跟国际社会有了更多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接触,这对中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时刻。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叶匡政先生来到我们直播间为我们解读了这首长诗《时间开始了》,同时也非常感谢所有的网友收看,再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时间开始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