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核心期刊学术霸权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3日12:18  法制与新闻

  核心期刊诞生之初,是为了方便图书馆订阅和读者选择期刊之用,而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却将在核心期刊发 表一定数量论文作为对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核心期刊功能的异化,对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学术虚假、科 研浮躁甚至学术腐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

  核心期刊学术霸权的背后

  (本刊记者)仇玉平/文

  2009年6月中旬,辽宁大学副校长论文抄袭案被曝光的同时,也再次将所谓“核心期刊”问题带入人们的视线。 作为我国学术界在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中的一个争论焦点,对核心期刊推崇者有之,反对者更为普遍。许多反对者认为,核心 期刊异化现象的不断发生,对青年一代学术态度的影响是致命的,对我国学术研究的发展更是贻害无穷。

  潜规则频频曝光

  近年来,核心期刊与学术腐败、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学术界不良风气越来越多地联系在一起。最近两个月内,涉及 核心期刊的负面新闻使得核心期刊的潜规则被集中暴露出来。

  从刚开始的“地下规则”变成现在的“明码标价”,收取版面费是核心期刊问题中被诟病最多的一个。记者采访中发 现,花钱发表论文在学术界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校师生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技术岗位从业人员想发表论文 ,大多先交纳一笔版面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据本刊记者多渠道了解,目前国内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一般行情是:以4000字文章大约排版2个页码而言,核 心期刊版面费低者1000多元,高者3000至5000元,多数在1500元左右。

  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现象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很多学术期刊财政拨 款全部或者部分取消,致使大多数学术期刊很难维持收支平衡。1988年中国科协发文,建议各学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 成为国内期刊收取版面费的开端。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晔对此毫不讳言:“应该说,核心期刊并非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始作 俑者,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术期刊的版面收费问题。”由于论文需求的高速增长和期刊数量的相对稳定,更导致论文与 期刊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

  目前国内诸多高等院校都有明文规定,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硕士生要求发表1至 2篇,博士要求2至3篇,否则不予颁发学位证书。而高校教师评职称也需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北京联合大学一位年轻讲师 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申报副教授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这是一个门槛。”

  2009年4月27日教育部公布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我国仅在校研究生人数就达128.3万人,其中博 士生23.6万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所作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如果要满足现有发表论文的需求,还要在原有的6000多 种期刊基础上再创办3.5万种学术刊物。

  大量排队等待发表的论文,使学术类核心期刊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李晓晔坦言:“在这种情况下,核心期刊的版面收 费水涨船高,不仅侵蚀了学术期刊版面有限收费的合理性,而且把其荒谬之处成倍扩大,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2009年4月底有媒体报道,一本名为《商场现代化》的刊物从2004年起开始疯狂敛财,4年内版面费收入以 数千万元计。最终,《商场现代化》从最新核心期刊目录上被删除掉,专家评审结论认为该杂志见文就发,不讲质量,大搞钱 稿交易。一些刊物为了多赚些版面费,还想出各种生财之道:将原来的季刊扩为月刊,又将每期五六十页增加到上百页,一些 期刊经常会隔三差五地出个“增刊”或采取缩小字号等手法。

  在北京一些高校的阅报栏里,就有不少期刊的《征稿启事》,其结尾处往往会明码标价,公布每千字或每页面的版面 费收取标准,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张瑞说:“学校规定研究生毕业前必须要公开发表一篇论文。因为花钱可以发论文,有的同 学对于论文写作并不精心,东拼西凑。”而据了解,由于版面费收取已成普遍现象,一些高校甚至准予老师、研究生报销版面 费。

  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一项硬指标,造成核心期刊版面费水涨船高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学术期 刊丧失了其为学术开言路的办刊宗旨,没钱的不发,钱多的先发,通过收取高额版面费,大肆敛财。

  《商场现代化》只是一个缩影,围绕着核心期刊的版面费,又派生出提供一条龙服务的论文代理公司。从职称论文到 高校毕业论文,无论是医学、法学或是文学,只要客户出钱,便可买到论文,并可在刊物上公开发表。2009年6月4日, 一家在北京、广东、湖北、湖南等10余个省份拥有80多名专业写手,明码标价、标准化操作的代写代发论文公司被武汉工 商部门查处。

  现场查获资料显示,该论文代理公司与300多家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有直接联系,并且对各种期刊版面费收取情况了 然于心。今年5月,该公司向50多家刊物汇出300多笔费用购买版面,这些期刊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科技、社科等 领域。

  可怕的是,这样的公司比比皆是,只要在网络上输入“代写代发论文”几个字,600多万个搜索结果便在即刻出现 。本刊记者联系了一家名为“期刊中国”的论文代理公司,该公司在网上称,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 以帮客户代写代发论文,速度更快、价格更低、通过率更高,省级期刊800元起,国家级期刊1000元起,涉及教育、医 学、计算机、社科类核心期刊6000元起,其他核心期刊4000元起。

  “价格还可以再谈,论文代写代发时限为三个月,如需一个月内发表,另交一千元加急费,先付全价一半的定金,待 期刊发出用稿通知后再付另一半。”“期刊中国”的联系人表示,公司拥有高素质写手,论文质量绝对没问题,“您尽管放心 ,我们的写手都是来自北京各知名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甚至一些名校的教授都是我们的写手,也有备案”。

  对此,一位曾担任写手的某高校学生却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公司也是鱼龙混杂,瞎忽悠,有时客户要 稿子很急,就熬夜赶写,一般一两天就能拿出来1篇。这么短时间写成的论文,不就是东拼西凑呗,还谈什么质量。”但只要 掏出版面费,核心期刊也能照登不误。

  还有一些核心期刊实际被一些广告公司承包,这些广告公司定期到高校去征稿、组稿,他们还发展联络员,特别瞄准 那些师院一级的学校,找副教授以上的人去组稿,因为这些人更急于发稿,便有了庞大的隐形市场。“外包的情形在期刊界是 个很普遍的现象。”知情者说,因此才会出现那些“神通广大”的代理公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表示,当前的学术腐败、论文抄袭和买卖,与学术界的急功近利之风有关,如此风气之 下,会做学问的学生自己写,不会写的可能会抄,不愿抄的就只能去买了。

  对核心期刊而言,并非所有的论文都要收费,为保持自己的“核心”地位,一个普遍做法是编辑部在每期的头几篇文 章上下功夫,不惜花重金邀请知名学者、教授撰文,因为他们的文章被引用和转载的概率也比较大。这种做法被一位知名专家 所证实:“作为博士生导师,有的时候我要帮助学生推荐一些论文发表,我推荐的论文从来不收版面费的。但我推荐论文的同 时,也应他们之约自己再写一篇发在他们的期刊上。”

  2009年6月15日,辽宁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陆杰荣及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杨伦在一家核心期刊联名发表 的文章涉嫌抄袭,经有关部门调查后被确认基本属实。该事件涉及文章刊发在国内哲学界权威学术期刊,署名“陆杰荣、杨伦 ”,题为《何谓“理论”?》,文章涉嫌抄袭自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7年前的一篇习作《什么是理论(Theory)?》, 经比对,《何谓“理论”?》至少有80%内容原封不动复制了王凌云的文章。杨伦也承认,该文章是自己几年前从网络上下 载的。

  这家期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理论刊物,北京一网友说,这家期刊此次是自毁招牌,这样的文章三审都没审出来,专 家到底审了些什么呢?辽宁大学党委书记王山解释说:陆杰荣副校长没有抄袭的“故意”,之所以署名,是为了帮助学生发表 论文。这样的解释并不一定是开脱,学生为方便在一些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署上知名学者的名字,在学界并非个案,几乎习以为 常。

  该事件再次暴露了核心期刊的潜规则。有网友指出,究竟什么样的文章能发表?是看文章的质量?是看文章的创新之 处?还是看文章的学术贡献?答案是否定的。文章能否发表的关键在于文章是由谁写的!这也是陆杰荣的学生杨伦为什么请求 将陆杰荣作为第一署名的惟一原因。因为,只有这样,他的论文才能畅通无阻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业内人士“揭秘”:要在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途径不外三种,其一,舍得花大价钱;其二,跟学术期刊的编辑关系密切;其三,借用学术名人之名。

  在这起抄袭丑闻中,当事三方实为各取所需:学生的论文可以顺利发表,博士学位顺利到手;导师的学术成果可以再 上层楼,依靠论文数量得到评优晋级、争取课题等机会;核心期刊发表了名家文章,得到了更高的转载率,为将来继续“核心 ”下去增加了筹码。在这场利益合谋中,三方都是受益者,最大的受害者则是不断衰败的学术风气和日渐让人昏聩的学术土壤 。

  为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几页薄薄的论文,为何能令那么多饱学之士铤而走险,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核心期刊论文 肯定有不同寻常的使用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安年说,目前,国内人事部门的职称评定、科研管理部门的科技绩效奖励、高校学位部 门的学位授予等,都直接与核心期刊挂钩。核心期刊几乎成为教学、科研、成果评价乃至求学、求职的重要环节。绝大部分高 校和科研院所都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对学生、教师以及科研人员考核的硬性指标。

  “并且这一趋势正在被不断强化,凡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在非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一 律被判为是低质量的。”黄安年教授告诉记者,如果在核心期刊上有了一定数量的论文,学生就可以顺利毕业,也就增加了求 职的砝码,老师可以晋升职称、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官员可以增加学术头衔等等。一言以蔽之,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是很多 人获取利益的工具和砝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黄安年教授指出,现实情况是,文章发在核心刊物上,有业绩、有奖金。发在别的地方,什么都不算,就算尽义务, “有的学者重头文章一年写不了一两篇,如果只发表在会议论文集里,或是网络上,到头来肯定是白忙活一场”。

  而为了发表文章,小到教师个人,大到院系、学校都绞尽脑汁,办法也花样翻新:由院校领导出面,付给核心期刊或 本校学报协办费,期刊就要为这所学校留出几篇文章的版面,为师生创造发稿权;打着科研出版经费的名目拨一些资金在某期 刊上开个专栏,这笔钱要比版面费高出几倍;学校或者院系还会请一些权威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者说了算的编辑到学校作报 告,以付邀请费和报告费的方式来拉拢核心期刊社的主编、编辑;还有赠送贵重礼品、请主编到当地名胜旅游、学术期刊编辑 人员子女上学优惠等等。

  近年来,尖锐批评核心期刊霸权的声音越来越多。也有个别具有学术自信和坚守求实学风的学术机构表示,学者的学 术水平评价不与核心期刊挂钩,实行由单位学术委员会自行认定的代表作制度。不过应者寥寥,“重量不重质,重刊不重文” 的学术风气甚至愈演愈烈。核心期刊依旧被学术界奉为神明。

  核心期刊由谁评定

  何谓核心期刊?其遴选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有人认为,核心期刊是在众多期刊杂志中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水平较 高的杂志。这样的定义显然不准确。

  在国家图书馆的陈列架上,核心期刊琳琅满目,记者简单统计了一下,印在期刊封面上的各类核心称号就有近十种, 如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法治类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 源期刊、社会科学类国际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等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总编辑赵健杰说,对核心期刊的常规定义为:“该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载学科论文较多的 (即信息量较大的),被摘率、被引率、读者利用率高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的,较多刊载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并能反映本学 科前沿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较受该学科读者重视的那些期刊。”

  “核心期刊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客观现象。”赵健杰告诉记者,核心概念最早由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于20世纪3 0年代初提出。布拉德福研究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 究了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科学引文索引)的创始人加菲尔 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赵健杰说,“以上这些研究都表明期 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1973年,我国的《国外书讯》杂志率先翻译介绍了西方的核心期刊理论及国外科技核心期刊表。据赵健杰介绍,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繁荣,期刊种类增加,价格也同步增长,对于一些大学和图书馆而言,全部买下来并不现实,只能选 择一些期刊或学报购买。1989年,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宣布成立,研究会的第一个研究项目就是北京的几十所 高校联合起来做期刊评价的研究,筛选那些在这个学术领域里比较有影响力、学术价值比较高的期刊,为图书馆订购提供参考 工具。1992年,第一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面世,受到图书馆界的欢迎。

  核心期刊的“金字招牌”效应,使其认定和遴选工作备受关注,目前国内核心期刊的评价进入了“群雄纷争”的时代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自编自定的“核心期刊表”、“重要期刊表”、“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期刊目录”等林林总总,不计其 数。其中,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纂推出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影响最大。据统计 ,目前影响较大的还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推出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技信 息研究所推出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推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 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推出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以及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推出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

  对核心期刊问题进行过专项研究的ISSN中国国家中心副研究馆员安秀敏介绍说,核心期刊的评选采用了科学的文 献计量学方法,对学术期刊的编排和参考文献的标准化、规范化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对推动并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和编辑水平具 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核心期刊的遴选程序采用了量化指标,避免了依赖定性评价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对完善科研管理有一 定的意义。

  从核心期刊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方法可以看出,核心期刊本意是为图书情报机构订阅、收藏期刊,为读者选择、阅读 期刊提供参考,是各研究机构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制定出的“民间评价标准”,并没有任何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认定。

  核心期刊功能异化

  核心期刊的遴选有其积极影响和科学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评价功能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人士指出,核心期刊 的遴选采用转载数量、发文量、引用率等指标,只是从某种角度对期刊进行评价,显然不具备全面评价期刊或论定学术水平优 劣的功能。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晔经过深入研究后指出,某一期刊是否是某学科或专业的核心期刊,主 要看其是否集中刊登了该学科的论文,成为该学科的主要文献信息源,如果以此来评价期刊的学术质量和论文的学术水平,必 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核心期刊首先是对信息量的评价。其次,影响因子——某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 率——不能完全反映期刊学术水平,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影响因子存在很大差异,而同一学科期刊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别。

  连续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核心期刊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总编辑赵健杰也指出,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未 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非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中国疗养医学杂志主编张志浩同样认为,核心期刊从评价 指标和评价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也只能起到参考工具的作用,并不能代表学术水平的高低。

  回顾历史,核心期刊被引进中国时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学术参考工具,并没有在学术界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但这 一局面在上世纪90年代末被彻底打破,”中国疗养医学杂志主编张志浩说,“国内开始普遍运用核心期刊作为论文评价和学 术期刊评价的主要依据,并且相关主管部门在学位点建设和职称评定中也大量参照核心期刊,使核心期刊逐渐成了一种学术霸 权,其功能极度异化。”

  这种异化首先是核心期刊评价对象的异化,即从对“学科期刊”的评价扩大为对“论文”的评价,核心期刊发表的文 章似乎具有了某种光环,赵健杰告诉记者,有单位评正高职称,必须发五六篇“核心”文章,100篇非核心文章都顶不了一 篇核心期刊文章。

  另外,核心期刊的应用范围也开始异化,即以期刊遴选参考工具代替评价期刊标准。ISSN中国国家中心副研究馆 员安秀敏指出:“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期刊评价功能,但它不是期刊评价标准,也不能代替期刊评价标准。期刊 质量的高低涉及多种因素、多个指标,仅仅依据载文量、转载率等不能对期刊作出全面评价。”

  核心期刊评价作用也发生异化,即从“参考工具”异化为“评价标准”。许多人误认为核心期刊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 究成果的工具,核心期刊表也因此被广泛用于津贴评定、职称评审、论文评奖等领域,核心期刊演变成了一种评价尺度,甚至 成为了通用标准。安秀敏说,实际上,核心与非核心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过分夸大核心期刊的作用、不恰当使用的做法 都是错误的。

  “在学术界的大力追捧下,核心期刊被神圣化权威化了,核心期刊的自身价值因此被无限放大。核心期刊的异化,本 质是其功能的异化。”赵健杰对此深有体会:这种异化导致了学术生态被破坏的不良后果,文章只要发上核心期刊就行,不管 质量,也不管是如何发表的,因此,那些将别人的学术成果据为己有,甚至剽窃、抄袭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现实中,这种异化还带来另一种“腐败”:为了挤进“核心”,每到核心期刊评审时节,不少学术期刊的主编纷纷找 到评审机构展开“公关”。赵健杰告诉记者,某期刊曾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二版的“核心”,第三版却落选了 ,为重新进入,该期刊曾花20万元进行公关,最终还是没有成功。一核心期刊主编坦言,能否进入核心期刊序列,事关帽子 和饭碗,一旦上榜,则等于捧到一个金饭碗,而如果被“除名”,则既无法向主管单位交差,也会失去财源。

  破除核心期刊神话

  核心期刊为何会从一种“学术参考工具”变异成极具刚性的“学术评价标准”,使本不具有或并非主要功能的评价作 用被无限放大,并几乎成为“敛财”的代名词呢?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晔认为,核心期刊的异化,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科研管理办法不规范,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管理工作在人才评价问题上的简单化和粗放化。

  李晓晔介绍,我国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的评价依据,经历了一个主要依靠专家评审到主要依靠核心期刊评价的过程。 随着科研队伍扩大、文献数量剧增,专家评审制显现出工作量大成本高、易受专家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准影响的弊病,不易纳入 常规管理。这种情况下,核心期刊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相对客观可信,对于有关职能部门来说,不用组织专家评审,依据是 否位列核心期刊表就可轻而易举地判断论文优劣,这种评价体系下,评价成本几乎为零,又避免了任何评比中都不可避免的认 识差异和人事纠葛,核心期刊便自然成为职能部门进行学术评价的一个主要参照。

  “只顾数量不看质量,只顾刊物不看人”的核心期刊崇拜症正恶化着当前的学术环境,也成为学术评价体系改革不容 回避的一个现实难题,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已成为学界共识。不少学者提出,学术评价机制的 完善,应着眼于尊重学术自身的运行规律,尊重学术自身的特点。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牛大勇教授指出,“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不可能是他的全部研究成果,关键 是看其学术代表作,要摈弃以量取胜的做法。加强同行评价,重视‘小同行’专家的评价,隔行如隔山,许多学术成果只有同 行才有评价资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总编辑赵健杰也建议:“考察研究生,可改为对其学术观点表达的评价,关键是看 其提出多少新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职称评定中,首先要进行科研成果鉴定,考察其本身的学术含金量,而不像一些高校里 ,仿佛一年一次论文竞赛,看谁发的论文多,看谁发的刊物分量重。”

  李晓晔告诉记者,近年来,科技部等一些部门已经在着手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但是由于评价标准涉及很多部门和单 位,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足以根除核心期刊异化的弊端,“建立包括人才、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期刊质量等在内的学术评价和 人才评价体系,代替目前核心期刊作为单一评价标准的做法,尽快取消目前各行各业在评定职称、获得学位、考核工作业绩时 要求必须发表论文的不科学、不合理政策,才能剥离核心期刊力不能及的评价功能,告别‘以刊评文’的惟核心期刊时代,彻 底消除核心期刊异化现象,最终实现我国学术生态的正常化。”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法制与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