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泡沫下的公共政策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16:43  观察与思考

  及时给过热的房贷降温,对于减少楼市泡沫、资产泡沫,促使其回归理性发展轨道,以及降低金融风险,确保经济稳 定等等来说,都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张敏杰

  前几年,我国房价一路狂涨,让中低收入家庭买房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老百姓怨声到处可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 大政指导下,政府力促扩大内需,接连出台不少优惠措施,减轻老百姓购房税费负担,更拉近了他们实现买房梦想的距离,看 到了圆买房梦的希望。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房价应声下跌、市场销售一片惨淡谁料;一部分持 币者,则期待着房价继续下跌到合理价位时入市购房。然而,没等房价调整到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水平,去年底以来,国内房地 产市场出现强势复苏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各地房价纷纷传出疯涨的信息。不仅京沪杭的楼盘每平方米成百上千元、甚至几千 元地上涨,连一些二线三线城市也在大幅飙升。

  楼市由跌变涨,固然反映了供需关系变化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也是公共政策干预的结果,所谓“房地产的复苏取决于 政策”的观点可谓击中了房地产兴衰的最大真相。

  确实,在历经前几年对房地产的调控,中国房地产即将回归理性和进行自发调整的前夜,金融危机的到来成了房地产 复兴的最后一根稻草。金融危机之根虽然在美国,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其灾难性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 的。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中国政府推出了以“4万亿”为主导的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对拉动投资需求、扩内需、 保增长发挥了超出预期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打掉通货紧缩预期,提振经济复苏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保增长的 压力下,许多地方政府放弃了多年对房地产调控的努力,拯救楼市的措施接二连三出台,相关部门和地区的护盘办法一个接一 个,如首付比例降低、自有资金要求减低、交易限制放松、二套房限制解套、外资进入解禁、购房赠户口指标等等,接连出手 。而在此轮房价上涨中,银行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一些地方的银行房贷门槛一再放宽,房地产成了本轮中国经济中最大的 赢家。

  房地产业的复苏是与银行信贷分不开的。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延续此前的强劲 势头,再创下1.53万亿元的巨量。至此,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增银行贷款为7.37万亿元,为去年同期的2.3倍,并超 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那么,这天量的贷款是否都用于实体经济?是否能对“保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宏观调控的意图?据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分析,在近7.4万亿的贷款中,其中大 约12%为住房抵押贷款或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虽然大部分的新增贷款似乎流向了实体经济,但给中小企业的贷款仍不多 ,一部分信贷资金以各种方式进入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并成为了制造楼市泡沫与股市泡沫的推手。这些已经出现或潜在的 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可能会对金融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将埋下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

  把全球经济拖入“泥潭”的美国金融危机,源头就是由房地产引发的次贷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衰退发生 时,美国成立了房利美、房地美、吉利美三大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机构,政府大力鼓励私人拥有住房,为私人购买住房提供大 量财政补贴,所有银行一直都在鼓励消费者借钱生活,送上各种贷款催促他们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这样,人们不但疯狂地 将自己的储蓄取出来,投向股票市场,投向房地产市场,大把大把地花根本不可能挣到手的“明天的钱”,过着超出自己实际 收入可以负担的生活。明明是“次级”,却大肆借钱买房子,这种“美式生活”早已超出了安全线。2006年,美国人收入 的90%用于消费,13%用于偿付贷款,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借款才能维持生活。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有不少美国人宣布 个人破产,直接原因就是他们偿还不了信用卡的借款和高利息。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可以赚到“明天的钱”的能力,但却敢 于花虚拟的“明天的钱”。正如美国学者指出:“把借债人的还债能力押在了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前提下,就注定了要引发 危机,‘崩盘’只是时间问题。”其后果是不仅重创美国金融业,更导致全球经济至今复苏无期。

  前车之鉴不远,我们岂能重蹈覆辙?所以,及时给过热的房贷降温,对于减少楼市泡沫、资产泡沫,促使其回归理性 发展轨道,以及降低金融风险,确保经济稳定等等来说,都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国务院温家宝总理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当 前国际国内经济向好,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们正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要把思想统一到 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