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辽宁:重生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17:31  中国改革杂志

  采写/《中国改革》记者杜娟

  曾经丢失的活力与生机再一次洋溢在这片黑土地上。

  今年6月初,中国美国商会组织了47家美国企业来中国考察,寻找投资机会。辽宁成为他们的首选。而由于报名太 过踊跃,商会还被迫限制了参加考察的会员人数,这在商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09年开始以来,辽宁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的点击访问者中,有20%来自美国,20%来自北京。

  引来国内外相关人士广泛关注的,是辽宁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辽宁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尽管国际金 融危机仍未见底,但辽宁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上半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97亿元,增长48.9% 。全省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998亿元,增幅达100%。

  “东北振兴”与“辽宁沿海经济带”无疑是激发辽宁变化的关键词。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天之骄子的辉煌历程”,在沈阳市铁西区规划展览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那个火热的气氛。

  在国家“一五”和“二五”时期,新中国将1/6的财力倾注在铁西区。这块全球工厂密度最大、容积率最高的土地 上除了不生产舰船、不总装飞机以外,装备制造业所涉品种几乎无所不包。作为中国计划经济工业集成化的典范,铁西区是辽 宁乃至东北工业的缩影。矿产资源、工业基础、交通运输、区域位置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奠定了早期辽宁发展的重要基础。根 据辽宁省公布的数据,到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为102亿元,占全国的14%,居全国第二位。重工业产值为72. 4亿元,占全国的22.7%,这一数字,在其他省份中无出其右者。而当时钢铁等产量更是占据着全中国的半壁江山。

  进入20世纪最后十个年头,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型、得开放者占主动、得转 轨者弄潮头的阶段,东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下,在转型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挫折。因此,出现了大批 国有企业倒闭、大量职工下岗的现象。当时,这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共同出现的问题,被学界称为“东北现象 ”。

  据统计,到2001年,铁西区4/5的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90%,负债总 额达300亿元。30多万国企职工中,有10多万人下岗。

  工业是辽宁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命脉,2002年,辽宁的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在全国的位次均降至第7位。

  如果说,市场化冲击是造成辽宁经济走向衰落的外部原因,而内在的原因,体制问题、经济结构同样成为其致命弱点 。

  仅以沈阳铁西区为例,有关调研报告这样写道: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1978年-1991年,铁西的所有制结构单 一,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结构是“工一色”:工业经济占全区经济的90%以上;所有制结构是“公一色”:国有企业和集体 企业占99%。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从5亿元增加到14亿元。企业承担各项社会职能,社保体系没有 建立。

  铁西曾希望靠引进外部资金来改变企业的困境,但从1986年到2002年,虽获得350亿元财政拨款和贷款, 却仍因为污染、企业倒闭、停工等问题不能如愿。

  只就生产线改造生产线,就生产车间改造生产车间,已不能从根本上改造老工业基地。必须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 角度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改造,不改革则没有出路。

  “振兴东北”与机体“再造”

  2009年5月18日,在电视直播和纸媒记者的共同见证下,位于铁西区的沈阳重型机械公司开始了其浩大的搬迁 工程。沈重将到沈阳经济开发区开始新的生活;而这个老厂区,将变身为一个3万平方米的城市休闲广场,几间老厂房和“中 国第一炉”将被铁西工业博物馆就地保留,为曾经的工业文化留下记忆。

  这已不是铁西区第一次这样告别过去了。

  2002年6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铁西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二为一;一年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 略机遇下,加快推进“东搬西建”、“退二进三”。至今除东北制药、沈阳化工、炼焦煤气等少数企业尚未搬迁外,已有23 9家企业搬离铁西。这些工厂腾出来的土地,已经变成了熙攘热闹的居民住宅区和以物流、汽车、金融、文化为代表的第三产 业区。

  腾笼换鸟,让老国企利用厂区土地变现的资金,解决企业多年来拖欠职工的各种内债以及部分银行债务,已成为东北 地区的普遍做法。土地变现的资金量也着实不可小觑,仅铁西区通过搬迁区内的239户企业,就获得了近200亿元的土地 极差收入。

  振兴东北是一个深刻的改革过程,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彻底改革,国企改革重要的不在减员,而在于转换思维。搬迁也 不是简单的位移,更是通过重新组合实现机体“再造”。

  沈鼓整合了沈阳水泵厂、沈阳气压机厂,组成沈鼓集团,实现了优势互补;沈阳机床走出辽宁,并购了德国希斯、重 组了云南机床,控股了昆明机床,成为我国最大的、最完备的机床生产基地。

  作为探索者和示范者,沈阳铁西区“新生”的故事在东北几乎所有的工业城市中不断上演,传统工业的气味正迅速从 这些城市的中心区消失。

  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李向平对东北产业结构和老工业基地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这样的巨变是辽宁内生发展力量与 国家振兴东北战略合力的结果,缺失其中任一个,变化都不会来得如此快。

  自2003年以来,国家抓住了重化工业发展的景气周期,开始实施振兴东北战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 优惠政策,又投入了近千亿元的资金,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投给了社保。作为“老大哥”的辽宁,早在2001年便成为全国首 个完善社会保障试点改革的省份。辽宁改革试点最大的突破是:做实个人账户基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 险并轨。到2008年,辽宁社保基金年收支规模已达1270多亿元,近5年来年均增长超过20%,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 5种社会保险受益者达3530.7万人次。同时辽宁棚户区改造还获得了国家2.2亿元的拨款。到2006年底,沈阳市 三环范围内国有土地上的棚户区、平房区、旧城区改造工作全面完成。

  这为辽宁营造了一个有利于调整与改造的外围环境,从而帮助其建立一种新的机制。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看来,东北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如经济体制的转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 的转变、城市化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区域统一市场的建设、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等。因此,东北问 题的解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指望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但至少东北人已经感受到了变化。

  “现在的沈阳,已经变成了一个宜居城市。再也看不到以前工厂烟囱排出的滚滚浓烟,街道和生活、商业区的规划也 很有了城市的味道。”在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张雷看来,沈阳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发展工业,转移到城市的综合发展方面。

  这其中的意义不仅有辽宁逐渐赶上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更重要的是,东北人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并加深的失落、 抱怨和沮丧的心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新资本:2920公里海岸线

  辽宁被称为“老大哥”,除了工业的底子与厚重外,其实还有更大的资本,只是这一财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竟被忽视 了,那就是辽宁沿海六市拥有的2920公里的海岸线。

  上世纪80年代,辽宁的GDP曾是山东的两倍,而现在的情况却是相反。隔海相望的两个省,辽宁虽然有着远胜于 山东的腹地纵深度,但却远没有山东对于海洋的热情。据说,那时政府部门开会研究经济问题,“不是钢铁,就是建材”。2 008年,辽宁省做过一项统计,六市可供综合开发的沿海土地总计2000多平方公里,大部分处于抛荒状态。

  今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包括大连、丹东 、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

  辽宁省省长陈政高说,开发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不仅为辽宁对外开放创造了新空间、新格局,也为辽宁的开放创造 了兴奋点和制高点。

  此次沿海经济带战略与当年的辽东半岛开发,最大的不同是放在了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下。“国家先定了东北振兴,后 有沿海经济带,后者促进带动前者,为前者服务。”这在辽宁已是共识。

  以“沿海开放带动内陆”,辽宁是个后来者,但却积极而虚心。

  鞍钢距离营口港只有一小时车程,但还要向海洋再靠近。他们投资几百亿元,建了鲅鱼圈厂区。有人曾算过一笔账: 从铁矿石进港到成品出港,一来一回,鲅鱼圈厂区每吨中厚板成本比鞍山厂区减少100元。照此计算,鞍钢每年可节省13 亿元。

  8月26日,辽中保税物流中心海关“卡口”正式启用,这让沈阳从此告别内陆城市的历史,成为“海港城市”。

  “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地区经济必须从内陆经济走向海洋经济,《规划》将使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东北经济发展最重 要的核心区域,对东北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起到重要作用。”专家分析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沿海与腹地互动除 了推进对外贸易外,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跨地区整合要素构建产业链,加快推进东北产业集聚过程。

  “鞍山正在由钢铁生产大市转变为钢铁制造大市,同时还将以腾达大道和沈西工业走廊通海大道为骨架,东接沈西工 业走廊,南连辽宁沿海‘五点一线’”,鞍山市委副书记李宇光对《中国改革》表达的是融入大辽宁的主动。

  辽河入海口处,盘锦港新码头填海工程已开工。利用营口港的资源优势,扩大盘锦老港区的吞吐量。营口、盘锦签约 共同开发建设盘锦新港区。而在此之前,作为辽宁港口整合大局中的先行者,锦州、大连两港已经实现了示范性的合作。

  丹东将自己和东北东部13个城市“捆绑”在一起,做东北东部地区走向世界的大通道。而像丹东一样,7个沿海重 点发展区域视自己的港口为东北三省的港口,以沈阳经济区、辽西沿海经济区为“桥梁”,向东北地区等腹地延伸。

  面对规模巨大、崭新的事业,辽宁沿海经济带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规划》指出的较为严峻的挑战:整体发展缺乏统 一协调,尚未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产业集聚度不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等 等。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在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今天,谁在资源结合上想得明白、悟得透彻、做得科学,谁就能在发展中 占据更多主动。至少从目前看,这几年的辽宁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示范。

  沈阳VS大连:走向竞合在辽宁省的增值地图里,沈阳和大连无疑是最具效力的,以至于“谁是辽宁振兴的中心”之 类的问题总会引发一阵口水战。

  仔细想来,沈阳和大连有着太多的不一样,产业基础、市场特性、发展方向、地域文化、城市气质等都大相径庭。

  但相同的却是它们对于辽宁的重量。

  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曾对沈阳和大连的“中心”之争解释道,沈阳是辽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连是国际航运 中心,这已经写入了国家第11号文件,所以实际上沈阳和大连都是“中心”。但中心的含义不一样,作用和地位也有差异, 关键是中心要根据各自的优势互补。

  “沈阳的变化是从2001年开始的”,张雷认为。正是从这年开始,沈阳接连提出“项目年”、“环境年”、“工 业年”等概念。沈阳的城市定位逐渐清晰:以工业立市,建立东北的金融、贸易中心,政治文化中心。

  沈阳的官员们希望,以工业救沈阳,以极心吸引力带动发展。

  “装备制造是沈阳的传统优势,而在今年4万亿政策的刺激下,更有新的增长”,可以佐证张雷的话的是数据:一季 度,辽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9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沈阳市委书记曾维提出,要努力打造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加快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城市定位基本明确的情况下,沈阳意识到了联合作战、区域共进的力量。

  2003年7月前后,由沈阳牵头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构思浮出水面,并迅速得到相关各方呼应。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 区,是以特大城市沈阳为中心,以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和铁岭6市为支撑的重点区域,区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 44%和51%,2008年GDP8450亿元,占全省总量67%。

  这样庞大的工业重地,尤其是将沿海城市经济联合体中实力仅次于大连的营口市划入“势力范围”,使其向周围的辐 射力可以远扩到日本、韩国、蒙古与俄罗斯。“大沈阳”一体化后,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支柱产业,其发展空 间和带动作用相当强大。

  几乎与沈阳确立“工业立市”定位同期,大连则摆出了“争资金不如争项目,争项目不如争布局,争布局不如争定位 ”的思路。对国家和辽宁极为看重的“东北亚最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大连表示出求之不得的热忱。此时的大连,将以港口 建设为基础,带动相关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大连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更被形容为整个沿海经济带的“核心”。“ 一旦辽宁沿海经济带六点一线被激活,东三省腹地经济真正开始启动,作为东北核心城市的大连,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就会越 发突出。”专家认为。

  虽然无限向往,但对这两座城市而言,要实现宏大的目标,不得不直面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曾坦承,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目标。首先大连必须提升自身在经济总量 、产业级次、城市功能等方面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另一个必须要改变的是观念。拥有漂亮的指标,条件得天独厚的大连人习惯地认为省里人“太土”,观念落后;而省 里则认为大连“太傲”,不把省里放在眼里。一度,曾有“大连省、沈阳市、辽宁区”的笑言。

  然而竞争者就在身边。本来名不见经传的营口港在得到强大腹地支撑,加上自身励精图治后于2008年一举超越大 连港,跃居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第七大港,2009年货物吞吐量预计接近2亿吨(与大连港目标基本持平)。有学者甚至预言 ,照此趋势,10到15年内,营口港将“吃掉”大连港。

  而沈阳经济区规划中,体制壁垒和行政分割似乎还是顽疾,同时沈阳还缺乏向周边城市和经济区内扩散产业的能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辽中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和布局缺乏统筹规划,区域合作的 市场机制尚不完备,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

  资金的缺乏和土地资源的枯竭,则是沈阳和大连共同的困窘。较早开发的大连,在土地经营方面取得了比沈阳多数十 倍的收益,现在也只能靠盘活与积压寻找新的土地,沈阳则通过浑河两岸和南北“金廊”开发新城。

  在以已之力难以撬动杠杆之时,肩负东北振兴重任的两个城市,也必须走一体化对抗一体化的路径。

  7月20日、21日,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不久,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率大连党政考察团先后赴 沈阳、铁岭、本溪考察,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腹地之旅。

  据悉,考察团所到之处尽受欢迎。此次腹地之旅让许多二线、三线城市颇为感动,而夏书记朴实谦虚的话语和考察团 的敬业精神也显示了大连的“兄弟情谊”和“博大胸襟”。

  在通往区域合作化的道路上,沈阳和大连之间需要竞争式合作,而且必须放置于东北亚区域中来设计,构造一个国际 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体系。否则,整个东北振兴的希望也将落空。-

  |资料链接|

  近5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03年6002.5

  2004年6830

  2005年8005

  2006年9257.05

  2007年11022

  2008年13461

  沈阳、大连2008年主要经济数据

  沈阳

  GDP3860亿元人均GDP54106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9亿元

  大连

  GDP3858.2亿元人均GDP63198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9.1亿元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中国改革杂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