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副教授称广州各个部门也应公布财政预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8日08:55  南方日报

  最近,广州市财政局依照“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李德涛的申请,将市级部门预算公开挂到政府的网站上

  这是继去年深圳市依公民申请,向公民个人公开市级部门预算,成为中国第一个向公民开放预算报告的城市之后,又一个尝试“吃螃蟹的人”。

  然而在公众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不少人也开始质疑预算报告的公开程度不够、预算编制不够公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光环看上去似乎既非常“耀眼”,又有些“刺眼”。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教授牛美丽称,广州已经迈开了预算报告公开的第一步。接下来更为关键的是,各个部门也要公开各自更为详尽的财政预算报告文本。如此,才能更进一步推动预算改革。

  南方日报记者周志坤

  相关部门回应两大疑问

  项目:9间机关幼儿园财政年补贴6000万元

  回应:这个问题是以前提过的老问题,将会有说明

  项目:落实中央五个文件花了1520万元

  回应:这笔钱主要用于优抚对象,例如,今年国庆节前,广州市走访慰问烈属和残疾军人等6723人,发放慰问金(品)共计316万元。

  第一步

  账本要怎样睇

  香港旅游局在预算报告中就明确地说,该局一年需接10多万个电话,需要多少人来从事这份工作,需要花多少钱  

  账本要怎样才能看明白呢?

  牛美丽表示,预算报告是一种较为专业的文本,公众要真正了解预算报告,首先要用心去了解专业术语。这些术语不弄清楚,就难于读懂账本。比如说,什么叫“统发人员”、“非统发人员”、“财政核拨”、“一般预算”、“财政核补”等等。

  那么,一个市民,要怎样了解自己享受了政府提供哪些公共品,例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呢?这就要求,不仅市民要提高个人的财务素质,政府也要对预算报告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发起人、深圳君亮投资公司CEO吴君亮表示,目前中国的各级政府预算缺乏对基本职责的陈述,因此难于让公民更具体地了解其工作。他认为,对基本职责的陈述是一次庄严的述职和承诺,也是核准预算和审计绩效的依据。

  “香港旅游局在预算报告中就明确地说,该局一年需接10多万个电话,倘若每个雇员一天平均接40个电话,需要多少人来从事这份工作,需要花多少钱,如此等等。”吴君亮说。

  牛美丽认为,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社会变化比较大,要想在编制预算时把这一切都写得很清楚,很难。但是,在经常性项目支出中,可以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下一步

  各部门都要公开“账本”

  更为详细的财政预算报告在他们手里,需要他们来公开  

  “落实中央五个文件竟然要1520万元!”又有人在广州市民政局的财政预算报告里发现了一个疑似很“雷人”的经常性项目支出。

  而之前也有人看出来,广州公交系统一年得到的财政补贴资金才7000万,而9间机关幼儿园财政年补贴竟然就有6000万之巨。

  这个“账本”真的那么“雷人”吗?针对机关幼儿园补贴问题,昨日广州市财政局长张杰明在回复记者询问时表示,提的问题是以前提过的老问题,将会有说明。

  那么,广州市民政局“落实中央五个文件经费1520万”是怎么回事?昨日,该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笔钱主要用于优抚对象,每一笔钱去向都很清楚,公众不必误解。

  据了解,2007年“八一”前夕,中央出台了落实优抚对象和军队退役人员待遇的五个文件,这五个文件政策措施涉及到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给予部分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生活补助、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及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再就业、住房、社会保险接续等方面。

  例如,今年国庆节前,广州市走访慰问烈属和残疾军人等6723人,发放慰问金(品)共计316万元。

  “财政部门能够如此公开预算报告已十分不易。”牛美丽认为,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财政部门,而在其他各个公共部门。预算报告公开,不仅是财政局的责任,也是各个相关政府单位的责任。每一个部门,只要不是保密单位,都应该有向公众公开本部门公共预算报告的义务。更为详细的财政预算报告在他们手里,需要他们来公开。

  “不仅一级预算部门要公开,二级预算部门也要公开。比如说,2009年度,广州市协和小学支出预算总计880多万,那么这笔钱要怎么用?给多少人发工资,发多少?又要把多少钱用到学生身上?这些都应该详细地说明。当然,目前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应该成为努力的方向。”牛美丽进一步举例说,在美国有的州,公立大学教授的工资条在网上都是能够查到的。

  再下一步

  预算过程也要公开

  有两种方式:做预算报告时举行预算听证;预算报告进入人大讨论时,也要公开。 

  牛美丽认为,公共财政预算的过程最终也要向公众公开。这个过程也要求政府细化预算。只有让人看懂了预算,民意才能得到充分和正确表达,预算审查才有目的性和实效性。不能只有笼统的大项,至于具体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都没有细致的说明,代表们往往无从提起,无从了解,更无法进行有效的审议和讨论。

  “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政府部门在做预算报告的时候,要举行预算听证,吸纳公民意见;其二,预算报告进入人大讨论的时候,也要公开。”

  据了解,参与式预算(ParticipatoryBudgeting)是一种创新性的政策制定过程,公民能够直接参与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政策制定。在地方治理的过程中,通过各种论坛、大会等平台,辖区居民有机会参与分配资源、确定各种社会政策的优先性以及监督公共支出。

  参与式预算最早是在巴西的几个城市开始试验的,随后扩展到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和阿根廷等国。在我国,从2005年7月开始到2007年4月,在浙江温岭市新河镇进行了一个连续三年的公共预算改革———参与式预算试验。2007年,无锡和哈尔滨等城市也在区、街道进行参与式预算试点,收到较好效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公开 预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