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常红 高星) 29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两高报告。丛斌委员指出,在法律制度的设定上应尽量慎重设定豁免执行财产的范围,一旦把豁免执行财产的范围扩大了以后,这里就成了一个逃债的“避风港”,会给执行工作造成很大障碍。
在谈到拒执罪的落实问题时,丛斌委员指出,刑法上有一个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定和判决罪简称为拒执罪。虽然执行难,但是我们在拒执罪的认定上却寥寥无几,不管什么原因,最后的结果是债务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但是又追究了多少人这方面的刑事责任呢?因此,他建议把拒执罪作为自诉案件对待,由债权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这就减少了拒执罪的侦查环节和诉讼环节,可以直接由人民法院受理这样的刑事案件。在法律制度上增加了对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定和判决的人的打击力度,对执行工作会有促进作用。
丛斌委员还谈到了关于刑事附带民事的案件,他建议这类案件中对于犯罪情节不严重、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普通刑事犯罪,能否把积极履行财产义务作为法定的从轻情节,不要定为酌定的从轻情节。如果作为酌定从轻情节,各个法院掌握的尺度会不一样。所以在这个制度设计上能否变成法定的从轻情节,这样对一些案件的执行会提供一个法律保障。
丛斌委员还建议执行工作要考虑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要提倡当地政府和党委积极支持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这样法院在开展执行工作的时候就比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