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学森同志,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老走时一家人都在身边
昨天下午2时30分,记者赶到航天桥附近的钱老居住的小区,钱老所住的三层红砖楼前,已有媒体赶来采访。钱老所住的单元门前有武警值守,防盗门紧闭,不允许任何人上楼探访。随着时间的推移,赶来采访的媒体已有十多家,一有车辆驶来,媒体记者就围上前,捕捉每一个细节。
下午4时,两位花店的工作人员准备乘车离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钱老家人委托他们准备布置灵堂的花木,要求以绿植和百合为主,务必于晚上8时前送来。总装备部的工作人员简要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钱老的夫人蒋英正在家中,大家都在忙于布置灵堂,计划昨晚布置完毕。下午5时,总装备部送来两个花篮。
昨天下午3点多,记者拨通了钱学森儿子钱永刚的电话,他从前晚开始一直和家人一起,在医院陪护父亲。“基本上一宿没合眼,稍微眯了会儿。”钱永刚说。另据媒体报道,昨天钱永刚的手机一直处于繁忙之中,不停地有亲友来表示哀悼。他接电话的声音低低的,带着忧伤。他表示,父亲走的时候很安详,一家人都在身边。
钱永刚是钱老长子,去年底,他来杭参观了“钱氏科技精英系列展——钱学森院士”图片展,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父亲最近一次来故乡,我记得是上世纪60年代了。”钱永刚觉得这多少让家乡人有些遗憾,“父亲的心怀很宽广,他心中装的是中国,而不仅仅是故乡杭州。”
钱学森生于杭州,3岁时随家人离开故乡,后来也曾多次回杭,“故乡情怀是永在心底的”。
钱家连夜设灵堂,今起接受公众吊唁
钱永刚昨还透露称,钱学森家里将连夜布置灵堂,今天开始接受公众吊唁。他还介绍,家人都沉浸在悲伤中,并在忙钱老的后事,目前还没有通知外地、海外的亲友,因为父亲的身份,所以一切后事,要等中央的统一安排。
中国之声的报道称,在获知钱学森逝世的消息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给钱老送来了花篮表达哀悼,花篮已经搬到钱学森先生家中。
另外,有些钱学森的老部下、老邻居在听到噩耗以后,陆续到钱家表达哀思。有位老人说,钱学森是对工作非常认真的一个人,非常严谨,不允许部下有任何的粗心和差错;但是他又是一个特别温和的人,从来不发火。在生活方面,钱学森非常朴素。有部下回忆说,钱老从来没有穿过礼服,都是穿和普通人一样的衣着,而钱老的下一代也继承了他这样的作风。
本报综合
他的生平
从美国空军上校到中国导弹之父
早期生活和教育
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14年,因父亲赴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钱学森离开杭州到北京。
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上海交大)。
1935年8月,钱学森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赴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193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同年秋,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冯·卡门。
留美生涯
1943年,钱学森和其他两名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的成员以喷气推进实验室之名起草出一份文件,建议军方开发导弹,以回应德国的V2火箭。二战后,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并被授予上校军衔。他和冯·卡门被军队派到德国考察战时空气动力学研究。
1947年,钱学森与著名的声乐家蒋英结婚,她是蒋百里和其日本妻子的女儿。蒋百里是蒋介石的高级军事专家。
50年代,钱学森申请成为美国公民,此后不久,他就被控告是一名共产党员。钱学森成为中美之间五年秘密外交和谈判的课题。在这段时间内,他实际是被软禁在家里。
回到中国
1955年,中方以释放朝鲜战争中的美国战俘为条件,才使得钱学森可以带着他的夫人和两个孩子回到中国。他一到达,马上就投入了中国导弹计划的研究工作。
1956年,钱学森牵头建立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1958年,钱学森完成了东风导弹计划,并且在1964年试射成功,这比中国第一次成功的原子弹测试要早。
1958年,钱学森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钱学森被加州理工学院授予“杰出校友奖”。
1991年,钱学森退休,此后在北京过着低调的生活。
晚年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钱学森呼吁对中医、气功和“特殊人体机能”等进行科学研究。有人认为他并没有研究过气功,只是说过人们应该考虑以科学的方式广泛推广与练习气功。
2008年,钱学森被授予《航空周刊与太空技术》年度人物。这个奖项并不是一种荣誉,而是对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对航空事业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的一种评价。
2008年,凤凰卫视举办中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将钱学森评为“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大奖”。
今年9月10日,在中宣部、中组部、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钱学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本报综合
他的成就
一生致力中国航天事业
钱老有8大科学成就
据新华社电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领导研制“两弹一星”。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的学术著作,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 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
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品德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钱老曾力辞“航天之父”
据新华社电 和卓著的科学成就及贡献同样为人们所铭记的,是钱老淡泊名利的情怀。
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金,共计1.15万元。在一次亲自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出,用于给力学系的学生买学习用具。
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钱老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身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据他的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回忆,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他代写委托书,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在将奖金捐出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钱老“不爱钱”,也不爱所谓的“名誉”“地位”和“待遇”——当年他毅然决然挥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等职,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名扬四海后,他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钱老这一辈子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涂元季说,比如他认为车是公家配给他工作用的,所以其他人谁也不能坐,包括他的爱人蒋英。
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钱学森在多个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91年,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
“曾经有人写信称他是中国的‘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他立即回信说,这么称呼他是不对的,不科学的。”涂元季说,“钱老回信说,导弹航天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不是一两个人能搞成功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而他只是党领导下的这个集体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钱老这么说着,也这么做着。
陪伴了他26年的涂元季说:“钱老走得很平静。如果说还有什么未了心愿的话,那就是他在书信中表达的对祖国未来的设想,比如2049年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是什么样子。”
涂元季说,钱老晚年不提过去的事情,不写回忆录,“他常说我没有工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