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4日题:特写:赤子赤身回国打天下--友人忆钱学森
新华社记者潘旭、肖春飞
在上海交通大学浩然科技楼下,一块块黑白的展板诉说着钱学森的故事。
4日午后,钱学森生前的好友、学生等数十人来到上海交大这块他曾求学的土地,追忆他生前的点滴。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考取清华大学赴美留学公费生。1936年,钱学森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95岁高龄的原上海交大校长、航空航天专家范绪箕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了同钱学森4年的同宿生活。
范绪箕对当时钱学森求学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范绪箕告诉记者,钱学森在获得博士学位前就已经发表了多篇航空航天领域的论文。“这两篇论文在现在看来都是经典。”钱学森在读博士期间就和导师冯·卡门(Von Karman)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学森公式,“他突破了飞机飞行时的声障和热障的瓶颈,提高了飞机运行速度。”
在获得航空、数学双博士学位后,钱学森留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1947年,钱学森以教授的身份被麻省理工学院又请了回去。
“难以想象,从毕业到成为教授,他只用了7年时间。”范绪箕说。
此时,钱学森在美国科学界已经享有很高的盛誉。二战结束德国投降后,美国的军方派冯·卡门到德国去接收德国在二战时使用的航空和导弹技术。“冯·卡门当时就带了钱学森去。”范绪箕说。
1950年,钱学森就有了回国的想法,但由于钱学森当时在美国掌握了大量的导弹和火箭技术,使得他回国变得格外困难。不仅如此,钱学森被迫中断导弹和航天领域的研究,转向工程控制论的研究,但这次被迫转向却造就了又一次辉煌。
“他当时另起炉灶,既然说他有导弹的资料,他就不搞导弹了,搞控制论。” 范绪箕说。此前,美国接收德国导弹资料中含金量最高的是V2导弹,由于控制的问题,德国向英国伦敦发射的V2导弹并没有如愿打击到伦敦市中心。
“导弹控制很关键,但钱学森以前没研究过,完全是另一条路,但他就这么搞了几年,结果回国后他就写了《工程控制论》。”范绪箕说。
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外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回国。范绪箕回忆说,当时一经美国同意,钱学森马上动身,什么材料都没带,昂首回国。
“他刚回国到北京时我去接他,看见他的行李很少,除了随身行李外没有东西。他是昂首回国的,什么资料都不带也照样能在中国发展。”范绪箕说。
回国以后,钱学森在各地开课开班,原上海交大党委书记何友声是他当年讲学班的学生。他回忆起某次钱学森讲完课大家提问的场景,“当时同学们问起钱学森为何回国后的成果发表的不如在美国时多,钱学森说,我一个人本事再大一年就1、2篇论文,现在我有机会能培养几百个人,你们加在一起贡献当然更大。”何友声说。
这样的回答让何友声等人非常惊讶。如果在美国只是从事研究工作的话,那在中国,钱学森不仅继续致力于航空航天、导弹、火箭等领域的研究,更将毕生的研究成果倾囊相授,报效祖国和人民。
“我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在思考,偶尔抽个半天时间听听音乐,拍拍照片。”范绪箕说。
范绪箕告诉记者,钱学森喜欢自己印照片,可以把这张底片上的云印到另一张照片,几乎想印什么就印什么。
追思会后的傍晚,太阳下山,上海的秋意正浓,天边的云在晚霞的映衬下依然光影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