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小晶
因家属称医生忙着“偷菜”致使患儿死亡,江苏、南京两级卫生部门派出了调查组,10日,调查结论出来了:医院对患儿病情的凶险程度估计不足,当班医生已被停职,但其没“偷菜”。
结论出来了,按理说事情暂时可以划个句号了。可这结论能让人信服吗?患儿家属怒了:他们竟然没有接受过调查组的任何查证问询,看到电视后才知道有调查这回事。
连当事人都没见面就能得出结论,真是服了这调查组的超能力。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医院的监控完整地纪录下了医生活动的全过程,有没有偷过菜,那是一目了然,不需要其他的佐证。可如果这样,为何不公布相关录像呢?
近年来,许多公共事件中都能见到调查组的身影。调查组的职责,自然是还原事件真相,给公众一个交待,可得出的结论往往饱受质疑,最后不得不由更高层来个二次调查,才算有了最终结果。其中原因在于,第一支调查组的成员,往往是主管部门委派,出事部门派人,公众直指为“老爸调查儿子”。
这倒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主管部门与被管理单位咋成了一家人了?本来一个是行业管理者,拿国家(或者说是老百姓)发的工资,代表国家(或者说是老百姓)行使职权;一个是面向公众的经营单位,靠服务公众吃饭,两家坐不到一个板凳上。既然如此,被管理的单位与老百姓闹出点矛盾,主管部门秉公而断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何公众现在还嚷着要找第三方呢?
关键词可能有两个:政绩、利益。被管单位出了事,主管部门就怕让人觉得自己没管好,脸上没了光,万一上级部门怪罪下来,影响前途,于是就忙着替被管单位揩屁股。至于利益,那么多腐败案子就不说了,部门增收靠谁?是靠老百姓还是被管单位那是很明确的事——就算衙门水清得很,作为个人来说,也有需要被管理单位帮忙的时候吧,看病得找医院,孩子上学要找校长,平时的关系摆在这里,关键时候总得留点余地,照顾一把。
于是,很多调查组人还没到事发地,口径已经出来了。深刻领会了上头意图的调查组,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也不言自明。
医生有没有“偷菜”,很难查证,但如果调查组连必要的程序、方式都省略了,就匆忙作出“绝无此事”的结论,这样的调查组倒是应该好好被调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