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首都各界迎接海地遇难中国维和人员灵柩回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9日23:3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19日电 题:维和英雄,我们接你回家!——首都各界群众迎接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灵柩回国

  记者 卫敏丽

  19日上午,天阴沉沉的。在通往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的上庄东街路口,早早地就聚集了很多人,他们是自发前来迎接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灵柩的首都各界群众。

  “听说,8位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维和警察灵柩今天上午要过来,就想来送送他们。”61岁的董桂云一大早就从百万庄辗转来到八宝山。为了显得更庄重一些,她特意换下了女儿给她新买的漂亮衣服,精心挑选了一件黑色大衣,送完孙子上幼儿园后,就急匆匆地赶来了。

  对于8位遇难者的名字,董大妈能很快地脱口而出。她告诉记者,这几天来,她一直留心着这方面的报道,8个人的名字和事迹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虽然地震发生在遥远的海地,但我相信全世界人民是一样的心情。以前看汶川大地震的电视节目,我总是感动得流眼泪,现在看海地地震的报道,也是忍不住掉眼泪。”说起这些,董大妈的眼圈红了,“郭宝山与我年龄差不多,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工作,本该歇歇了,可……还有和志虹,那么年轻,那么漂亮,事业才刚开始……真的令人痛惜。”

  出租车司机马长和一早出车,通过广播知道英雄们的灵柩上午要到八宝山。他拉完手头的活儿后,立刻调转车头直奔八宝山。为了表达悼念之情,他还特意托人写了“英雄们回家了!”的条幅。

  “听到他们在海地遇难的消息,我特别难受,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维和,他们吃着饼干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很不容易。今天过来,就是想给他们送送行。”马师傅说。

  作为一名老兵,78岁的翟先生对和平有着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们想想,他们远赴海地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他们的死重于泰山。”翟先生激动地对记者说。

  在鲁谷社区工作的索小燕和她的同事们,一大早就站在殡仪馆门前的路上。他们胸前佩戴着白色的小花,手捧着黄色的菊花,神情凝重。在他们旁边,站着两位四十多岁的大姐,她们手捧着英雄的遗像,朝着灵车将要驶来的方向,笔直地站立着。

  “过去,我们一直觉得和平是理所应当的,通过这件事,我们更了解维和事业,更感受到和平的分量。”“80后”的小索若有所思。

  中午12时许,载着八位遇难维和警察灵柩的车队缓缓驶来,记者在沿途看到,人们自觉地、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在长达四五百米的队伍中,大家凝重的目光一路追随着灵车,直到他们在视野中消失……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海地 维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