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现曹操墓:警察持枪24小时站岗守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1日14:49   央视《新闻调查》

  央视《新闻调查》2010年2月27日播出《发现曹操墓》,以下为节目实录

  2009年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曹操墓在安阳被发现,一个已经困扰了人们1800年的千古谜题终于在这个普通的冬天被破解。但是如此巨大的考古发现,带来的不仅仅是兴奋和欣喜、冷眼旁观的不信任,乃至质疑迅速成为新闻热点,曹操墓怎能如此轻易地就被发现?曹操墓的证据可靠吗?这到底是一场真正的考古发掘?还是一次带有旅游开发冲动的仓促上阵?一月下旬,我们来到曹操墓的发现地河南省安阳市西高穴村。

  解说:从安阳出城一路向北,大约30公里就是安丰乡的西高穴村。这片沉寂的农田,在这个冬日不甘寂寞地告知世人1800年前这里曾经的辉煌盛景,同时宣告,这里还是将这片土地变成一方权力中心的主人,曹操的墓地所在。乡间公路在这个冬天异常繁忙起来,西高穴村也每日在喧嚣中迎来许多外地来客。

  被宣告的曹操墓是在村外南侧的高台上,比村里其它地方都高出至少两三米,占地20亩左右,时值寒冬腊月考古工作已经暂停,为了使地下文物不受寒风侵扰,考古队对墓穴做了密封保护,墓穴的保卫工作已经由地方政府接管,警察持枪24小时站岗守护,没有专门证件不得随便进入。于是,慕名而来的各路游人,将西高穴村村头变成了一个热闹的聚会场所。

  记者:离这多远啊?

  村民:安阳县,四五十里吧。

  记者:四五十里地啊?你骑着自行车过来看?

  村民:对,骑自行车过来。

  记者:您是哪个单位的?

  游人:我是安阳钢铁集团艺术团的。

  记者:那你们来这儿?

  游人:我们做一台晚会,有关文字的晚会,昨天已经列到舞台上了,但是我们感觉还不够,尤其对曹操的反映不太好,所以说我们今天就过来看一下。

  解说:外地人来参观曹操墓,本村人也把这里当成了新的聚会广场。

  西高穴村村民:来这儿都见识见识外面的人,都来这儿来了解了解。

  记者:来看看新鲜,这么多天都看见什么新鲜了?

  西高穴村村民:最起码,知道你是北京人,这就是新鲜。

  解说:而有些精明的村民就不仅仅是看新鲜了,刘加琴在警戒线外面的空地上摆了个字画摊,书法内容与时俱进,都是与曹操有关的诗词。

  记者:我看这个落款写的都是魏武高陵留念,卖得怎么样?

  刘加琴(西高穴村村民):摆在这儿 有人能看懂,他就要,看不懂他就不要。

  记者:这一张多少钱?

  刘加琴:50(元)。

  记者:50(元)一张?就是因为这个曹操墓出来了以后,所以才写这个是吗?

  刘加琴:是是是。

  解说:这个小卖部就在大墓的对面,是村民杨随梅在元旦刚刚开张的,杨随梅特意在铁皮房子上写了“欢迎各界人士参观曹操高陵”。

  杨随梅(西高穴村村民):我就是这里的居民,这里每天都是这个样子。

  记者:这生意怎么样?

  杨随梅:现在主要是你们都是有联系的,都是单位来到,来到这里边观看坐着车就走了,人不在这里停。

  记者:游客还没有呢?有没有游客来过?

  杨随梅:有,游客每天都是很多很多的。不过就是说,他们来到这里,不叫人家进(进墓参观),人家不在这里呆久就走了,(游客)待的时间不太长,我这里生意不太好。

  解说: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庄边突然出现的这座帝王陵墓,让西高穴村的村民极其兴奋。

  记者:小时候村里的老人有没有说起这些墓?

  西高穴村村民:没有听说过?

  记者:您不觉得惊奇吗?

  西高穴村村民:惊奇那倒是惊奇,全国都惊奇的,你不惊奇?

  解说:1800年前,这片土地上曾经上演过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一幕。时值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专权,各地诸侯群雄并起,一个强盛的东汉王朝面临土崩瓦解之势。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势在一统天下,而赤壁之战的惨败,则将曹操的势力固定在了今天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带。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的局面就此形成。当年曹操攻占邺城,营建邺都,而邺都的位置距离今天的西高穴村,直线距离不到三十公里。

  公元220年农历正月二十三,一代枭雄大汉丞相,谥号武王,也就是后来的魏太祖,武皇帝曹操病逝了。那一年 他66岁,二月丁卯,一支运送灵柩的队伍穿出邺城的城门向旷野深处而去。曹操的儿子曹植记载了父亲下葬的情景,曹操被安置在地宫时,仍穿着平时穿的打着补丁的衣服,他的印玺没有随葬,仅象征性地将平时捆绑这些印玺的丝带随身放了进去,随葬的物器中没有金银,都是些陶器等物,墓葬极其简朴。

  而在民间,关于曹操的安葬却又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各类史料经文学演绎,留给后人的是一个阴险狡诈、生性多疑的曹操形象。在民间传说中,曹操死后留下七十二座疑冢。

  但所谓七十二疑冢,是指多疑的曹操为了防备死后有人盗墓,不仅要为自己修建巨冢,而且还要修建七十二处高大的陵墓,意在掩人耳目,使人难辨真假、欲盗不能。在今天邺城遗址的周围有许多高大的封土堆,这些封土堆便是传说中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刘心长(邯郸市历史学会原会长):我身后这个大冢,这就是七十二疑冢中的之一,当地群众叫它磨盘冢。

  解说:这些古代遗留的封土堆,也一直是考古学家心中的谜团,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文物局对河北磁县曹操七十二疑塚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最终查明所谓曹操疑塚,其实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这些古墓经过考古鉴别,最终全部被确认为东魏和北齐时期的历史遗存,与曹魏政权没有半点关系。流传一千多年的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不过是一个“传说”罢了,传说被推翻,那真墓究竟在哪里?

  解说: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墓地的选址工作是由他本人亲自主持完成的,按照曹操的遗嘱,他死后要葬在位于邺城西北方向的西门豹祠旁边的高地上,陵墓要利用既有的高土不再另行加工,也不建造任何的地上建筑,既不封土也不种树,也就是所谓的“不封不树”,而“不封不树”正是曹操墓成为千古之谜的一个重要成因。

  刘心长(邯郸市历史学会原会长):寻找曹操墓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标志物就是西门豹祠。为什么?因为曹操在两道遗令当中,都指出他的墓葬葬在西门豹祠附近,西门豹祠西原上,所以这都非常明确的标志物。

  解说: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邺城的地方官,在他到任之前,漳河水时常泛滥。当地豪强劣绅勾结神汉巫婆,以平息水患为名,大肆搜刮民财,甚至强夺民女丢入河中,名曰“为河伯娶妻”。西门豹到任之后,放手打击黑恶势力,大举兴修农田水利,拯黎民于水火、兴邺城于万世,百姓无不感恩戴德,故建祠祭祀,万代景仰。

  潘伟斌(西高穴东汉大墓考古队队长):这个西门豹,它是对邺城当时老百姓是有功的。

  解说:潘伟斌,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因主持考古发掘曹操墓,当选2009年度感动安阳新闻人物。

  潘伟斌:所以说曹操他封国之地就在这儿,说他对西门豹还是比较崇拜的,所以说他当时专门遗令要葬到西门豹祠西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曹操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