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卢倩桦、刘华丽):中国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唯一的京族代表苏明芳。他是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三岛” 万尾村委会的党支书。苏明芳带来的议案不只是关于京族文化保护的,还有好几个关于地方建设的议案。
苏明芳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代表,一个村支书,我希望能为更多的京族老百姓服务,我要像吹响我们京族的海螺号一样为保护京族文化、推动京族发展助威。”
“京族三岛”与越南隔海相望,包括万尾、巫头、山心三岛,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万人,是京族的聚集地。京族是1958年被正式定名的,据考证,京族15世纪末16世纪初从越南迁徙来,至今约500年历史。
东兴京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哈节”,被列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就是唱歌的意思,“哈节”就是唱歌的节日,过哈节时,村子里男女老少穿着一新,聚集在最具有京族特色的建筑“哈亭”举行迎亲、祭祖、唱哈等一系列活动。苏明芳说:“我们京族‘哈节’在2006年获得国家批准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党和政府对我们京族文化最大的关心,京族文化有500年的历史,‘哈节’是京族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所以我们要大力保护,因为我们京族是人口较少的民族,我们要更好地保留、发扬、传承下去。”
苏明芳来北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带来的议案不只是关于京族文化保护的,还有其他的议案。比如:建议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和人才培训;进一步加大对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并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点和发展环境给予京族、毛南族更优惠的政策,让他们更好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人大代表,苏明芳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实际情况,当地群众都知道他是人大代表,也把期望解决的问题向他反映,苏明芳就把这些问题写成议案。他说:“没做代表的时候有很多事情都没有认真思考和调查过,现在不同了,我有责任把大家关心的事情认真搜集整理好,尽到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
苏明芳是1996年开始担任万尾村委会党支书的。过去,“京族三岛”贫穷落后,被人用“靠天吃饭”来形容。可如今的京族已经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他说:“如今在我们村,全村有85%以上家庭住上了小洋楼,一些村民也买上了小汽车。京族年人均纯收入由扶持前的2005年的不足3000元人民币增至现在的6000元,在全区少数民族发展中居首位。”
苏明芳介绍,国家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多重帮助与扶持,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出台实施了《2005-2010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民族政策,在各方面都给予很大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苏明芳说:“过去生产环境比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我们京族有很多关心和支持,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较大,例如:交通基础设施、村道、学校、还有卫生等都给予了很大的投入,去年国家加大了对我们边境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我们陆地边境零到三公里以内的农村困难居民还得到了国家补助每人每月50元人民币的最低生活保障。国家的种种优惠政策使我们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发展一年年好起来。”
东兴市沿边沿海,又是少数民族地区,位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与越南陆海大通道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因此东兴“京族三岛”与越南经贸合作及民间交流频繁。苏明芳说:“每年的‘哈节’,我们京族人民邀请越南民间群众过来,越南人民也邀请我们的民间群众过去一同庆祝共同的节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和越南边贸方面发展也很好,越南煤炭业和我们交往比较多,还有海产品边贸交易也比较频繁,所以近几年,我们边民收入比较可观。”
万尾村京汉聚居,各民族团结、和谐、互助,共同致富。苏明芳对“京族三岛”的发展满怀信心。他说:“我切身体会到,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各项事业,我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保障,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京族三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方兴未艾,已建成“京岛旅游度假区”。苏明芳热情欢迎听众朋友到他的家乡去。他用家乡话京族语说:“我是京族人大代表苏明芳,我来自美丽的广西东兴,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去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