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刘红宇:加速培养心理卫生服务人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6日17:29  《小康》杂志
政协委员刘红宇:加速培养心理卫生服务人员
刘红宇

  小康杂志社—新浪联合报道 (记者胡晓生) 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在接受《小康》杂志记者采访时谈到,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广为引用的一组数据是,中国目前自杀率是世界平均自杀率的2.3倍,每年约有28万余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很多惨剧都可以避免。另外,心理患者侵犯他人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例如北京大兴2009发生的两起灭门案,凶手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她认为,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治疗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条通道。但是,目前心理干预和治疗在我国的普及率不高,城市居民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与可获得的服务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数据为据,北京市重点精神障碍患者约15万人,抑郁障碍患者约50万人,其中北京地区高校学生中抑郁症患者不少于数万人。2003年北京地区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6.87%,时点患病率为3.31%。而抑郁障碍患者到综合医院就诊者占全部病例的31.3%,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者最少,只占5.8%,综合医院对抑郁障碍的未识别率高达88.8%。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公布的“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而7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获得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

  刘律师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普遍对心理和精神治疗缺乏认识和了解。绝大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等同于“精神有问题”或者“精神病”,不会因为精神压力大向心理医生求助。二是心理师培训机构认证混乱,从业人员人数少,专业水准良莠不齐。三是缺乏对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管理和约束,缺乏对病患者隐私保密的法律规范,“就医者”心存顾虑。

  美国的心理卫生从业人员职业规范和标准非常明确详尽,心理师须严格遵守职业规范,不得因为任何原因歧视求助者,不能让来访者觉得有压力;心理师不能坐等来访者,要站起来迎接患者等。心理师须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没有当事人的书面签字许可,诊所不会将涉及咨询、治疗的任何资料提供给任何人;如果心理师在外遇到患者,不允许主动打招呼等等。

  此外,目前心理咨询费用偏高,而且也未纳入医保,“需求者”望而怯步。

  因此,刘红宇委员呼吁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性宣传力度,使民众对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和治疗有正确的认识,在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消除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同时,统一心理卫生从业人员培训机构的资质认证体系,建立对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和心理学培训机构的审核监督机制,建议由卫生部门和心理卫生协会负责,对相关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从业资质、注册人员、年度工作业绩等和心理学培训机构的培训资质、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审核监督,确保培训机构和注册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服务质量。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服务人员职业规范,加快心理卫生立法进程,尽快出台心理卫生法或精神卫生法,保护心理疾病患者及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权益。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