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防止民工荒的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8日13:23  人民网

  今年春节过后,媒体开始报道“民工荒”这一现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工人吃紧的不仅是珠三角、长三角,像安徽、重庆这样的传统劳务输出地区也开始出现工人紧缺现象,“用工荒”正成为全国性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以2001年为起点,“民工荒”不断受到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出现“断痕”所致。第一代农民工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家庭兄弟姐妹多,能吃苦耐劳,虽然在城里工资水平低下,劳动环境与住宿环境较差,而且没有任何养老和医保待遇,但他们会定期将打工所得邮寄回家,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然而,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却有很大不同:他们属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他们读书多,有知识、有文化、会上网。作为第二代农民工,虽然城市工作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但他们不会轻易认命,他们会挑剔工作、会跳槽,他们更能计较工资福利与劳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思想的差异化致使他们更有资本和能力炒老板、换工作,并寻求更高劳动报酬和更好的劳动环境。如果他们在城市生活不满意,不能扎根城市,他们也会产生回农村生活的意愿。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大量出台,不仅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免费,而且农民种田也不用交税,更诱人的是农民种田还能享受国家直接补贴,此外,“新农合”和“新农保”正在全国农村逐步推广,农民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农民消费支出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微薄的打工收入已经在失去过去的吸引力。加上不少企业主仍用老眼光看问题,不愿提高农民工的待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工荒”是一种必然发生的现象。为构建和谐的用工关系,避免“民工潮”和“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建议:

  一、努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和产业工人化。除了要打破农民工在城乡户籍和社会保险等制度上的“隔阂”外,政府还应着力引导“企业下乡”、“资本下乡”,就地吸收农民就业,减少农民工流动成本,同时,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城乡一体化产业集群,让农民在家有钱挣,出门挣大钱,以此解决“民工荒”难题。

  二、构筑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人力保障是基础,所以企业应根据新时期农民工的特点,完善企业留人制度。企业除了要提高工资福利外,还要用文化留人,用良好的工作环境留人,让农民工更愿意外出务工,在城市寻找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进一步出台和落实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努力减轻农民工群体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同时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让他们在城市买得起房,住得起房,租得起房,增进农民工在城市的归宿感。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