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以及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是改善食品安全状况、保障食品安全重要措施。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没有系统地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教育培训,没有对消费者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使得不少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特别是中小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为了降低成本、追逐利润而不顾食品安全;消费者安全消费意识缺乏,没有能力和知识对不安全食品进行辨别,不能把好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
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完善的、针对性强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1.对各级政府及其监管人员,应加强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能力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2.对食品从业人员,应定期组织参加法律知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专门知识的教育培训,让生产经营安全食品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
3.对消费者,虽然目前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整体来看,依然比较缺乏,使得假冒伪劣食品大有市场。为此,应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采取媒体、网络、宣传日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消费者有能力把好最后一道关口。
二、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1.大力发展高等院校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高等院校一方面可以培训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和研究来整体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扶持有关院校设置食品安全相关学科,加快培养专门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逐步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人才队伍。
2.加快发展食品安全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发展国家食品工业具有基础性作用。政府应考虑在职业教育中开展食品安全专业,为食品行业培养第一线的安全人才。
3.将中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提上日程。应该将食品安全课程纳入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长远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