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闾丘露薇:美国网络公共外交先走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9日16:43  《环球》杂志

  去年在奥巴马访问中国前夕,美国驻华使馆在腾讯上开了一个博客,驻华大使洪博培亲自上阵,用中文为这个网页大 做广告。其实大使馆本身就有自己的中英文网站,之所以开中文博客,正如这个博客介绍上所写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加强交流 ,增进相互了解的方式。”

  利用社交网站,推广美国的公共外交,已经成为奥巴马上任之后,国务院非常清晰的策略。就在二月份和三月份,美 国国务院安排了一个社交媒体考察团,分两次参观美国的社交网站,并且和美国政府的官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被邀请的是来 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博主和网络专家。这个活动在去年十一月份筹办,由世界各地的美国大使馆提供候选人名单,然后由国务 院根据国家的大小、候选人在当地的影响力等综合评估,最终挑选出当中得分最高的六十人。行程很紧凑,从华盛顿到旧金山 ,从官方到私营企业。

  美国政府经常举办媒体考察团,比如香港总领馆,每年都会发出这样的邀请,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每次十多天,介绍 美国的政治文化。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是对于被邀请的媒体人来说,一次集中地接触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多少 会加深对美国的了解。而这正是美国政府的目的,所谓的公共外交,就是由政府针对其它国家的民间,让其了解自己的政策。 而和国际媒体打交道,是一个最实际的做法,因为如果媒体人对一个地方,或者一件事情了解不深的话,往往会在报道的时候 无法触及到本质,甚至可能因为固有的偏见而出现偏差。

  不过专门针对社交媒体的考察活动,今年是第一次。和以往不同的是,在被邀请者中,有不少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记 者,或者是媒体工作者。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是独立撰稿人,除了给传统媒体写稿,更主要的传播方式,则是通过网络。不过这 也正是美国这一届政府相当看重的一点,因为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普及,一个政府和非本国的国民,已经可以 不需要依赖当地的传统媒体,而是可以透过这些社交网站,进行点对面,甚至是点对点的接触,达到原本要经过传统媒体进行 传播的效果。

  从奥巴马去年访华开始,美国驻华使馆一直很忙。除了在中文博客上搜集意见,在奥巴马在上海举行Townhal lmeeting前,使馆特别增设了一个网页,透过各种社交网站,呼吁中国网民提交自己最想问奥巴马的问题。

  不过和在腾讯上的中文博客的读者人数比较,真正在使馆网页上投票提问的网友人数要少很多,不到一千,但是这并 没有妨碍对方继续使用这样的方式。三月份美国创新办公室的负责人和中国网民网上互动,虽然也就是四五百人,但是看得出 来,那些国务院的官员已经觉得这样的数字不可思议,想必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和其它国家网民交流的时候,数字远远要少。

  奥巴马访问中国前,美国使馆在上海、北京、广州邀请网友举行座谈会,解释奥巴马访华的重点以及听取这些网民关 心的重点。以往也会有类似的活动,但是被邀请的,一定都是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负责人。美国政府率先在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公 共外交方面走了一步。有次我和一个澳大利亚的前外交官聊起来,他透露说,其实澳大利亚政府也已经看到了这点,只是还不 知道应该如何入手。

  两会期间,出现了一本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考阅读的《公共外交通讯》创刊号,这是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 出版的,而外交部也成立了一个公共外交处。说到中国的公共外交,对于中国来说不算新鲜事,以前的“乒乓外交”,这些年 的孔子学院,都是走民间路线。不过,在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老年人都进入了网络的时代,要展现中国的软实力,让外国国 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或许下一步,如何利用好社交媒体,是一个既没有太大成本,却有巨大传播效应的手段。说到这一点,英 国皇宫也算是与时俱进,在youtube上面开了专门频道,顺带把全世界都公关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