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君:矿工未获救前靠吃安眠药才能睡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6日16:24  环球人物

  王君解读营救策略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刘元亮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原茵

  在王家岭煤矿不同抢险救援现场,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多次与山西省省长王君“不期而遇”。在奔忙的间隙,王君省长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走一步看三步”

  距王家岭煤矿出井口不到200米处,有一座房子。房子的面积不大,只有不足20平方米。3月28日晚11时40分,就是在这里,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连夜召开紧急现场会议,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并确定了救援方案:“加快排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要抱着一个153名被困人员都有生还可能的信念,在有效的时间内,尽最大努力,不抛弃、不放弃,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人。”

  在接下来的救援行动中,王君和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等相关负责人,每天都在这座小房子里研究、部署、检查、落实救援方案。

  记者看到,抢险救援指挥部的会议桌上,有5部电话和2部传真机。指挥部成员就是通过它们,随时获取井下救援的最新进展情况,也及时安排各方的协调配合。记者还看到,指挥部的墙上,挂着“中煤一建王家岭项目部3·28透水事故图”。图上清楚标注了巷道的分布,被困人员、搜救人员及倒水点、打孔点等具体位置。

  作为一直坚持在抢险救援现场的山西省省长,王君承担起了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的具体细化者、落实者的角色。如何制定具体的救援方案,如何快速决策、不贻误救人时机……人命关天,他肩上的担子之重,可想而知。

  山西焦煤集团总经理金智新也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3月28日下午5时左右,王君省长在接到王家岭透水事故报告的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要求加大排风,通过压风向井下提供足够的氧气;抓紧排水,尽全力控制涨水局面。下午6时15分,我们启动了现场原有的几台水泵抽矿井里的水。当时,虽然每小时只能排水60到70立方米,但这可是救命、保命的空间……水位没再上涨。”

  3月29日,王君下井视察救援情况后,要求立即成立井下指挥部,选一位对井下工作比较熟悉的人负责。井下指挥部负责人杜建荣告诉记者:“井下指挥部没成立之前,往上传话就得两个小时。现在,传话速度快了很多,大大提高了救人效率。”

  山西省政府秘书长王清宪也告诉记者:“王省长多次说过,细节决定成败,要走一步看三步。很多细节性的问题,他都亲自过问、决定。”

  王清宪说,每次重大决策,王省长都提前部署。

  在此次救援方案中,排水是首要工作。

  “王省长安排五大矿务局各自负责一条排水管线,明确责任、明确责任人。”

  当排水达到最大量时,救援工作随即展开。

  “王省长要求救援人员要熟悉、掌握井下的情况,了解巷道走向、工作面分布,以及被困人员所在位置;救人要做到果断、迅速、准确;时刻监测瓦斯和有害气体浓度;成立巷道巡逻制度,一小时一报,责任到人;严格检查救援设备的安全性能,携带齐全个人自救器材,做到万无一失;各救护队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同配合,被困人员升井后要立即交给医疗救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抢救等。”

  “在4月2日,当2号钻孔传来生命讯息,王省长又紧急部署,确定专门的救治医院,保证有足够的床位,成立专门的救治小组,组织最好的专家参与治疗。”

  事发现场的苦战

  从3月28日到4月4日,是让人焦虑、令人无眠的一段时间。骆琳、张宝顺和王君等和救援人员一样,苦战在事发现场。

  根据抢险救援指挥部的要求,所有参与救援行动的医院和医护人员,都提前两天接到通知、进行演练。山西省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救护车用多少辆,每个病人有几人照顾……都由王省长亲自决定。被困人员获救后,每分钟输液不能超过多少滴,也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精确地掌握。省卫生厅最初计划出动30辆救护车,但被省长否决了。他说:‘井下153人,每人一辆,每个病人配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四个担架员,做到一人一车一团队’。”

  4月5日0时30分左右,第一名获救矿工安全升井。守候在井口的所有人都激动地欢呼起来。然而,凌晨5时许,积水巷道里的水流突然增加。此时,井下的氧气浓度只有16%,低于20%的正常指标。“救援队伍是否要撤出?坚持还是放弃?”很多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抢险救援指挥部经过研究,迅速下达指示:“排风正常,救援继续!”

  4月5日下午2时,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遍了全中国——共计115名被困矿工获救!此时,事故现场的人们才看到,骆琳、张宝顺、王君等人憔悴的脸上,终于现出了笑容。

  从事故发生到第一批被困矿工获救,时间整整过去了8天。王君感慨地说:“这8天,是扣人心弦的8天8夜,是惊心动魄的8天8夜,是催人泪下的8天8夜。”的确如此。救援行动的每一步进展,都时刻牵动着抢险救援指挥部成员的神经。4月5日晚7时,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又遇到了刚从指挥部出来的王君。他说:“你们要多采访指挥部的同志们,他们很辛苦。”

  与获救矿工的感人对话

  4月6日上午,记者在河津市铝厂职工医院采访时,再次碰到了王君。当时,他正在看望第一批获救的9名矿工。

  一位矿工想揭开眼罩,王君连忙俯下身子关切地说:“先不要着急揭开眼罩,眼睛会受到刺激的。”

  “老家是哪里的?”

  “(山西)垣曲(县)的。”

  “到矿上工作多长时间了?”

  “半年多了。”

  “党中央、国务院对你们都非常关心,要求全力以赴救治受伤工友,我们已经从北京、太原调来了很多专家,保障你们的健康。”

  “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大家关心,我们就不会这么安心地在医院接受治疗。”

  这是王君和第一位被救矿工的一段对话。

  在河津市人民医院,王君看望了敲击钻杆、第一个向地面传来生命信息的获救矿工罗欠来。王君高兴地说:“你从井下传来的生命信息,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加快下井救人的信心,振奋了大家加快救援进度的精神,谢谢你!”

  此后,王君召集医疗专家和有关医护人员,听取医院方面对救治情况的汇报,并对进一步做好获救人员的康复治疗,提出了明确要求。

  救援行动成功的五大关键

  4月8日上午,王君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

  记者:“这次救援行动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王君:“最首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否则不会在短时间内有这么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另外是科学决策。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张德江副总理和国家安监总局骆琳局长、王树鹤副局长,煤矿监察局赵铁锤局长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救援方案。‘加快排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这是救援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

  “还有就是整个救援过程组织严密。分析水情组、安全措施专家组、医疗组、后勤组等环节,环环相扣,密切配合,高效运作。

  “再就是各方协调有力。依靠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抢险救援的整体合力。此次救援行动涉及公安、通讯、医疗、电力、民政等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多个地方、多个单位,包括媒体进行的全方位、持续不断的报道等,保证了抢险救援的进度和效率。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是我们救援工作的深厚力量所在!”

  王君还强调说:“被困矿工在井下自救、互相救助,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救他们出去的坚定信念,是救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更可贵的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工友们还互相鼓励,自发组成团队。为了节约电源,他们安排矿灯轮流亮,保证救援人员到达时,能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随后,王君向记者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事故发生后不久,就有一批志愿者来到王家岭。一对陕西神木县的夫妇,驾车来到现场,捐了10000元现金;当地的一个肉联厂,送来大约2000斤的猪肉,希望能够给救护队员、武警战士补充体力;临汾市的一位私企老板,将店里能用上的五金配件、灯泡插座等价值1.6万余元的物资都送来了;河津市动用了公安、卫生、电力、通讯等方面上万人投入救援……

  记者问他是怎么度过那非同寻常的200个小时的。王君说:“紧张、焦虑,晚上睡不着。吃了粒安眠药,睡了一个小时就醒了,怎么也睡不着,听着旁边的呼噜声,觉得真羡慕。最后,我还是病倒了。不光是我,指挥部里的几个同志,总指挥陈川平(山西省副省长)、负责救护队的王守祯(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厅长)、负责监控瓦斯通风的金智新(山西焦煤集团总经理)全都病倒了,感冒打吊瓶。但大家都一直在坚持。”

  最后,王君沉痛地说:“这次事故教训是惨痛的。我们一定要通过这次事故举一反三,加强安全监管;吸取教训,对生命负责,对人民负责!”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王家岭 矿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