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谈药价虚高:建议医保实行包干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16:45  中国日报网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5月16日报道,出厂价只有15.5元的癌症辅助药物芦笋片,在湖南湘雅二医院销售价格竟高达213元,利润达1300%。该事件被曝光之后,引起社会各界质疑。发改委重拳出击,于5月25日针对药价虚高专门出台了四项措施。药价虚高究竟是谁的责任?医药如何改革才能令大家都满意?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日报网联合新浪网连线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暗访记者知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朱恒鹏,讲述药价虚高调查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王莹:医药改革是不断地在进行,但是成效有多少?今天我们特别连线两位嘉宾来跟我们谈一下这个话题。一位是来自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朱恒鹏朱老师,另外一位来自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暗访记者知行。

  患者对药品没有太大的选择权

  刚才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朱老师您认为我们医疗改革一直在改,每年两会都是重点话题,您觉得成效如何?

  朱恒鹏:我们从改革开放80年代开始,就在进行医改。去年3月份两会以后,出现了新医改方案。应该说这30年来,伴随着其他方面的改革,一直在做医疗体制改革。但是从成效上看,目前百姓很不满意,到现在反映是“看病难,看病贵”。

  但是医改,应该说全世界都是难题,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疗体制,老百姓是普遍满意的。因为这里涉及到医疗本身的特征,我们对健康和生病非常重视,而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健康和生病看得会越来越重,那么我们对医疗的需求,始终是超过医疗服务的供给以及我们经济的实际能够支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是感觉到,或者是支付不起医疗服务,或者是觉得医疗机构的服务不满意,这应该说是行业的特征。这个行业很难像其他一些行业一样,让老百姓普遍满意。

  主持人王莹:我们看到《每周质量报告》你的一期片子引起很大的反响,曝光了药价虚高的问题,为什么你这个时候报出来了?

  知行:这个节目,我们是在春节前就已经策划做这期节目,是我们光说目前药价高,为什么说这么多年还这么高?我们想找一两个品种或者几个品种,从各个环节,价格的变化来反映出药价它的成本到底多少钱,为什么一个药这么贵,贵在哪里?我们要告诉观众,告诉老百姓,这个药为什么这么贵。

  主持人王莹:这是大家在医疗改革之后一直追问的问题,改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我们还是看不起病,吃药还是吃不起,你发现是什么样的问题呢?

  知行:只要医院卖药,药价不贵是不可能的。这个芦笋片医院不是一直卖213,中间卖过160,可是之前一个月才卖50瓶。这个价格一变成213元之后,一个月就卖了500瓶。一下涨了10倍,变化特别大。医院一个是加成,加成15%,导致他肯定会卖贵药。第二是得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医生才会开这个药。但是医生具体拿没拿这个回扣,我不清楚,现在了解情况是,他们调查组一调查以后,有人主动交了。

  主持人王莹:朱老师说,知行说了,这药100块的时候,才卖50瓶,涨到200元的时候卖出更多瓶,大家觉得这药贵了,可信度高了,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

  朱恒鹏:并不是药的可信度,患者对药没有太大的选择权。因为他不懂,医生如果不推荐他这个药,他不会买这个药。药的价格从全世界来讲,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需求,不是生产和供给成本。就中国而言,现在更体现这点。我们医院在定药价的时候,完全考虑患者的支付能力,如果卖150元你能接受,就卖150元,如果提到213元也可以买,那么就提到213元,这个定价其实并不考虑采购成本,唯一具有约束的是我们国家有最高零售价,但是因为药物品种太多,有些药品还没有最高零售价。

  最高零售价限制对降低药费效果不明显

  主持人王莹:百分之多少的药品会受到限价药的限制?

  朱恒鹏:在医保目录的药,政府都会定价,去年11月出台的09版基本药物目录大概有二千种,这些都有价格限制,但政府定价是一般性的,按通用性来定。

  普通网友不知道,如果按有效成分来定名称,这里有一个通用名或者化学名,但是相当一部分药有些成分是一样的,但是名称不一样,都是VC,有的企业不叫VC。定价主要按通用名来定价,有些品种的药,企业单独定价,这个就很复杂。价格应该说比较凌乱的。

  回到你刚才的问题,为什么价格上升了,反而销量大了,我们可以肯定不是患者的原因,患者不会说价格高了,我买多了,肯定是医生的原因。也就是说价格高了,医生开的处方多了,所以销售多了。为什么价格高了,医生开的处方反而多了。

  药价增加这四五十块钱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归医院了。当然归医院会不会促使医生多开药呢?根据以前的案例,医院的利润增加了,如果医生收入跟着提高,并不能鼓励医生多开处方。有过这样的案例,有些医院接到一些企业捐赠的药物,而这样的药物竟然在药房能放好几年没有医生开方。

  同样的药品,医院买的药物,医生反而开方,这个让我们听到很滑稽。没有花钱买的,你卖出去就是对医院的收入,医生为什么不开处方药?很简单,因为捐赠的药物不会有回扣,把这个药捐给你,医生再开处方,再给你回扣,药厂就很亏了。反正销售的药物,往往能够按照医药公司的说法,叫临床,其实做临床推销,是对医生有一定的经济激励的,这其实是医院内很普遍的特征,相当一部分医药,医生开方,就拿回扣。

  主持人王莹:知行你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和朱教授说的一样吗,这个价格一百块钱是几十瓶,之后上涨几百块的时候,这个药一下子多了好几倍。

  知行:原来卖160多的时候,刚才说了一个月就卖50多瓶,我记得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进了两三回五百瓶,得有几十倍。

  主持人王莹:你说的药它的价格就是15.5元,它的利润已经达到1300%。你调查除了朱老师说的有行业内的潜规则以外,医药的定价很高,还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知行:药价高的原因更多的是,医院只要卖药,这个价格不可能低下来,你想拿药价格低下来不可能。药的品种从一个品种能看出来,价格低的时候,没人买,不是没人买,是医生不给你开,这是其一。其二是我们去采访湖南省物价局的人,新闻发言人跟我说,我们之前降过很多品种的药,发现降完这个品种慢慢在我们省销声匿迹了,如果人民还想吃药,我降一个品种,那个品种就走,降一个品种就走,为什么?降下来之后,医院不卖这个药,你有病吃什么,没有药吃,有这种趋势。

  培养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形成竞争和制衡

  主持人王莹:这涉及到行业垄断吗?

  朱恒鹏:涉及到医院垄断。我们的医院垄断的药品销售80%的市场,对医院来说,相当一部分药,他会跟药厂讲,这个药让我卖可以,你不能让药店卖,你让我这80%的市场不能要那20%的市场,对药厂来说,当然我要80%,不要20%。为什么医院有这么大的权力,我能垄断80%。本来以药养医不对,后来维持这个体制,给医院一个权力,但是价格一旦高了,卖不下去,还是养不了医生。所以我让你卖药能赚钱,药店就不能竞争。所以我们实际上让医院垄断了处方药零售,主要原因是医院能看病,药店看不了病,这个我们能理解。但是没有给医院很大的竞争,使得两个很重要的制度,第一我们公立医院占绝对优势,没有呈规模的民营医疗机构。这个事情需要强调一下,很多老百姓一听民营医院会摇头,不放心,其实年龄大的网友回忆一下80年代就知道,80年代我们对民营的旅馆,民营的饭店,对民营的商店都不放心。当时我上大学有很深的印象,你一下火车,很多人拉你住旅馆,国营旅馆。现在没有打国营旅馆的牌子,民营发展之初的确有点乱,质量不好,欺诈多,通过一段竞争以后,留下来的民营饭店,民营旅馆都是好的。医疗机构也是这样的,民营医疗机构要充分放开,肯定一段时间,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敢当医生,患者会吃亏,但是患者不会永远吃亏,不需要太长时间,最多五六年。那些江湖郎中会失去市场。

  主持人王莹:这也是市场培养的过程,到时候有了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制衡,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朱恒鹏:这是第一个。第二,还有很大的我们医保机构定在公立医院,只有到公立医院买药看病才能报销,这样公立医院垄断处方权,处方药必须凭处方买,公立医院有卖药,有处方的垄断权,想办法把处方留下,不让流走,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占了80%的市场,一旦占领了80%的市场,药厂只能配合他,卖给你的药,只要要就可以,我不给药店了。很关键的是医院垄断了药的零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药价 虚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