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医生拿回扣心里并不痛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16:45  中国日报网

  打破医院对处方药的垄断

  主持人王莹:知行在做这期节目是不是了解了很多行业的内幕呢?

  知行:刚才朱教授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像芦笋片,很多医院用的临床品种,你说医院怎么约束卖药的人,他卖给药店怎么办,有办法约束你。比如我一旦发现他是药厂主动的要求他的经销商,比如芦笋片,我只要在市场上,发现芦笋片了,药店有芦笋片,就罚你代理商,代理商一般做药品会有保证金,而且保证金不少,一般都好几万块钱,只要发现,立马取消你资格。药厂跟医院,当中有多少利润,但是药厂必须要保证医院的利益,如果保证不了医院的利益,医院不可能要他,我不可能进你的药,不要你的药,上哪儿卖,上药店卖,量很小,80%的药在医院卖的,只有占领医院,你的药才有市场,销售量才能上去。

  主持人王莹:你都去了哪些地方做了走访?

  知行:包括湖北、湖南、北京,而且调查不只一种药,很多药都是。私下里跟教授也探讨过,这种药出厂价多少金钱最后卖多少钱,把价格一说出来,我目前调查到的这些品种,行内叫50扣,10扣,50扣是5倍,10扣是10倍的以上。

  朱恒鹏:50扣是返还50%,10扣是返还10%。

  知行:不是,是药的品种。

  主持人王莹:直接返还给医生吗?

  朱恒鹏:返点给医院,回扣给医生。

  主持人王莹:经过你这么调查,医院会自觉定价吗,如果没有15%的限价。

  知行:我采访过程中,很多医生或者医药代表说,如果你是院长,你会进哪种药,10块和100块钱的药都能治这个病,更愿意进哪个药,或者更愿意卖哪个药,你是院长肯定会做这个选择。加15%是合法的。

  朱恒鹏:这个要消除,这个消除还没解决根本问题。

  主持人王莹:老师,我觉得就算消除了,医院也不会自觉进5元,40元的药,可能会提到80元。

  朱恒鹏:他可能是这样,100元的药最高只能卖140元,5元的药也卖140元,患者最高能承担140元,就卖140元,取消加价的管制,至少医院不偏爱卖高价药,没有必要进口高价药,这不是根本的。最根本还是刚才提到的,你要让药店和医院形成竞争,这个药店放开卖,价格很难维持这么高,芦笋片很典型,患者一个月吃五盒,医院卖了,药店就卖不了,医院213元,药店肯定150元就卖,150元就是暴利,你开的药店卖150元,我开的药店卖80元,我抢客户,药店的竞争必然把药价降下来。处方药一定要放开,允许药店卖,并且允许药店卖的能报效。在这个过程中,不放心,有的药店卖的质量是不是不好,医院管得好,药店管得好,特别连锁药店还是很自律,手下有几十家,几百家药店,卖一次,几百家全部完蛋。要想降低药价,大家还是相信市场的竞争比政府的管制有效。刚才提到政府这么多年27次主动降低药价,招标采购2000年开始到今年做了11年,本来招标采购目的是政府集中招标,压低药价,11年24次降低药价,价格都没有降下来。其他行业我们看到,只要放开竞争,竞争的监管必然把价格拉下来。关键的改革是药形成竞争。

  主持人王莹:这有点矛盾,医院会乐意吗?

  朱恒鹏:当然不乐意。

  医生拿回扣心里并不痛快

  主持人王莹:医院的盈利怎么办呢?

  朱恒鹏:这就是考虑下一个问题,不能让医院卖药赚钱了,但是必须把医院另外的收入提上去,让医生能活。一个医生靠他的医术能赚钱,维持生存,维持有尊严的生活,而不是靠卖药。一个医生开了方肯定是最佳的诊断方法,他不关心你,也不会拿这个药品回扣,作为专家就靠我的劳动,靠我的知识赚钱。今天医生拿回扣,心里并不痛快。

  主持人王莹:完全凭着自己的医术来挣钱,不需要这些。

  朱恒鹏:另一个方向,医院长期看,新医改方案也提到医疗服务的价格要提上去,挂号费不能15元,一个8年读书的博士,两年住院医师培训,10年,给你看15分钟的病才挣5元,这显然不合适。

  主持人王莹:知行,咱俩讨论一下,您觉得朱老师这么一说,觉得很多消费者或者患者不乐意,不给5元,给50元,很多患者说还是看不起病。

  知行:芦笋片,它的价格,我曾经问过湖南省物价局的人,芦笋片,你们要知道它的出厂价是15.5元,会定多少钱,他们告诉我会定60元。但是我告诉大家这个药至少60元,医院和中间医药公司都合法的,很合理的,至少得60元,他这个药才能到医院去卖。但是如果告诉了老百姓这个药出厂价15.5元,最后卖60,可能老百姓接受不了。是有这种问题。

  朱恒鹏:我明白你说的意思,医疗服务价格上来了,老百姓承担不起,不是这个含义。我们现在看一次感冒在北京400元,我这400元作为医生5元挂号费可以忽略不计,卖给你400块钱的药中平均说明不是所有的药都占,医院和医生拿到150元,其中大约有60、70元是医院拿的,医院要养护士,另外有大约50、60是医生的回扣,对医生来说,我给你看这个病,5块钱的挂号费,60块钱的药品,我赚了65元。我的建议把挂号费提到70元甚至100元,医院不卖药了,医生一看你这个病回家多喝水,多睡觉就可以了。你给我100元,你不需要吃药,患者掏100元。刚才你的意思是宁可现在花400元,不能将来花100元,现在很多药不需要吃,有些病需要吃药,一块钱的药就治好。现在医生和医院通过多卖药,卖高价药拿他该得的一百块钱。

  主持人王莹:患者也受了不该受的罪。

  朱恒鹏:我们通过这么一种改革,医生可以靠服务堂堂正正挣钱,不过度用药,不滥用药,患者整个负担就下来了。现在问题是我给你四百块钱的药,医院和医生拿150元,让他堂堂正正挣150元,挂号费就是150元,又不吃药,有什么不好。

  主持人王莹:你觉得可行性高吗?

  朱恒鹏:有,很多国家都是如此。

  主持人王莹:知行你觉得通过你的走访和调查,去了那么多地区,在我们国家实行起来难度大,现在觉得医药市场经过你的调查之后,会不会很混乱?

  知行:如果真实行起来,我也希望能这样。刚刚朱教授说的情况确实存在,高价药不单单是导致看病贵,还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滥用药,大处方。而且现在还比较严重,比如说抗生素,至少是行内人对这个很清楚,滥用特别厉害。

  一个小孩,我了解到,问了很多人之后,他们都说一个小孩本来打很普通的药,比如感冒了,一下就用最好的抗生素,下面再用别的药没法用了,因为最好的抗生素才贵,医院的收入才高,这导致很多问题,不单单是看病贵,还导致很多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建议国家出台医保包干制政策

  朱恒鹏:现在的问题是,刚才只是说理想化的改革,一方面把药品价格降下来,另外把服务价格提上去,患者的收入不增加,医生收入不增加,这是理想的状况。如果围绕药价和医疗服务的价格,现在是调不动,改变走不动。如果医疗服务价格不涨,不管知行他们怎么做节目,都不能让医院的药品下来,否则医院没法维持生存。现在医院、医生收入大约就是这么样的水平。医疗服务的价格不提高上去,弥补药品利润下降带来的损失,你不能让医院少赚钱,否则医院没法养医生,他跟医生跑了。医疗服务价格不涨,药费不能降。

  第二个矛盾,如果药品不降,现在患者已经受不了,看个感冒就400元,不把药费降下来,把挂号费提升到150元,患者受不了。服务价格不上去,药品价格不能下来。药品价格不下来,服务价格不能上去。谈到这里,改革没法做,这是今天改革非常困难的原因,一个错误纠缠一个错误。现在不是说没有办法,可能慢,但是有办法,现在在搞全民医保,这是大家欢迎,受到一致赞成的制度,相当一部分费用是由医疗保险来掏,不是个人来掏,医疗保险像医院付费的机构,不像普通患者,给做了多少检查,掏了多少钱,在行内按服务项目收费,有多少服务有多少钱,他很容易诱导医生多提供服务,多卖药,卖一瓶赚15,卖两瓶赚30,多卖,多赚钱。这种服务方式有问题,医保不这样,医保采取包干制,举个通俗例子,和医院说,以后患者的门诊费用我掏了,但是我不像过去那样,给我300块钱的药报300,给我500报500,我现在这样,一个感冒就掏200,超了你自己办,患者不用掏。如果200块钱拿到手一分钱不花,把患者治好,这200全是你的。这个思想说起来并不复杂,我刚才说用包干,平时买东西就是这样,我们买汽车,我们只问这个汽车30万,50万,不会问这个汽车轮胎多少钱,汽车发动机多少钱。对患者来说,只需要看一次病或者看好病多少钱,不必关心药多少钱,服务多少钱。

  如果付费方式是这样,一次感冒就是200,医院怎么办呢?能不吃药就不让你吃药,我让你吃药,哪怕15.5元的药卖到213元,15.5元也是成本,告诉你回家多喝水,什么成本都没有,200全是我的,或者回家喝姜汤,按这种服务方式,医院不但不会多卖药,会少卖药。药的问题就解决了。医院也愿意,过去卖300块钱的药赚150,现在拿200块钱赚200。其实有办法。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纠缠到底服务价格怎么提,到底药品价格怎么提,最简单的办法,现在看一次感冒就400,我承认了,就承认400,医保只付400,医院不吃亏,医院赚大了,过去400才赚150,现在400全赚了,患者过去看一次感冒是400,现在也是400。

  主持人王莹:知行做这期片子还是代表了很多民意,大家是看到现在医药的价格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关于医药暴利方面,所以你做这个过程,觉得过程当中难度大吗,包括走访一些人,一些相关的部门?

  知行:这个药尤其是出厂价包括批发价,这个价格比较敏感,很多药,只要跟他们接触,他不可能告诉你底价是多少,只能告诉你拿这个药,这个药底价是多少,给我的价格,不可能告诉这个药出厂价多少。前前后后包括办事处我也去了,都没有告诉我这个价格,后来想了别的办法弄到价格前前后后去了三个月。

  主持人王莹:我相信有这样有责任的媒体人,还有像朱老师这样的专家和教授,有一天医药改革真正能够成型,医药的价格真的能下来,我们患者能得到最好的治疗,当然也不必花那么多的钱了。非常感谢两位嘉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