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队员正在火灾现场扑火。
奋战了十余小时的消防员。
一名消防战士在战斗间隙喝水。
2010年7月16日18时12分,大连市大连新港输油管线因爆裂引发爆炸起火,并引发103号储油罐起火。如果103号罐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辽宁公安消防官兵仅用15个小时就成功将大火扑灭,整个扑救无一人伤亡,被公安部称为“创造了新中国消防史上10万吨级油罐扑救时间最短的辉煌战绩。”
险情
10万吨储油罐着火爆裂
7月16日18时12分,大连新港码头油库输油管线破裂着火。
当晚18时30分,第一时间接到报告的辽宁省消防总队总队长王路之、副总队长李金华立即启程分赴大连。路上,李金华不断尝试用手机与在前线的大连市消防支队联系,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20时左右,大连前线终于传来详细情况:着火的输油管线已引爆另一条输油管线,同时大火蹿向103号10万立方米储油罐。为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大连消防支队已对着火的103号罐以及相邻罐体进行冷却抑爆,同时全力扑灭管线、泵房、地面流淌火。尽管大连消防支队全体官兵全力扑救,但大火仍然势头不减。
20时26分,距大连最近的营口市消防支队8辆消防车、42名消防官兵率先向大连集结。此后,其它12个市和辽油、辽化等14个企业专职消防队共计200多辆消防车、1000多名消防队员携带先进器材装备,火速赶往大连增援。一时间,辽宁境内沈大、沈丹等高速公路上,一道道火红的长龙向大连方向挺进。省政府应急办紧急空运泡沫支援大连。
此时,火苗已经从粗大的输油管线撕裂开的大口子里蹿出。油助火势,一路狂奔,一次又一次形成新的着火点,103号储油罐已经起火且有撕裂口,伴有嘶嘶尖叫声,现场多处输油管线、排水排污管道连续发生爆炸,井盖、阀门等被抛向空中,整个火灾现场浓烟滚滚。
火舌一次次被击退,又一次次借着无常的风卷土重来,消防队员们与烈火展开顽强的拉锯战。这时,攻坚队员发现火光由浓变淡,由黑变白,高大的103号罐体发出了刺耳的尖叫声,突然一声巨响,103号储油罐发生剧烈爆裂,一团巨大火球腾空而起,罐体周围的铁皮被炸飞,脚下的大地随之震动。
爆裂过后,现场出现了暂时宁静,只有火焰燃烧的声音和碎片跌落地面的声响。
“立即再次组织强有力的进攻,坚决遏制火灾事态发展。”前线指挥部下了死命令。大连支队1号战斗员郭子阳担任主攻手,在他阻击的阵地上,有一个管线池子,里面有一个油管不断喷油火势加大,他奋不顾身跳进池子里,用泡沫枪奋力灭火。池子上面是泡沫,下面却是油污,十分灼热,两脚就像浸泡在开水里一样,烫得无法忍受,但郭子阳硬是坚持战斗10多分钟,终于将喷油处大火扑灭。等他被战友拉上来时,靴子脱不下来,战友们用剪子把靴子剪开才硬扒下来,他的脚已被烫泡成白色。
剧烈的爆裂将上百公斤带着火的原油炸向天空,在油火落下前,队员们要及时躲避,刚一落地就变成流淌火。开发区大队大孤山中队代理中队长刘磊布置任务后,与指导员吴敬玉和一班长何磊各操起泡沫枪,与流淌火展开了拉锯战。
此时,地面井盖被炸到空中,刘磊急中生智让大伙把附近的20余个井盖都打开,避免了爆炸带来的伤害。消防队员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每隔两三分钟,就相互向身上打一通泡沫,以此降温。流淌火反反复复,指战员们抱着泡沫枪不停地阻击,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但没有一个退却,累得实在不行,就找个依靠靠着打,实在没有依靠物就坐着打,再不行就趴在地上打。
增援
“车往火里开,我在火里等你们!”
17日零时21分,营口支队作为第一支增援力量赶到大连新港。支队长王凯凭借在大连工作多年对地形熟悉的优势,直接将队伍带到火场北侧入口。正当他们准备与指挥部会合的时候,大连港务集团工作人员告诉王凯,大火已将大连港罐区团团包围,并威胁到海上安全,而且此罐区存有50多个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大火即将吞噬该区域,情况万分紧急。
王凯立即向副总指挥李金华汇报,李金华马上指示:“大连港罐区紧邻大连港码头,营口支队直接进入,那里就是你们的阵地,一定确保港务局罐区安全。”得到上级命令,王凯将会合的81名官兵、18辆消防车火速带到位于中心火场东北角的大连港务集团油罐区。据港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地势较低,从中心火场倾泻而出的流淌火,经由地下管线通道,直接进入港务局油罐区,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一条足有100米宽的火龙将油罐区分隔成南北两个区域。靠前的1个10万立方米油罐已经被大火包围,罐身已经被高温烘烤得通红。王凯立即命令中队长芦天昊、副中队长徐战龙率领两个攻坚组,进入火场。他们采用水枪掩护、泡沫炮强行压制、泡沫枪覆盖推进的方法,直逼火势凶猛的燃烧罐体。消防员们一头冲进火海,立即消失在浓烟烈火之中。后面跟进的水炮车立刻失去方向,驾驶员大喊:“中队长,车往哪开?”听到喊声的芦天昊大声回应:“车往火里开,我在火里等你们!”
凌晨3时,沈阳支援部队抵达大连。指挥部决定,将全省消防部队的拳头中队—启工中队派到港务局燃烧油罐的现场,任务是保护整个东侧原油罐群,阻截烈火从阀组蔓延到油罐群,并贴近油罐阀组寻找泄漏点,阻断流淌火来源。
指导员谢立峰立即带领8名官兵,顶着高温炙烤,向油罐艰难挺进,直接进入油罐防护堤,在输油管线下设2支移动炮阵地,阻截火势向东侧油罐群蔓延。由于移动炮距离稍远,只能控制火势,无法消灭大火,谢立峰立即带领几名战士设两支泡沫枪阵地,采取强攻近战的方式,分割阻截,直攻漏点。
总攻
转动8万次关闭阀门
不知不觉中天亮了,此时战斗已经展开了10余个小时。103号罐还在不间断地向外喷着火舌,总队领导与专程赶来的战训专家商量后果断决定:向103号罐发起猛攻。鞍山支队副支队长洪文杰、参谋长杨宝良组织攻坚组刘海波等4人,对103号罐西北侧断壁处进行强攻灭火,同时利用西南侧半固定泡沫灭火装置继续向103号罐内注射泡沫液,并以两支水枪对罐壁进行冷却。
17日8时20分,抚顺支队接到总攻命令。李斌支队长不顾生命危险靠前指挥,亲自调整泡沫炮、泡沫枪阵地;吕振广参谋长骑在防护墙上近战指挥;战训科陶龑、李胜宽和其他队员更是发挥不怕牺牲的精神,勇打近战;供水组组长邹德才协调抚顺石化支队、大连支队组织三条供水干线,确保前方不间断供水。
在现场的嘈杂、喧嚣下有这样三个人,他们安静地重复着一个动作,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关闭泄漏的阀门。由于大火作用,部门阀门已经无法电动关闭,只能改用手动方式。大连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桑武带领三名战士开始关闭阀门。手动关闭阀门需要转动8万次,而且关闭过程中不能出现间断,否则将前功尽弃。长时间参加灭火战斗,使得桑武等4名官兵已经精疲力竭。4个人分喝了一瓶矿泉水后,打起精神,在桑武的带领下,来到阀门处,开始手动关闭阀门。一圈、两圈……阀轮开始转动,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现场扑救火灾的一切嘈杂,对于他们来说仿佛变得遥远,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关闭阀门。尽快完成8万转,对每名队员都是一次极限的挑战,但是飞快转动的阀轮说明,他们经受了这次挑战。经过努力,阀门终于被关上。经过近15个小时的鏖战,9时55分,现场所有明火被扑灭。至此,灭火作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文/刘文俭 RB022
烈焰雄心
三个消防官兵的自述
孙茂群
(大连消防支队开发区大队炮台山中队士兵)
19日下午,我和其他61名来自全省各地的消防战士一起在我们刚刚战斗过的地方——103号罐前,庄严地举起拳头宣誓入党,这是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天。
16日18时34分,据报警不到半个小时,我就随车抵达火场。我作为一号战斗员手持泡沫枪迅速向火龙发起进攻。
由于现场油品泄漏严重,燃烧异常猛烈,火焰猛,温度高,我顶着漫天飞舞的泡沫液,眼睛都睁不开,脚下还有流淌出来的原油,走路非常滑,一次一次摔倒后,我硬是把水枪阵地一步步地向前推进,最终坚守在距火点不足3米的火场最前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攻增添了很多阻力。原来平整的柏油路面已经变成了冒泡的高温“沼泽”,道路两旁的下水井盖突然被流淌进排水沟的流淌火和油气崩飞,飞溅的油品在五六米高的空中形成了二次燃烧,飞火高达十几米。
17日上午8时,我所在中队的水枪阵地终于和西线的阵地胜利会师,将管线处火点成功消灭。
马伟明
(丹东消防支队长)
17日凌晨3时30分,我带着丹东支队36名官兵、4台作战车、1台给养车冒着雨赶到火灾现场。带队的保安说:“码头有一处现场最危险,你们敢不敢去?”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们来就是救援,怕危险就不来了。”
103号储油罐着火后,猛烈燃烧的原油犹如脱缰的野马沿着管道沟肆意流淌,在排污口附近聚集成“火海”翻滚着。码头的下方就是大海,水面上的原油也在燃烧。我们就是处在这两个火海中间。
当时的风向与原油流淌的方向相反,加速了火势蔓延的速度,加快了原油燃烧的态势。我们用了最先进的灭火药剂,原油流淌火一次次被扑灭,一次次再起来,几个小时下来,在我们强大的攻势下,两面的火渐渐缩小。
姜立新
(大连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代理副中队长)
我和另外两个战友组成一个攻坚组,手持泡沫枪冲在最前面。我们一边给6号罐体降温,一边用泡沫枪一厘米一厘米向前推进。烈焰烤得脸火辣辣地疼,水龙带上全是油,消防服也因高温炙烤而烫烙着身体,过几分钟,我们就得用水枪往自己身上浇一遍,可过不了两分钟,湿透的衣服就如桑拿般蒸气直冒,不一会就被烤干了。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渴了,就喝水枪里的水,有的车加的是海水,喝到嘴里发涩。两天两夜我上了两趟厕所,把更多的休息轮换时间让给其他战友。在前面对着火站的时间长了,膝盖被火烤得难受,我就跪到泥水里手把着泡沫枪继续战斗,就这样,我们没让火魔靠近6号罐一步。
在我们身后,还有其他3位战斗员边加水边从外面运送泡沫,一桶泡沫19至25公斤,一晚上我们一个车用了将近4吨的泡沫,三个人搬,记不清多少趟,实在搬不动了,他们就坐在地上用背顶着桶往前挪。(据新华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