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特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10:16  新华网

  制度创新:创造奇迹的不竭动力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 王荣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支持下,深圳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实践证明,制度创新是经济特区发展的灵魂,是创造人间奇迹的源泉。

  

  30年来,深圳始终按照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伟大战略,勇于担当探路尖兵的历史重任,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

  进行了一系列敢为人先的创新实践。深圳秉承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大胆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创造了诸多“第一”:新中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在这里落下;新中国的第一只股票在这里发行;以建立“大部制”为突破口的行政体制改革在这里奠基,到2009年深圳共进行了8次机构改革和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功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为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辟了道路;率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创办“文博会”,实行文化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探索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

  制度创新激发了特区快速发展的活力。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四个奇迹”在深圳人手中诞生。一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奇迹。从1979年到2009年,深圳GDP增长4175倍,年均递增25.8%。2009年,GDP达到8201.23亿元。良好的制度环境成就了国内外各类要素资源的高效聚集,166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深圳,培育了华为、中兴等本土跨国公司。二是城市迅速崛起的奇迹。从边陲小镇迅速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功能国内领先,形成陆赫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三是社会快速进步的奇迹。200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4.52元,居全国第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取得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权。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四是“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奇迹。深圳市党员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基层党组织从700多个增加到2万多个。培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深圳精神”,推出了一大批唱响全国的文艺精品,展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景象。

  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广泛应用。深圳的改革探索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深圳制度创新的实践,为国家修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废除粮油票证供应制度、实行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公务员制度等提供了现实依据。全国各地纷纷来深圳考察交流,深圳的很多成功经验已经走向全国。

  

  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精髓,制度创新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深圳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

  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制度创新的先导和前提,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制度创新的力度。深圳经济特区经历了3次思想解放高潮,面对创办经济特区的质疑,率先向传统思想禁区发起冲击,提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口号,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面对姓“资”姓“社”争论,乘小平同志南巡的东风,掀起解放思想的又一轮高潮,率先建起以“十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面对发展方式转型的突出问题,不为定势所困,不为成绩所累,不为视野所限,不为艰难所惧,把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

  必须大胆借鉴。制度创新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将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特区发展初期,深圳发挥毗邻香港的优势,大胆学习借鉴香港在经济发展、城市管理、法治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随着特区的发展,逐步把眼光瞄准欧美发达国家,每年选派局级干部赴欧美“跨海取经”,实施“执行力计划”;发展起来的深圳,提出了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目标,把新加坡、香港、首尔作为进一步学习借鉴的标杆。

  必须实事求是。制度创新必须尊重客观规律,避免盲目性。首先要遵循市场规律。深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建立了国内最为发达的市场体系。其次要遵循国际惯例。深圳的制度创新一开始就致力于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加入WTO之后,对本地的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基本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规则和制度,在国际贸易争端中争取了主动,有效捍卫了国家经济利益。再次要符合地区实际。深圳统筹协调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准确把握了实施制度创新的节奏,确保了制度创新有序稳步推进。

  必须系统设计。制度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实现从单项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的转变,从填补制度空白到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转变。每一个单项的制度创新本身要成为完整的体系,制度与制度之间也要整体设计、相互配套。这种捆绑式、互动式的制度创新对城市发展的促进效应必然是跨越式的。深圳30年来进行的经济、行政、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制度创新,既各成体系,又相互协调,促进了深圳的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任重而道远,制度创新必须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新时期对制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中央提出要更好发挥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艰难调整中,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产业调整和经济格局加速变化,原有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实现科学发展对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制度创新要有新思路。去年国务院批复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今年又批准将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域。最近召开的市第五次党代会对制度创新做出了全面部署,对全国普遍实施的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制约深圳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率先突破,对代表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改革勇于探索,重点在行政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自主创新、深港合作、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要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深圳实现科学发展,就是要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要实现这“四个发展”,必须向制度创新要空间、要动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想干、敢干、快干的饱满热情,再造一个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新贡献。

  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谛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 于伟国

  1980年8月,厦门经济特区正式获准设立,由此,厦门承载起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历史重任,也担负起发展对台交流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特殊使命。

  

  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发生了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巨变。

  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变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GDP年均递增17.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1%,常住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每平方公里产生GDP超过1.1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居全国前列。城市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日趋明显,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前十位,厦门被世人誉为中国的“大厦之门”,迅速崛起于海峡西岸。

  从落后匮乏的弹丸之地,变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城乡一体的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实现高标准、全覆盖,人均期望寿命78.72岁,居于世界前位。“海上花园”久负盛名,“最温馨的城市”获得公认。在荣膺“联合国人居奖”时获评:“厦门让居民在健康的环境中拥有体面的家”。在上海世博会上,厦门被确定为中国“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案例”,作为全球81个参展城市的第一个,向全世界尽展独特魅力。

  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变为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为促“三通”屡创“破冰”之举,率先开辟台湾渔船涂点,1997年海上货轮直航台湾,2001年厦金“两门对开”实现了52年来的重大突破,迄今“小三通”超过500万人次。设立了3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引进台企3600多家,台资占外商总投资的1/3。两岸共建台交会、海峡论坛、文博会等合作平台,使厦金海域真正实现了由军事对峙的炮火相向,向两岸同胞水乳交融的历史性转变。厦门已经成为台湾在祖国大陆经贸最活跃、出入最频繁、交流最热络、情感最亲近的前沿平台。

  30年的沧桑巨变雄辩地证明,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中央在经济特区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所指引的方向也是完全正确的。

  

  追溯30年的历程,厦门初步探索形成了生产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科学发展模式,经验弥足珍贵。

  必须积极先行先试,着力提升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改革须统筹推进,注重改革的创新性、协调性、人民性,既要敢为天下先,勇于打破常规,又要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早期启动国企改革时,同步推进甚至先期进行了社会管理、保障制度的创新,使职工成为改革的拥护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在推进对外开放时,厦门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需要,努力培育增长点,在全国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组建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首开“第五航权”。

  必须追求科学发展,不断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厦门99%的一次能源依靠引进,自然禀赋严重不足。从这一实际出发,厦门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保持较快速度、在激烈竞争中占市场,又确保高质量、在长远发展中可持续。始终坚持惠民利民,率先建立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60岁以上参保老人每月至少可领200元,最早在外来员工中实行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首创的“爱心超市”成为“使受助者得到体面的善政”。突出生态建设,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首先制定环保条例,陆续出台近20部涉及生态的地方性法规,研发了我国首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这使厦门在工业项目急剧增加的情况下,环境品质没有下降。

  必须围绕人的发展,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取向,紧紧抓住提高市民整体素质这一关键环节。建特区伊始,就在公共场合倡导尊老爱幼,多一些关爱、多一份温馨,促进厦门成为富有人情味的城市。我们注重潜移默化,对区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淳朴民风加以引导和提升,在“钢琴之岛”鼓浪屿举办家庭音乐会,在“世界最美赛道”环岛路举办国际马拉松赛,成为陶冶和滋养市民美好心灵的载体。

  必须牢记特殊使命,发挥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利用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从两岸交流合作最需要最现实的渠道平台入手,先行一步,大胆尝试,逐步打开了地方对地方、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的交流通道。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对台各项工作中去,以经贸交流厚植共同利益,以文化交融强化精神纽带,以人员交往增进善意沟通,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厦门以其科学发展、和谐进步所迸发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海峡彼岸产生了最现实、最贴近的说服力和融合力。

  

  当前,厦门特区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期。我们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经济特区的扩大为契机,全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争当转变发展方式的先行区。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厦门提出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三个一体化”要求,大力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加快建设岛外260平方公里新城区;同时,推动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需求结构从一条腿为主向两条腿并行转变。

  争当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在统筹城乡一体的综合配套、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争当构建和谐社会的样板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建设“全民社保城市”,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低碳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继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保持领先地位。

  争当两岸交流融合的示范区。把握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的机遇,加快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两岸产业对接的集中区。拓展两岸“三通”规模,探索更加便利两岸人员和货物往来的政策措施,打造两岸人民直接往来的主渠道。继续办好海峡论坛,深化两岸文化、教育、科技、民俗、宗教等领域交流合作,搭建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