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4日08: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
在核岛下面。(资料图片)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
深圳大学当年开学典礼盛况。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
基建工程兵官兵投入深圳经济建设。(资料图片)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
“孺子牛”铜雕。(资料图片)

  【入选事件】

  1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本报解读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条例》规定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鼓励外商到经济特区投资办企业,赋予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方面更大的自主权。《条例》从法律上宣告了经济特区的诞生,掀开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史的第一页,同时把“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了外商投资的信心,赋予了特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成为特区改革开放的“尚方宝剑”。深圳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深圳经济特区30年来在改革探索中的做法,为全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经验。(方兴业)

  【入选事件】

  2

  1980年,“炒鱿鱼”、打破“铁饭碗”,深圳在中国内地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和配套制度。

  本报解读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蓬勃发展,80年代初,深圳经济特区经济成分愈发多元化,这种格局决定了不能再实行国家统包统配的用工制度。1980年,深圳首先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进行劳动合同制度改革试点,深圳的劳动用工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劳动关系也由政府与工人确立转变为企业与工人确立,企业员工双向选择,在全国率先打破了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炒鱿鱼”一词开始走向全国。(潘若濛)

  【入选事件】

  3

  1981年,深圳国际商业大厦建设推出“工程招投标”方案,开创中国内地工程招投标先河。

  本报解读

  国际商业大厦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起初打算指定承建单位,后来改为招标方式,让中外建筑企业自由竞争,整项工程的造价降低了940多万元,建设工期从两年缩短为一年半。随后,该方式在全市得到普遍采用,有效加快了特区建设进程。各省市也纷纷在基建工程中引入招投标。时至今日,深圳绝大多数基建工程都采用这种公开透明、高效低价的建设方式。(吴凡)

  【入选事件】

  4

  1981年,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

  本报解读

  1981年3月10日,经当时编办批准,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宣告成立,从而拉开了中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帷幕,使房产管理从过去的行政性、福利性,走上了专业化有偿服务的管理轨道。

  随后,深圳物管覆盖面从开始的住宅扩大到写字楼、商业楼和工业区,甚至延伸到机场、码头、车站等公共场所。目前,深圳共有1200多家物业管理公司。无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来说,深圳的物业管理都远远走在全国前列。(孙锦)

  【入选事件】

  5

  1982年,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本报解读

  1982年11月22日《深圳特区报》头版,一篇题为《从南山到大鹏湾》的新闻报道,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首次见诸报端。1984年2月24日,这一口号得到小平同志的首肯并开始走向

  全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贯穿上世纪整个8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期,成为打破思想禁锢、激励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大业的时代强音。(陈颖)

  【入选事件】

  6

  1982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逐渐取消粮票和粮本等各类票证,终结了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

  本报解读

  1982年,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物价体制改革试验。1984年,深圳对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达91.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取消一切票证深圳比全国的时间提前了10年。

  价格改革它标志着深圳坚定地选择了市场经济的方向,并成为全国打破僵化的计划价格管理体制的示范。(王敏)

  【入选事件】

  7

  1982年,深圳推出工资改革试点,改革劳动分配制度,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

  本报解读

  1982年,为解决外资企业工资分配与传统工资制度相冲突问题,深圳首先选择两家中外合资企业——竹园宾馆和友谊餐厅进行改革试点,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力图合理拉开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克服平均主义弊端。深圳的改革将市场机制引入了工资分配领域,落实了企业工资分配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杨丽萍)

  【入选事件】

  8

  1982年,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权威媒体和第一大报。

  本报解读

  1981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批准深圳市委创办机关报——《深圳特区报》。6月6日,《深圳特区报》试刊首期在铁皮房中问世。1982年5月24日,特区报正式创刊。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深圳特区报》陆续刊发了著名的“猴年新春八评”和陈锡添采写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1999年11月1日成立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是我国经济特区最早成立的报业集团。2002年,与深圳商报社合并组建深圳报业集团。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0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深圳特区报》品牌价值60.37亿元,居151位。

  (范京蓉)

  【入选事件】

  9

  1982年,国家正式批准了大亚湾核电站项目,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

  本报解读

  1982年12月13日,国家正式批准了大亚湾核电站项目。翌年,大亚湾核电站厂址选定并获批准——位于深圳市东部大亚湾畔。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进程,也直接促进了我国核电事业从起步到发展的重大跨越,谱写了一曲我国核电事业“春天的故事”。在大亚湾核电站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我国核电品牌,已经走出大亚湾、走向全国,为我国核电事业结出了累累硕果。(陈颖)

  10

  【入选事件】

  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本报解读

  1983年,当时的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为了推销这一张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当年公司的人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去销售股票。1991年6月25日,中国宝安集团流通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简称:深宝安A(现已更名为中国宝安)

  从深宝安开始,中国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林彦龙)

  11

  【入选事件】

  1983年,2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深圳,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

  本报解读

  1983年9月15日,基建工程兵2万人集体转业,组成建设集团公司,拉开了深圳对建筑管理体制的探索和实践。

  由基建工程兵改编而成的深圳市第一、二、三、四、五建筑工程公司,以及市政工程公司、市机电设备安装公司,长期担负着深圳的主要建设任务。1993年6月,这些公司相继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有的还成为了上市公司。2005年,特皓、建业、越众、金众四家施工企业(原深圳一、二、四、五建筑公司)分别与振业、长城两家市属国有控股公司签订了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成为了民营股份制企业。(陈震)

  【入选事件】

  12

  1983年,蛇口工业区管委会推行直选改革,在全国引发一场大讨论。

  本报解读

  1983年4月,蛇口工业区首先在国营直属公司副经理以上的行政干部和助理工程师以上的技术干部约130人中,自行推选管委会成员,实行民主投票。蛇口工业区管委会推行的直选改革,被认为是试水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次创新,对全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并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大争论。《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肯定蛇口的民主化建设具有探索意义。(陈颖)

  【入选事件】

  13

  1983年,《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出台,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

  本报解读

  1980年10月,深圳开始在外商投资企业竹园宾馆、友谊餐厅试行劳动合同制。1983年8月,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确定了劳动合同制是特区的用工方向。深圳从试点开始转为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企业与员工的双向选择。(杨丽萍)

  【入选事件】

  14

  1983年,《深圳市实行社会劳动保险暂行规定》出台,深圳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合同制职工社会劳动保险制度改革。

  本报解读

  1982年开始,深圳在新招职工中,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为解决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制员工养老问题,1983年,《深圳市实行社会劳动保险

  暂行规定》出台,深圳首先对合同制工人的退休费用实行社会统筹,规定在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职工、由企业每月按劳务费的25%,向社会劳动保险公司投保。随后,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广到临时工等各类劳动者,一个覆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形成。今天,深圳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突破660万人。(杨丽萍)

  15

  【入选事件】

  1983年,深圳大学经国务院批准创办,成为深圳第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

  本报解读

  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首所全日制高校——深圳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成立,9月开始招生。1996年,深大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1月,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深大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深大仅用22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教育的“三连跳”,成为改革开放后诞生的学校中最早取得博士学科点的高校。

  目前已有在校生3万多人,正着力建设立足深圳、面向国际的高水平、有特色、创新型一流大学。 (秦小艳)

  16

  【入选事件】

  1983年,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作电信运营企业。

  本报解读

  市政府大胆创新,积极申请取得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和英国大东电报局联合成立中国内地首家中外合作电信运营企业——深大电话公司。深大电话成立次年,我市通讯技术设备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区内平均每十人可以安装一部电话,显著改善了投资环境。目前,深圳手机用户达1884万户,饱和率超过150%,位列全国第一。深圳成为国内城市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吴凡)

  【入选事件】

  17

  1984年,“三天一层楼”国贸大厦成为深圳城市标志“深圳速度”被载入史册。

  本报解读

  1984年3月1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正在建设中的深圳第一高楼国贸大厦,主体工程建设速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建筑史上新纪录,堪称中国超高层建筑史上的奇迹,国贸大厦因此成为深圳特区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标志;而这一建筑奇迹也成为“深圳速度”的象征享誉中外。(王敏)

  【入选事件】

  18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本报解读

  1984年,作为当时重要的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关注的焦点。当年1月24日,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视察。视察结束后,他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的这次视察,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李舒瑜)

  【入选事件】

  19

  1984年,“孺子牛”雕塑在深圳市委大院落成,这座铜雕成为深圳建设者开拓创新精神的象征。

  本报解读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市委决定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建一座最能代表深圳建设者开拓精神的雕塑。1984年7月27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潘鹤创作的“孺子牛”雕塑落成。

  这座雕塑原坐落在市委大院内,1999年,深圳市委通过决定,将“孺子牛”铜雕整体迁到了大院外大门口的花坛上。同时,办公大院围墙后退10米,为深圳老百姓献出一块绿地。今天“孺子牛”雕塑已成为代表深圳精神的标志性景观。(李舒瑜)

  20

  【入选事件】

  1984年,深圳电视台成立,标志着深圳本土电视事业的开创。

  本报解读

  1984年1月1日,深圳电视台开始试播自办节目,并且拥有自办节目的专用频道。深圳广电事业突飞猛进,2004年6月28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并逐步形成了广告产业、网络传输产业、内容产业、新技术新业务产业四足鼎立的产业结构。2009年,广电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21亿元,同比增长17%。(翁惠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深圳 30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