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国媒体称深圳特区成为全球新兴市场样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7日08:26  南方日报
外国媒体称深圳特区成为全球新兴市场样板
  在深圳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香港媒体刊文指出,港深应寻求新的合作路径,将两地合作推上新的台阶。图为人们通过罗湖桥进入深圳。罗湖桥是一座宽敞的双层行人桥,跨过深圳河,连接着深圳、香港两地。新华社发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晓敏黄超)经济特区30年,不仅引起了国内的关注,也引起了境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连日来,《纽约时报》、《联合早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刊文,总结特区30年来的成就、困惑,以及探讨未来30年要保持“特”下去的路径。

  在深圳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等也发表社评或时评指出,港深应深刻总结30年来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经验,寻求新的合作路径,将港深合作推上新的台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经验 特区成全球新兴市场样板

  经济特区发展30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个国际化都市,取得了世界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历史上的罕见奇迹。香港《亚洲时报》日前在谈到深圳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时写到,世界上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名单并不长,而且大多数城市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东京、纽约等。但是如果问在这些大城市中,有哪一个城市在30年前还只有两万人,那么答案只能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深圳。

  《亚洲时报》指出,自从30年前被设为市场经济改革的“实验室”后,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已经成为该地区的“经济火车头”。1980年以来,深圳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20%,在世界上还找不出第二个城市……特区成了中国发展的冲锋舟。

  无独有偶,英国《金融时报》在谈到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成功时,也说到,30年前的小渔村(深圳)是偷渡者的乐园,如今它成为全球新兴市场的样板。深圳以其历史性的变迁,向人们展示了市场的力量。

  未来 积极推行社会体制改革比较可行

  特区未来如何发展?香港《大公报》以“深圳三十而立再创火红年代”为题写到,在回顾成就的同时,随着特区政策变成全国性的普惠政策,创新与突破是深圳未来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近年,随着特区政策在全国复制,中国的特区布局向全国延伸,深圳面临特区不特的“成长的烦恼”和“转型阵痛”,呈现出“政策优势在弱化,改革思想在淡化,改革锐气在减退,发展速度在减缓”的迹象。

  在解读未来特区该如何发展时,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深圳未来应“特”在哪里?》一文中指出,深圳要在未来30年里继续当中国的“特区”,积极推行社会体制改革比较可行。

  文章指出,深圳若要继续作为中国的“特区”,就应该带头往其他领域尝试,例如体制改革、民主改革等。“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深圳今后应该迅速把‘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观念抛在脑后,开始相信它有能力‘让全部人富裕起来’。现在更重要的不再是快速发展了,而是平衡发展,宁可放弃高增长,也要争取平衡增长,这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关键。”

  而美国《华盛顿邮报》在“从中国试点城市管窥政治酝酿”中更直接点出了深圳经济特区未来之路在何方。文章指出,当中国决定开放经济时,深圳被选为“排头兵”,成为第一个“经济特区”。30年过去了,深圳决定再次扮演“排头兵”的角色,不过这一次是在政治舞台上。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特区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