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肃目前尚无蜱虫伤人报告 专家称不必恐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0日01:56  兰州晨报

  本报讯(记者赵汇)河南商城县近日暴发一场由蜱虫传播的疫情,已引致多宗死亡案例。该消息一经透露,甘肃省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便热了起来。9月9日,记者从甘肃省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咨询服务中心了解到,已有不少市民致电咨询蜱(音“皮”)虫的形态和致病原理。当天,记者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我省暂未接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报告。专家称,避免蜱虫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最佳措施。

  9月9日,记者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此前不仅是河南,安徽也曾报告过个别被蜱虫叮咬后染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例。国外报告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大多是经过蜱虫叮咬传播的。

  当天,不少市民打来电话咨询如何预防蜱虫叮咬。更有市民致电称,自己曾在屋中见过类似的虫子,希望疾控人员能够采样鉴定。对此,省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在详细了解了虫子的形态后,排除了蜱虫的可能。工作人员表示,市民若发现家中或办公场所有异常形态的虫类,也可采集后送至省疾控中心病媒科请专业人员予以鉴别。

  我省尚无蜱虫伤人病例报告

  针对河南蜱虫伤人事件报道,9月9日记者从省疾控中心得知,我省暂未接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报告。据了解,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不明原因发热,而延误治疗和误诊可能加速病情甚至导致死亡。为此,2008年,卫生部曾向全国发布过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指南。该指南要求,各地医疗机构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在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到目前为止,我省没有接到一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报告。

  据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到1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疼、肌肉酸痛,约一半患者有消化道症状,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不明原因发热。研究证实,延误治疗,尤其是误用激素类药物退热,可加速病情,引发机会性感染、 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甚至死亡。

  本报记者 赵汇

  可通过叮咬和血液传播病毒

  “蜱虫是一种传播疾病的媒介,本身并没有毒。”甘肃省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据介绍,蜱虫主要分布在河南以南的地区。蜱虫一般并不主动叮咬人类,在人类同动物密切接触的过程中,才会受到蜱虫的叮咬。

  蜱虫一般都寄生在一些动物表皮,比如牛、狗等,平常约有绿豆、黄豆大小,在吸血之后会变得更大,并不难发现。它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因为它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有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比如典型的“森林脑炎”就主要由蜱虫作为媒介传播的。如果携带有这些病菌的蜱虫叮咬了人,患者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

  据了解,目前明确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此外,当身上有伤口时,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也可能会导致传播。

  本报记者 赵汇

  蜱虫叮咬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应尽量避免在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区,应做好个人防护,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可防止蜱虫的附着或叮咬。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蜱虫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在蜱虫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虫附着,如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虫除去。因蜱虫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虫摘除或用手指将蜱虫捏碎;蜱虫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虫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专家指出,蜱虫传播疾病可防可控不必惊慌。

  (据新华社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