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在深化改革中求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13: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和长远发展。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城乡差距还在扩大。

  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农业,另一只脚还在传统农业,怎么能走得稳,走得快?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不能只考虑“一农”,要着眼“三农”。绕不开也躲不过的难题,唯有在深化改革中求解,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突破

  农村改革和发展站在历史新起点,前进道路上仍有诸多矛盾和问题,绕不开也躲不过。

  家庭经营——效益从哪儿来?

  有人说,现代农业要大规模、高效率,靠一家一户难实现,家庭经营已经落伍了。一些地方鼓励大公司、大老板直接下乡种田,有的甚至违背农民意愿,靠行政手段搞土地流转,规模倒是迅速扩大了,效率短时间内也提高了,但被挤出土地的农民出路在哪儿?农业现代化真的这么简单?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说,实行家庭经营,是农业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尽管经营规模有大有小,但基本的经营主体都是农户。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稳定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对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短时间内土地规模无法扩大的条件下实现现代化。

  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吉炳轩,曾经长期在河南省工作,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规模经营对于土地少、人口多的地区是很难办的。比如河南省人均一亩多地,如果把30亩地交给一户种,在黑龙江还不算规模经营,但河南就等于把6户的土地交给一户耕种,那其他5户干什么?必须转移出去80%的人口不从事农业。

  中农办副主任唐仁健说,其实谁也不愿意小规模,但这是中国国情。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把有限的资源更科学、更有效、更集约地用于农业。

  事实上,农业的规模,不单是指土地规模,也可以是服务规模。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也能形成规模,带来规模效益。陈锡文说,不管是新大陆国家一户的几万亩地,还是在日本的小规模经营,打一个电话,农药、化肥、销售等专业组织都能上门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农业效率低,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决不是维持传统的小农经济,而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改善外部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创造家庭经营向现代化迈进的条件。

  经营方式怎么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明确回答: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家庭经营也能创造高效益。

  ——效益从适度规模中来。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政府只要因势利导,做好服务工作,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就会在农民之间进行。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陆续出现了一些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苏州种粮大户高健浩,在租种、代管的6000亩农田里用有机肥、覆盖防虫网,还在田里放养鸭子,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产出的有机大米1公斤卖到几十元。

  ——效益从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中来。山东三元朱村发明的冬暖式大棚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一按电钮,近100米的草帘自动卷起,轻点鼠标,数十个喷灌头水雾弥漫。一个温室大棚收入能达到2万—3万元,一亩棚收入超过十亩地。这一技术已经从山东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份,创造了惊人的效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马铃薯专家屈冬玉博士, 为推广先进技术,十几年来跑遍全国的马铃薯主产区。他说,仅脱毒马铃薯这一项生物技术,就能增加单产300—500公斤。今年全国能推广3000万亩,只算一年的账,农民因此而增加的收入便十分可观。

  ——效益从社会化服务中来。河南五女镇保献农机合作社,今年代耕、代管、代收小麦2万多亩。合作社社员赵国庆说,家里没有壮劳力也不怕。不管是种还是收,打个电话就行。大马力拖拉机下田,作业深度35厘米以上,土壤透气了,产量噌噌往上蹿。过去亩产500公斤就是顶,现在这个顶早已被打破,今年亩产超过600公斤,亩增收200多元。

  小农户,大市场——产业竞争力怎样提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市场连成一体。分散的农户,面对这样的阵势,难免茫然失措。当下的农业国际竞争,已不仅是初级农产品的竞争,更是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面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农业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引进来”、“走出去”,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谋划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一个现实途径。发达国家也是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连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农户和企业之间或由固定合同联结,或由合作社负责收购、加工、销售,并给农户返还利润。

  农民完全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紧紧扣住市场脉搏。同样是种菜,山东安丘“田间变车间”, 从引导农民种什么,到培训农民怎么种,制定了33个生产规程、200多个国际生产标准,发展50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产品源源不断走向世界。

  从国内外成功的经验看,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的关键。对企业来说,与其直接进入生产环节,与农民争土地、争利益,不如提供充分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与农民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对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说,在发达国家,从生产资料供应、大型农机的使用,到农民的贷款、农产品的销售,都离不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后,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速度很快,但目前带动力、竞争力仍然偏弱,应大力发展和培育。 

  中农办原主任段应碧说,来来回回试了很多年,农业的微观主体还必须是农民。从长远看,中国的粮食问题靠农民的小规模、兼业化解决不了。还是应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前提下,发展专业大户。将来,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是职业。搞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素质是个大问题。要有计划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学校应该开设培养职业农民的相关专业。

  城镇化、新农村——农民往哪儿去?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关键是减下来的农民往哪儿去?

  程国强说,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由于农民基数小,非农产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比较顺利。而一些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大国,由于简单地把土地析出的农民抛向市场、推向城市,造成了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农村贫民,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说明,对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减少农民,转移农民,是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

  中国正经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镇化,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城镇化率可达到70%,这意味着在短短20年中,将有3亿多人从农村进入城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即使如此,仍然有四五亿农民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一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一方面大力建设新农村,双轮驱动,并行不悖。

  但是必须弄清楚,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城镇化?什么样的新农村?

  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一些城市,只想要农民的地,并不想要农民;城市建得越来越光鲜亮丽,却没给进城的农民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土地的城镇化远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一些地方,以建设新农村为名,搞大拆大建,让农民离开村庄,搬上楼房,集中居住,却不问群众愿不愿意,生产生活方便不方便。嘴里说的是为农民谋福利,眼睛盯着的却是农民手里的地。更有一些村庄仅因为行政区划的变更,农民坐地 “被城镇化”。

  城镇化的本质是让更多农民真正变为市民;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是让农民在乡村也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同样文明幸福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改革还待攻坚,制度仍需完善。

  只有非农产业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城市能接纳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农村能开辟更多的就业和增收门路,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得更快。

  陈锡文说,我们要解决的是“三农”问题,不是“一农”问题,如果只是要提高农业效率,大机械在大地块集中作业就能解决,但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就必须统筹兼顾,通盘考虑。“三农”问题都解决好了,国家才能实现现代化。

  基础弱、底子薄——支持保护谁承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后认为,要充分发挥现代投入要素的作用,必须有两个重要条件:相配套的农业制度、相配套的新型农民。

  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是农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都离不开政府全方位、大力度的财政和信贷支持,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

  段应碧说:“中国农业到了最需要花钱的时候。中国农民没有什么积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靠市场的作用,实现不了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反哺”才刚刚开头。资料显示,日本农民收入的60%、韩国农民收入50%、欧盟农民收入的40%,来自政府补贴,而我国不足10%。

  随着国家财力不断增强,对农业的反哺力度应当不断加大。这是时代潮流、国际潮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张红宇认为,过去对“三农”投入的历史欠账实在太多,现在一时还补不上,无论是从投资结构还是支出增幅看,农业仍然处在弱势的地位。因此,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继续提高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水平,并建立更加完善的支持保护体系。 

  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才能吸引农民积极筹资投劳,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河南省瞄准薄弱环节,集中70%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连续6年投入27个产粮大县。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吸引了群众自筹及社会资金43.74亿元,累计改造600多万亩中低产田,核心产区粮食增量占到全省增量的80%。

  资源环境紧约束——如何可持续?

  中国农业正处于一个资源环境趋紧的时期,耕地越来越少,水资源频频告急,生态亮起“红灯”,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尖锐难题。当一些发达国家一滴一滴地浇灌农作物的时候,我们仍有很多地方扒开口子,大水漫灌!我国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粗放、落后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统筹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向先进耕作技术转。一度缺水的河西走廊,小麦玉米田正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棉花、制种玉米等节水作物,膜下滴灌技术使“浇地”变为“浇作物”,棉花亩节水335立方米,增产12%。

  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上转。成都市设立了耕地保护基金,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为承担耕地保护的农户提供养老保险补贴,建立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一粒稻谷,如今在黑龙江垦区的产业链上“吃干榨尽”:剥壳做成精米,稻壳用于发电,壳灰变成白炭黑和活性炭,米糠粕提炼出卵磷脂……稻谷衍生出30多种产品,每吨增值700多元,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向多功能并重转。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和能源替代等新兴业态,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四川率先开创的“农家乐”,如今已经有了星级标准,向集约精细的乡村度假型转变,吸纳农村就业300多万人。

  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时代课题,其艰巨性、挑战性可想而知。唯有直面矛盾,不避难题,在深化改革中求解,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突破。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眼下,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探寻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脚步一刻也不能迟疑,一刻也不能放慢。

  “1949—2049”这一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后半程”。

  前半程,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巨大奉献,为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提供了巨额积累;小岗村18位农民的手印石破天惊,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大幕,农村经济支撑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半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仍然取决于农村改革能否有新的突破,农业发展能否有质的飞跃。

  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亿万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农业 现代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