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岛海湾大桥将贯通 至黄岛路程缩短近30公里

  ■设计

  桥隧交通不怕下雨刮风

  青岛与黄岛被胶州湾隔开,虽说随着胶州湾高速和海上轮渡的开通,两地往来方便多了,但是遇到恶劣天气,胶州湾仍是道“天堑”,如果遇到大风、大雾天气,海上轮渡就会关闭,如果遇到大雾天,高速公路封闭了,青黄两地间的居民真是没办法了。

  “一桥”、“一隧”开通后,这种情况将有所改观。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大雾天气还是大风天气,海底隧道都可以畅通无阻,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海湾大桥在建筑设计上也都采用了防风和防雾等措施,遇到不算大的风和雾也不会轻易关掉,因此青黄两地间往来受天气影响的格局将大大改观,两地往来将更加便捷。

  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在谈起海湾大桥的建设意义时表示,大桥建成后将成为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交通枢纽,青岛至黄岛将缩短路程近30公里,节省时间20分钟,大大缓解胶州湾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将进一步方便青岛市东西跨海交通联系,扩大青岛市城市骨架,缩小青岛、红岛、黄岛的时空距离。

  ■影响

  大桥紧挨北客站上岸就能坐上地铁

  从海湾大桥“爬”上岸后,抬头就是铁路青岛北客站,等所有工程完成后,沧口后海将建成交通商务区,高速公路、地铁、铁路和公交等样样都不缺。

  “建设中的地铁火车北站是本市地铁线网中工程规模最大、换乘线路最多、换乘方式最便捷、换乘交通方式最多、设计及施工最为复杂的车站。”12月14日,在地铁火车北站建设现场,记者发现很大一片地被圈了起来,现场施工人员表示,别看现在到处很乱,但是在3至5年后,这里将是交通换乘最方便的地方,“你看,眼下就是胶州湾高速公路,那边就是大桥,等铁路和地铁修好了,从这里到哪里都可以,我想在这里买套房子等着升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离铁路青岛北客站建设位置不远的地方,就是海湾大桥建设项目部,而正在建设的海湾大桥出口就离这里不远。同时,根据青岛市地铁建设规划,青岛轨道交通一期工程(3号线)西起市南区的青岛火车站,终点就是青岛北站,而规划中的地铁3、8号线也在此处相聚。

  同时,根据规划,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起自青岛地区的青岛铁路北站,终至威海地区的荣成站,目前即将全线开工。此外,将来总共有胶济铁路、胶济客专、蓝烟铁路以及青荣城际铁路、青连铁路、太青客专和海青铁路等9条铁路引入青岛北客站,“毫无疑问,这里将形成一个新的青岛交通枢纽”。

  东西实现直通南北交通压力缓解

  “随着海底隧道和海湾大桥的通车,南北交通压力将得到缓解。”在谈到岛城南北交通压力时,青岛公交集团董事长邱伟方曾表示,目前很多车辆前往开发区、胶南甚至进出岛城都是走重庆路、黑龙江路等南北交通线,加重了南北交通压力,但是伴随着海底隧道和海湾大桥的相继通车,很多车辆前往开发区、胶南甚至日照等地可能会选择走海底隧道或海湾大桥。

  记者了解到,除了海湾大桥主线在建设外,海湾大桥的连接线还伸到了黑龙江路和重庆路等市区道路上,届时很多车辆将直接开上海湾大桥,避免走拥堵的南北交通线,这样也减轻了南北交通压力。

  邱伟方还表示,随着今年年底城阳“小公共”的逐渐退出,公交集团将逐渐完善城阳地区的公交线路,丰富南北公交线网,逐渐缓解南北公交乘车难问题。同时,明年公交集团计划更新公交车 740辆,其中半数集中在岛城北部。

  海底隧道开通后将通公交,海湾大桥是否也有通公交的可能呢?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还没有类似计划。

  建快速路三期桥隧实现互通

  在市区,海湾大桥和海底隧道也会实现连接,那就要靠快速路三期,届时大桥和隧道也能实现快速换乘,同时也构筑了岛城立体交通格局。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快速路三期工程北接规划新疆路高架桥,并与胶州湾高速及海湾大桥相连,南接胶州湾海底隧道接线工程,保证了大桥和隧道能够实现互通。

  “其实,在建的快速路三期将起到对海底隧道的接驳作用。”在快速路三期莘县路立交桥建设现场,有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快速路三期工程东端自胶州路与长清路路口,以高架形式跨过胶济铁路后接入莘县路立交;南端在山西路与隧道接线工程对接;北端在上海路接入规划新疆路快速路,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东西快速路高架、莘县路立交和莘县路高架三部分。

  “目前快速路一期交通流量已经非常大,快速路已经快不起来了,如果等到海底隧道开通,那无异于雪上加霜。”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快速路三期工程整体呈“人”字形走向,东连东西快速路一、二期工程,这样就搭起了岛城东西快速路的骨架,北接规划新疆路高架桥,并与胶州湾高速及海湾大桥相连,南接胶州湾海底隧道接线工程,“这样同时也保证了大桥和隧道能够实现互通。” A12、A13版文/记者 成跃文

  ■相关链接

  三纵四横

  报据《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市区快速路网规划为“三纵四横”。“三纵”为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及其延长线,重庆路快速路,青银高速公路市区段;“四横”为东西快速路、杭州支路一鞍山路快速路、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仙山路快速路。

  据了解,重庆路快速路已经完成相关规划论证。东西快速路三期工程已经在建,东连东西快速路一、二期工程,北接新疆路高架并与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及跨海大桥相连,南接海底隧道接线工程。建成后将完善东西快速路体系,加强青岛市西部老城区与东部新城区的交通联系。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也已在建,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海湾大桥可以抵抗13级飓风和6级地震,其设计奥秘在哪里?那就是科技!“海湾大桥在国内外桥梁史上科技含量罕见。”有国内学者这么评说,说用现代化高科技武装海湾大桥一点都不为过。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GPS三维定位系统、“鸟巢”4D形象进度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旋挖钻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旋挖钻机。

  记者在大桥建设现场采访发现,从普通施工人员、工程师到施工监理,每个大桥的建设细节都不肯放过,“你到海里的任何一个施工平台,拿着放大镜去看,也难找到一个气泡、一条裂缝。”大桥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曾这样表示。

  ■第一钻

  合金钻头钻地,泥渣不乱排

  谈起海湾大桥,很多人都很好奇的是,大桥的桥墩是怎么打的呢?曾参与大桥下部建设的孙师傅说,在海面上建好钢结构平台后,在一个平台可以打下8根桥桩,每4根桥桩组成一个桥墩,而他们全部在海上施工。打桥桩要用护筒,护筒经过焊接后,将用震动锤打到海底十余米的深度,目的就是防止海水渗入,以保证灌入的混凝土更好的强度。等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海底以上的护筒实施水下切割,再利用。据介绍,打桥桩前先要海底钻孔,因为地质不同,钻头也不同,普通泥土层就用大型钻头,而遇到海底岩石层,就用高强度合金钢钻头。

  据介绍,海湾大桥是我国北方寒冷海域第一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也是世界目前为止海上最大规模的钻孔灌注桩群,项目全部使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大桥建设工程中引进的旋挖钻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旋挖钻机,试钻口径达2.5米,速度快、出渣快。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泥渣等怎么处置呢?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设置围堵、导流设施防止钻孔泥浆流入海中,所有弃浆、弃渣均利用泥浆船运输到指定地点排放,保证胶州湾的水质不受到污染。

  ■第一船 “大力士”举起千吨箱梁

  记者从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了解到,大桥共需钢材45万吨,相当于一个年钢产量过千万吨的特大型钢企一个多月的钢产量;共需混凝土230万方。其中桥梁分为钢箱梁、现浇箱梁和预制箱梁,不管是钢的还是混凝土的,这些箱梁都非常重,大沽河航道桥箱梁为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梁宽47米,总重2.1万吨,共24个大节段,其中最大节段重1020吨,这些箱梁是怎么弄到桥墩上去的呢?那就是“天一号”和它的同伴“奋进号”的功劳了。

  据介绍,“天一号”海上施工船号称亚洲第一的自航式专业运架梁起吊船,自2008年7月1日进入胶州湾,开始在青岛海湾大桥进行预制箱梁吊装,共在大桥服务694天,架设单片重约2050吨的60米箱梁154片。

  ■第一“巢” 鸟巢技术首次应用大工程

  “严格说‘鸟巢技术’只是一个概念,不过是施工监控及形象进度记录采用了国际领先的4D技术而已。”2008年10月,本报报道了海湾大桥建设采用了“鸟巢”技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大桥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桥在建设中首次采用了国际领先的4D形象进度技术,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以后,首次在大型工程项目中使用。该负责人表示,4D是在三维空间基础上将时间加了进去,属清华大学最新科研成果,加上了时间就特别直观,大桥建到什么程度监控就会显示什么程度,哪里存在问题也能通过监控及时发现。

  此外,大桥建设之初,曾几次进行海底勘测,专家们得出的结论令人咋舌:海湾大桥经过的海底岩石包括了“地球上所有常见岩石种类,完全能够开一家地质博物馆”。为此,青岛海湾大桥采用了GPS三维定位系统,将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应用到定位中。GPS系统一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在海上运行,事后所得数据分析,每一个桥墩的实际位置和测量位置误差最大不过毫米级,真正做到了“天衣无缝”。

  ■科技高 高精尖技术课题有45项

  “海湾大桥能够抗多少级的风和多大的地震?如何保证大桥建成后自身和通行安全,都在最初设计时就想到了,而且都有严格设计标准。”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在这方面的前期气象观测实验中,就花了200多万元的费用。之前,国家气象部门曾对青岛地区的风力做过研究,根据研究数据,又结合在实验室里的“风洞试验”,为大桥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据介绍,从技术角度看,青岛海湾大桥跨径并不算太大,因此抗风能力还比较强,目前的设计完全可以抵抗13级飓风和6级地震。此外,大桥仅防腐蚀工程的投资就达1亿元左右。

  在科技含量方面,青岛海湾大桥高精尖技术课题45项,尤其是大桥沧口、红岛航道桥分别为双塔和独塔双索面稀索钢箱梁斜拉桥,目前国内还没有稀索斜拉桥设计、施工经验;大沽河航道桥为独塔单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国内外没有先例。

  ■数字

  2.5米,目前国内最大的旋挖钻机试钻口径。

  5年内,大桥上所有新型LED灯不用更换,耗电量为平常灯的一半。整座大桥所有灯的投入在三四千万元。

  1.4米是大桥护栏设置高度,而其强度即便遭受载重50吨的车撞击,也能保证车辆不翻进海里。全线钢护栏的造价就达到1.5亿元,平均每平米4000元。

  1亿元左右,这是大桥防腐蚀工程的投资。

  25名工人连续浇筑14到20个小时才能浇筑完成一跨箱梁。

  13级飓风和6级地震,海湾大桥可以抵抗。

  45项,这是青岛海湾大桥采用的高精尖技术课题数目。

  建设者自述

  ■施工工人 三年零八个月没见儿子了

  12月17日,在海湾大桥一合同段E匝道2号桥上,来自四川省自贡市的尹相国,正带领着他的“兄弟们”进行大桥匝道的现浇箱梁施工。尹相国介绍说,海湾大桥对工程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 ,施工难度也非常大,“下雨不能施工,刮大风也不能施工,像今天这么冷的天儿,也不适合浇筑。”他说,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每道工序都有施工的标准和规范。

  “胶州湾生态环境脆弱,比如说浇灌混凝土的时候,严格杜绝泥浆的跑冒滴漏现象,监理人员会随时对施工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地方会有很严厉的处罚。”尹相国说,2007年4月份,那时大桥刚开工,他就领着 60多名老乡来到青岛,成为海湾大桥第一合同段的一个工程小分队,主要负责一合同段的现浇箱梁。“到现在已经干了三年零八个月了,这段时间从来没回过家,”尹相国说,来的时候他就把媳妇儿也带来了,现在在宿舍区给施工队做饭,“现在工程快干完了,我也很快就能回家了,最想回家抱抱孩子。”尹相国说,三年多没见过孩子了,分开的时候还不到5岁,现在都 8岁上小学一年级了。

  ■工程师 海风大时能把人“吹跑”

  12月17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黄岛端的海湾大桥上桥口,未来海湾大桥将在这里落地。来自中铁十五局的海湾大桥第九标段总工程师韦晓霞今年32岁,从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后至今,已经干了8年的工程了。2007年7月份,她来青岛投入到海湾大桥的施工建设当中,在海上施工这还是她第一次。韦晓霞介绍说,大桥使用的钢筋要比盖楼用的多得多,一跨桥一般是17米宽50米长,需要150多吨钢筋,零零碎碎使用的钢筋还不算。

  “现在整个海湾大桥主桥就剩下第八标段的两跨箱梁还没有干完。”来自中国路桥公司海湾大桥第八标段副总工程师赵甲刚介绍说,近几天天气太冷没法干,这两天气温回升,在22日之前就能干完了。“我们一跨箱梁浇筑需要25名工人连续浇筑14到20个小时才能完成。”赵甲刚介绍说,平均一个标准跨需要 640立方混凝土。

  “海湾大桥施工受气候影响非常大,修建海湾大桥的这片海域,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刮大风,走路都得斜着走。”赵甲刚回忆说,海上经常刮阵风,瞬间十级阵风是很经常的事情 ,一不小心都能把人“吹跑”。这样的瞬间大风他遇到过好几次,每次都要赶紧把工人转移到箱梁里面 ,否则很容易出事故。而只要刮大风,像吊装、搭支架等高空作业都要停工。

  ■监理 两人轮流,时刻守在工地上

  12月17日中午,在海湾大桥第八合同段最后一跨箱梁的浇筑现场,来自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监理鲁义良正在查看施工情况。“从制作模板开始,一直到海湾大桥交付使用,期间的每一道建设工序,都要经过我们的检查验收。”鲁义良说,一般一个施工工地都有两个监理轮流守着,他们的任务就是确保大桥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按照设计标准进行的,如果他们验收不合格或者说没有他们的同意,建设施工单位是不能进行下面的施工的。

  “工作性质决定,我们上班几乎都待在大桥工地上,工期紧的时候,白天和晚上一天24小时都要在工地上守着,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在工地上找个地方眯一会儿。”鲁义良说,他干监理也已经干了5年多了,但还是第一次在海上作业,公司对海湾大桥的工程质量抓得非常严格,只要大桥进行施工,现场都肯定有监理在把关。

  行车安全 最保险护栏可防大货坠海

  在大桥一合同段建设现场,记者发现桥面边沿上就有了40、50厘米高,但是现场还有工人继续往上浇筑水泥板块,“这是大桥的护栏,大桥护栏高 1.4米左右,这样看上去也许还有些眩晕,但等安装上护栏,就没眩晕的感觉了。”现场施工人员表示说。

  “大桥护栏设置都在 1.4米左右,这目前在我国还是最高级别的,保证大货车撞了护栏不会掉下去。”据海湾大桥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长姜言泉表示,针对海湾大桥通车后货车和集装箱车辆可能比较多的情况,他们很早就开始了大桥护栏的研究和试验,目前他们已经进行了集装箱车辆撞击大桥护栏的试验,也就是说用载重50吨左右的车去撞击护栏,发现即便是护栏变形,集装箱车辆也不会翻进海里。

  据姜言泉介绍,整个海湾大桥的护栏工程费用很高 ,其中全线钢护栏的造价就能达到1.5亿元,平均每平米4000元,护栏的高度在1.4米、1.5米。“同时,我们对海湾大桥护栏的防腐、防光和防眩晕等都作了处理,”姜言泉说。

  一般雾天不影响大桥通车

  青岛是雾天比较多的城市,每年大约有56天有雾,而海上的雾更经常,海湾大桥都有哪些防雾的措施呢?姜言泉表示,大桥上的灯都是装在护栏上,而不是桥两侧高高的线杆上,那是因为如果遇到雾天,装在线杆上的灯光照到地面上会很暗淡,而选择装在护栏上,这样即便是雾天地面上也能看到灯光。大桥建成通车后,将采取全程视频无缝隙监控,根据不同的天气状况和交通路况的监测,指挥部将在经常发生大雾的区域,采取安装地灯等多种措施,保障车辆雨雾天气照样通行 。

  同时,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还计划在海湾大桥和胶州湾高速公路建设14套自动气象站。这 14套自动气象站不仅抗腐蚀、耐用性很强,能监测路面降水情况、路面结冰严不严重等,而且还对交通具有监测作用,这在青岛乃至全省都是创新。

  姜言泉还介绍说,大桥上的灯全部采用新型的LED灯,耗电量为平常灯的一半,这些灯都是单独为海湾大桥设计开发的,环保且不晃眼,5年内不用更换。至于灯体将采取何种形式,姜言泉说目前正在进行研究,整座大桥所有灯的投入也在三四千万元。A14版、A15版文/本报记者 成跃文  连茂明 图/本报记者 王滨(署名除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青岛海湾大桥 贯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