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历史中的“我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1日09:48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当代中国的民间写史者

  困难虽多,但似乎并未减弱民间写史者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寄希望历史至少有一部分以“我们”为主语

  《望东方周刊》记者刘芳|成都报道

  年过六旬的杨霞丹戴了一顶红呢软帽,系一条黄丝巾,看上去年轻而有活力。这是她为参加1月15日“国家记忆2 010·致敬历史记录者”评选特别挑选的服饰。这个会上出席的多是自称“真正的草根”的她口中的“传说中的大家”,比 如熊景明、沈志华、章立凡、徐友渔、雷颐、张鸣??

  2010年,早已退休在家的杨霞丹看到家乡四川省武胜县网站上组织的“现在就开始回忆”征文活动,被勾起兴趣 ,陆续写了回忆性文章《一个中学生的饥饿感》、《看了四次“敲砂罐”》等。她没想到这些文字如此被读者们喜爱,不仅得 到机会在媒体发表,自己还成为此次活动的“年度公民写史”候选人。

  在这个于成都安仁镇建川博物馆举办的盛会上,她知道了许多像她一样,凭着兴趣与热情,执著记录历史的人:何允 中,66岁,退休高级工程师,多年寻访川军抗战将士后人,完成120万字纪实文学《抗日战争中的川军》;侯秀才,老农 民,用七年时间一笔一画写下了十几万字的《东岳庙村史》,不仅留存了村子的历史、民俗、轶闻故事,还有大篇幅的人物传 记及族谱;周艾民,20多年来以民间学者身份走遍中俄国境线上14处要塞,搜集整理了1000多万字的史料,出版十几 本书,拍摄了近90部纪录片??

  杨霞丹觉得与这些人相比,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然而当晚的颁奖晚宴上,她意外地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以她为 代表的“现在就开始回忆”活动获得“年度公民写史”大奖。评委会的颁奖词称,“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朴实地讲述个人命运, 相对于长期被‘大历史’垄断的传统叙事,表达了草根阶层的尊严和公民意识的觉醒。”

  区别于官方与学院派,有大批来自民间的历史记录者从资料收集、个人回忆、史实研究等角度,力图还原时代真相。

  日常生活的历史最重要

  “大家都知道滇缅战场中‘野人山’一地最为惨烈,当年这段650公里的山路,国民党兵走了114天,1500 0人死了11000人。但是在我们的历史叙述里,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详细的对战役、战场的描述。直到一次读了一位美国友 军医生的回忆录,说几乎每走100码就能看到10到30副遗骨??”

  这是戈叔亚在15日上午“公民如何写史”的主题论坛中的发言内容。他早年当过兵,做过工人,念过大学,后来下 海经商。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自学、研究滇缅抗战史,如今是对滇缅战史拥有最翔实信息的民间研究者之一。

  有感于国内历史对于滇缅战场的语焉不详,戈叔亚自费从事研究,每筹到一笔钱,就跑一趟当时的战场,搜集大量的 素材。春节过后,他打算与几位朋友一起去踩一踩“野人山”,“用脚走完最最悲壮的路,真正看看那里的土地是什么颜色” 。

  宏大叙事之下,缺乏中观及微观层面的描述与记录,是国内主流史学的缺失。

  在这样的历史传统里,“公民写史”显出其必要和珍贵。它可以提供大量细节和素材,跳出国家视角,告知阅读者每 一个政策、运动除了宣言、口号之外,究竟对个人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究竟我们的时代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抢救性地保存证据、证物、证人,是公民写史的最大价值。”《看历史》杂志的主编唐建光,对本刊记者提及他多 次组织历史报道的经验:所需历史素材往往无法于历史编纂中寻到,而更多见之于当时当地的媒体报道、日记和家信。

  “日常生活的历史最重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说,他举了1953年的“统购统销”的例子:大家都 在历史书中看到这个政策,知道这个政策奠定了国家的工业化基础,但是它如何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如何最终导致了城乡的二 元化,却因为微观角度的缺失而被忽略。“恰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项政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超过了‘大跃进’和‘ 文革’。”

  雷颐有计划地收集回忆录,从中寻找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还原长期被遮蔽的当代史。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比 如近代史学者章立凡也收藏了很多回忆录,《炎黄春秋》执行主编徐庆全则自2004年起以个人名义组织了“民间家书收集 委员会”,收藏了从清代到当下的七八万封家书。

  更有行动力的是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他凭一己之力,在安仁镇打造起一个占地500亩的博物馆群,展出其近3 0年来收藏的200余万件藏品。更多的资料仍在库房中,包括20多吨“文革”期间的“检讨”,55万封“文革”期间的 家信??

  他规划了12座不同主题的“文革”博物馆,目前已开放了三座(瓷器馆、章.钟.印馆和生活用具馆),“其他的 我就自己把它建好,当做私人收藏,关门等着。我相信即便我死了,总有一天它们要对公众开放。”  

  吾道不孤

  民间历史记录者们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通过考察、采访搜集历史素材予以书写,比如杨霞丹;另一类在此基础上 做了更多归纳、研究的工作,比如戈叔亚。

  前一类介入历史多半与自己的家世、经历有关,从个人史、家族史着手,逐渐被庞大的历史命题吸引,不断投入其中 。

  建筑师晏欢就是如此。他在一次闲翻书时,发现自己的外公潘裕昆原来是抗日名将,曾任中国远征军驻印军50师师 长,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粤北战役、缅甸战役。带着一种愧疚之情,他开始关注有关的历史,并逐渐成为远征军史研究者。

  前大中电器集团董事长张大中也因为家庭而走进历史记录者的行列。他的母亲王佩英因在“文革”期间坚持“反动言 论”,被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1980年母亲得到平反后,张大中拿着发到家中的1000元抚恤金创业,20多年后 ,他资助拍摄了纪录片和纪实作品《我们的母亲王佩英》。

  后一类“写史者”则因为兴趣、专业、职业等关系,有能力对历史作更多的分析和探讨,他们常常就一个领域或一段 历史进行专门研究,渐渐成为民间专家学者。

  《深圳商报》退休记者陈秉安就是其中一员。在以前的采访生涯中,他对从深圳越境逃亡香港的近百万人的故事产生 了兴趣。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有接受采访的农民问他,你说改革开放是怎么来的?他讲了正统答案,对方听完说,“这四 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被这句话深深触动,陈秉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访谈。身处人人淘金的深圳,陈秉安却习惯于休息日背起大包往县城 跑,与当地百姓、警察、官员们聊天,甚至扮成被抓回来的逃港者,打通关系进入看守所,与真正的逃港者们打成一片,以获 取最真实的素材。

  22年时间过去,他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记录“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

  “当时很多问题不能写,采访的人也不愿意谈,但是我有一个信念,历史迟早要还原它的本来面目,这本书迟早要出 来。”陈秉安对本刊记者说。

  《检察日报》记者谢朝平的介入历史更加偶然。

  2003年渭河流域的一场大洪灾,导致库区35万人受灾,而救灾款却迟迟不能落实。谢朝平前去采访,无意中看 到一位老上访户写的665封公开信,并经过采访得到大量有关腐败的信息。

  “我的原意就是写篇稿子。”谢朝平对本刊记者说,但是当地库区灾民们一遍遍的电话使他感到不安,几位老人甚至 专门上京拜访,请他将三门峡移民的历史写成书。他说自己至今还记得老人的话——“我们并不指望能解决问题,只想让后人 记得这段历史。”

  此后三年,他六次前往渭南地区采访,搜集了大量事实资料,于2010年5月出版了30余万字的纪实文学《大迁 徙》。

  与会的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主持人熊景明感慨:“这次活动最难得的是这么多默默奋斗的人能聚首一堂 ,让人感到吾道不孤。”

  当代民间写史者的窘境

  在15日的颁奖晚宴上,获得“年度历史行动者”提名的本刊记者孙春龙,讲述了他这些年协助抗战老兵回家的经历 与感受。现场放映的幻灯片中老兵们身形佝偻,苍老的声音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不少人闻之落泪。

  不止一位历史记录者表达了心中的紧迫感。许多大事件的亲历者正一个个离去,而需要整理的资料浩如烟海,仅凭记 录者单枪匹马、手挖肩挑式的原始作业实难胜任。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沈志华本来也是民间研究者出身,这个做过生意、赚过大钱的前书商热衷于研究中苏关系、 冷战史,自费上百万元前往美国、俄罗斯搜集解密档案,并整理出版36卷《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可是,费了那么大劲儿,(成果)传给谁呢?”沈志华深感民间身份的限制,终于选择了进入学院体制,以便获得 更多的传播和带学生的机会。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在民间从事历史研究,最大的困难多在于资金紧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和人们观念的改变,钱不再是主要难题,许多企业家都愿意资助相关的历史研究项目,这个时候,研究方法、传播渠道则成为 最大的限制。

  更大的困境来自于对历史认知的政策环境。此次与会者从事抗战史研究的占了大部分比例,小部分是“文革”研究以 及其他零散的年代、事件研究。这反映出民间研究的现实状况,抗战历史陆续有档案解密,脱敏程度较高,而其他领域相对难 以进入,即便有些成果往往也较难公开发表。

  谢朝平的经历凸显了当代民间历史记录者们的窘境。

  《大迁徙》一出版,他便遭到渭南警方的跨省追捕,以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一个月,此后在舆论的积极推 动下被释。他被本次评委会授予“年度特别致敬”,颁奖词里称“他在2010年承受了这个时代强加给他的另类遭遇”。

  困难虽多,但似乎并未减弱民间写史者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寄希望于历史至少有一部分以“我们”为主 语。

  80多岁的老农白天在田间干活,晚上参与“现在就开始回忆”,写自己的亲历往事;“90后”中学生,给网刊《 记忆》投稿,讲述北京四中在“文革”中的故事。《看历史》杂志年前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合作,发起“中学生写史 ”项目,希望中学生能增加对当代史的兴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师、《中国在梁庄》作者梁鸿则给她的学生布置作业 ,要求每个人都去采访自己的父辈祖辈,了解一个家庭或一个村庄的往事。

  正如沈志华在会议发言中所说:“不管怎样,还是要做。我们各做各的,总有一天这些历史会自己连在一起,还原一 个时代。”-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