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昨天和网友交流时表示看重教育、科研支出占GDP比例
记者对比各国情况发现—— 崛起两大标志中国一强一弱
去年,按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中国已然超过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次印证了外媒说的“中国崛起”。
不过昨天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和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其实,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温总理提出“重视另外两个数字”——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科研研发经费占GDP比例。
记者拿我国情况与各国比较发现,崛起两大标志,中国一强一弱。
弱
教育经费占GDP比重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足美国七分之一
昨天,当网友牧田以“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出教育话题后,温家宝称,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温家宝说:“我更重视另外两个数字,那就是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研研发经费占整个生产的比重,这才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早在1993年,我国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但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只达到3.48%,2009年为3.59%,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的这一比例是4.7%-7.4%。
有报道称,即使中国的这一比例达到4%-6%,也满足不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以2008年我国GDP总值30万亿元计算,如果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其4%,为1.2万亿元,将其中的20%拨给高校,只有2400亿元。全国普通公办高校有1653所,每所只能分到1.4亿多元;全国普通公办高校在校生有1600多万人,人均只有不到1.5万元。
此外,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
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去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而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表示,4%的投入是一个和国际接轨的数字。
强
科研投入方面
中国超日赶美已入世界一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最新发布的《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指出:过去10年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投资年均增长超过20%,各主要指标均达到世界一流国家水平。
该基金会负责监督统计汇总的Rolf Lehming表示:过去10年,中国每年科研投资持续增长。
主要体现在研发、教育、密集型知识产业投资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的增加。
非盈利研究机构巴特尔纪念研究所近日一项新报告显示,中国即将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在研发方面支出排全球第二的国家。
报告的作者之一格鲁伯说,数年来中国一直在研发支出方面保持这种增长,无论全球经济出现什么情况,他们都坚持这样做。例如,2009年,美国和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为应对经济放缓,纷纷削减了研发支出,而中国持续推进研发行动。
巴特尔纪念研究所媒体专员马西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道,中国在研发上的支出连年增长,表现了中国政府对研发的高度重视,中国2010年的研发支出达到了1414亿美元,占到了GDP总量的1.4%,预计明年就能超越日本。
他说,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存在很多变数,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中国将在2030年(误差在2到3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研发支出大国。
●人力资源大国
总量第一创新不足
俄勒冈大学副校长斯丹凝今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有很多优点,首先中国有很多有天赋和才智的人,他们聪明,工作很努力。
第二是钱。中国的研发投入每年增长都超过20%,中国的GDP增速是9%-10%。
斯丹凝表示,5年后,中国就能进入科技创新前十名。斯丹凝说,中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近1.14亿人,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超过196.5万人,仅次于美国。
上午,劳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告诉法晚记者,人才第一要看数量,第二还要看质量。我国人口基数大,人才资源多,但并不代表人才素质很好。人才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创新能力,我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文/记者王进雨黎史翔
2010年科研投入占GDP比例
国家或地区 科研投入所占比例美国 3958 2.7%
日本 1420 3.4%
中国 1414 1.4%
印度 333 0.9%
欧洲 2686 1.7%
其他国家 348 1.2%
单位: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