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3日23:36  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今天(3日)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参与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节目中,罗志军通过电波与全国听众和网友进行了交流,畅谈江苏在创新驱动下的未来之路。

  直播文字实录:

  主持人郭静:首先想问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2010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仅次于广东,连续第3年位居全国第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听到消息,从今年开始,"十二五"期间,江苏准备将未来5年GDP的增速调整为年均10%左右,这比去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把加速度降下来,是为了给经济结构调整留足空间,这个好理解,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无论是领跑全国的广东,还是同在中国经济"龙头"长三角的上海、浙江,都宣布"十二五"的经济增长目标是8%。江苏把目标定在10%,出于怎样的考虑?

  罗志军:确实我们去年GDP达到了4万亿,“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增长10%左右。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更看重的不是GDP的总量和数字,而是它的内涵和质量。“十五”和“十一五”江苏平均发展速度分别是12.9%和13.7%,所以从实际增长速度来讲,这个10%是低于前两个五年规划实际结果。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当时定的是增长10%以上。

  主持人郭静:这次是“左右”?

  罗志军:虽然只是两个字之差,我们也考虑了很长的时间。刚才你说到了,我们给调结构留下一定空间,另外更多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的位置。江苏应该发展得比全国更快一点,这是小平同志南巡时到江苏,特别给我们提出来的。因为江苏这个地方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以及改革开放以后所发生的变化,是应该有这样的一个作为的。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总书记都对江苏提出“两个率先”的要求,就是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尽管是做了一定的调整,但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对于我们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就会有差距。另外你看看刚才那些听众对我们的期望,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展,群众的期望也不能实现。

  主持人郭静:最近半个月,江苏有几件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2月23号,江苏省政府与科技部在北京举行了一个部省共商座谈会,谈下一步与科技部的合作;三天以后,你们又召开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除了199个项目获奖外,你们今年还首次设立了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是第一次,我还看到了王明庥、薛禹胜两位院士站在您身边分别拿到了200万元奖金。我看到了两位院士拿着大大的红色证书笑呵呵地站在您身边的照片。再加上刚刚正式上任的李学勇省长“原科技部党组书记”这个身份背景,大家都在议论说,现在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可是更“加力”了!“创新驱动”现在在江苏是一个热词,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创新驱动”确定为江苏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大省,江苏为什么要把创新驱动提高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罗志军:这次两会期间我们还有两个动作,我和学勇省长还要到中科院和清华大学,与他们再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我们的目标就是直指创新驱动。

  主持人郭静:一方面部委合作,一方面产学研和大学来合作。

  罗志军:这也凸显了我们学勇省长从科技部来江苏的“加力”吧。江苏的发展历程可能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经济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是苏南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实现了由农到工的转型,也就是“苏南模式”。第二次是以扩大开放为动力,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转型,我们苏州工业园区最典型,包括曹老师比较熟悉的昆山,现在外向度非常高。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第三次转型,就是由低到高、由大到强,它的核心标志就是发展创新型经济。这个我们两年前就提出来了,要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我们认为它既符合国内外的经济发展规律,也符合我们江苏的实际情况。江苏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是全国人均拥有土地最少的省份之一。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要素投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本越来越高,成为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我们也有我们的突出优势,最大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我们的高校数、大学生数和职校生数都名列全国前茅,江苏人历来崇文尚教。江苏要发挥自己最宝贵、最可依赖、最可持续的资源,那就是人才的创新资源。我们想有这样一个条件和基础,把它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也正是由于这些考虑,我们将创新驱动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核心战略。

  主持人郭静:您刚才提出既然有我们的发展目标,又提到了我们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然后也有我们目前的优势,综合三个方面咱们确定了创新驱动这个战略,现在各个省都非常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特别多,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发现江苏这几年表现特别优异,2009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从之前连续七年全国第四,一下跃升三位首次名列全国第一,去年你们又摘取了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桂冠,连续2年保持全国第一,为什么江苏这些年在大家都非常注重提升自己区域创新能力的时候能够提升的这么快,罗书记能不能给大家透露一下江苏的秘诀?

  罗志军:秘诀还谈不上,但是如果说两者比较,我们确实不很看中前面的4万亿总值,而更看中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认为这是我们“十一五”发展最突出的亮点之一。这些年省委省政府动员全省上下围绕着第三次转型的目标,就是创新型省份建设,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突破口,通过大幅度地增加科技投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载体创建和服务平台建设。这些举措推进了自主创新,发展了创新型经济,大大提高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总体的竞争力却还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关键是我们及时把发展创新型经济放到战略位置加以强力推进,所以不仅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而且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强了发展后劲。我省区域创新能力两年保持全国第一,去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也跃居全国第一,有46项成果获得了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我们省主持和参与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就有6项,占了全国的1/3。当然,现在我们目前只是暂时居第一,各个省区你追我赶毫不放松,我们有很强的危机意识,要努力保持已有的好局面。

  主持人郭静:曹老师对这个怎么看,江苏人是天生的聪明?

  曹景行:我提个问题,就是创新的这些进展,如何体现在企业本身实实在在的竞争能力以及产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新的产业,这个方面在这几年当中有没有很突出的一些表现?

  罗志军:我想这是我们最下功夫的地方,你说的恰恰是一个核心点,刚才我讲了我们大学很多,但是成果如果都聚集在大学,它不能对地区生产力提高有很大推动,地区创新能力跟企业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后面我们会特别介绍我们的六大新兴产业,它的主要支撑就是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在企业和产业产品上的提升。

  主持人郭静:其实江苏这几年的区域创新能力能够跃居全国第一的关键,就在于它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因为我看了一下你们这次2010年199个获奖项目,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其中由企业主持完成的占50%,就是一半,也就是说把企业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怎么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呢?

  罗志军:我觉得首先要靠思想创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我们在实践中一直强调这一点,就是要把技术创新与生产力解放紧紧联系在一块,要靠思想的解放。所以通过不断地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这三个“向企业”,达到了三个80%,就是全省80%以上的研发投入是由企业去完成的,80%以上的科技平台建在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80%以上到了企业。

  主持人郭静:到一线去。

  罗志军:这样就实现了50%以上的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企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大幅提升,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了专利申请量22.6%,本土工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比重达到了48%。

  曹景行:这对企业本身竞争能力有实实在在的一个帮助,而且这是世界的竞争能力,尤其在当前的形势下,可能目标就不只是和其他的国内对手的问题。

  主持人郭静:我觉得事情有时候真的变化特别快,我记得我刚刚当记者的时候经常做的报道就是我们的产学研脱节,研究出来的成果在大学里面走不出象牙塔,到不了实际应用,赚不了钱,现在没想到这么几年过来,江苏已经在这方面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罗志军:刚才曹老师让我举两个这样的例子,曹老师对台湾很熟悉,我们的昆山是台资企业最发达的,过去企业很多都是贴牌,给外面贴牌加工,全世界笔记本电脑总量60%是出自江苏昆山,但大多是给人贴牌的,但是现在你要去看,有很多都是我们国产品牌,同时也不仅仅做产业链的最低端,已经向它前面的研发、后端的销售、产业链的中高端在延伸。

  曹景行:而且高附加值的很多。

  罗志军:在定价上有话语权的。

  主持人郭静:这样的话,它的市场竞争力就强。刚才曹老师也提到了产业的问题,现在江苏是确定重点发展六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我们想知道选择这六大新兴产业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罗志军:我们认为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回忆我们在金融危机过程中,就是在逆势上扬中发展了我们的六大产业,这既有培养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需要,因为当时老的产品卖不出去,我们要有新的增长点,是有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长远考虑。江苏人才集中,在市场化、开放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有可能在某一些新兴领域达到国际水平,六大新兴产业发展中我们得到了一些明显的成果。

  主持人郭静:其实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现在大家都在抢占制高点,你选的准不准,你觉得的制高点是不是未来真正的制高点?这个其实很关键。现在发展新兴产业在江苏也已经见到了明显的成效。去年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了2万亿元,增长30%以上,占江苏全部工业的23%。我知道到“十二五”末你们还计划达到五万亿规模,就是这六大新兴产业整个的销售收入,五万亿它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意味着它对江苏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概能达到多少?

  罗志军:我还说刚才曹老师问我的那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新兴产业中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这一项的产量就占了全国的58%以上,而且有很多核心技术是我们自己掌握的了,是我们的团队在做。此外,风电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占了国内50%的市场份额,软件业务收入占了全国1/6以上,生物医药的产业产值占了全国的12%,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去年我们六大新兴产业的销售超过2万亿,占了工业销售收入的23%,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安排,我们预计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倍增,到2015就要超过5万亿,力争达到占工业销售收入的60%左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罗志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