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河北蒋辛屯镇土地流转后闲置现象曾遭曝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9日08:54  中国经济网

  企业插足“新农村”,香河被讥“三强县”

  燕都鑫城,是安平镇新农村组团之一,将安置安平一街、二街、四街、后庄、东庄等村庄的村民。目前,一街和东庄已经基本回迁完毕。而除了回迁楼,商品房也正在上马。

  本报记者从中国土地市场网查询到,2010年,东庄和一街地块,分别有95.6亩、23.8亩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以60万元/亩和80万元/亩的价格,出让给了香河县龙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用途为“其他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据公开资料显示,燕都鑫城总占地约1396亩,目前已有132套进入销售市场,占地111.87亩,均价在6300元/平方米左右。

  安平一街村民告诉记者,紧邻回迁楼的商品房,占用的是原来村集体机动耕地,村民并未获得补偿款。

  安平镇另一个新农村组团——运河新城,又叫做运河国际生态城,位于北运河西侧。据了解,该地块由万通地产公司旗下的盛达置地投资有限公司开发。

  在施工现场外面,一幅规划示意图上写着:“本项目规划建筑性质主要为农民回迁住宅及配套设施。”然而,根据这幅规划图的标注,“运河国际生态城回迁住宅用地”为162.9亩,大约占整个规划区域面积的1/40,约占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总面积的1/20。

  提起新农村改造,草沙河村曹姓村民就对本报记者说:“想搬呐?给多少钱啊?那(小麦)苗长那么高,全给毁了,没给赔呢!”运河新城,占用的就是草沙河和成辛庄等村的耕地,而补偿只是每年每亩1000余元。

  该村民还说,现在要村民搬进楼房,就是因为已经把耕地连带宅基地、街道等所有土地卖给开发商了。

  中国土地市场网信息显示,大致在运河新城所处的地段,香河县政府将59亩现有建设用地,以将近180万元/亩的价格,出让给了万通地产。

  蒋辛屯镇小马坊村村民在经过土地流转、拆除旧房、搬进新楼后,今年4月,被上边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将祖坟迁走。而包括坟地在内的小马坊村约600亩耕地,正在由五矿集团和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开发,400余亩耕地尚在闲置。

  记者从中国土地市场网查询的土地出让结果显示,从有记录的2006年11月20日以来,至2011年4月28日,香河县政府共出让土地115幅,包括了61幅居住用地(3675亩)、22幅工业用地(1266亩),共5064亩,土地出让金约35亿元,其中包括新增建设用地66幅。单2011年4个月,香河县出让的土地就有34幅2162亩,土地出让金超过16亿元。

  在当地,百姓私下将香河县叫做“三强县”。这种说法源自三强集团正在大举涉足香河县的“土地流转”和“新农村改造”。

  据了解,小马坊、后场、北六百户三个村庄的耕地几乎全部被流转,农民如果再要种植或者养殖,则需要和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土地流转承包协议》,17年内承包费每年1158元/亩,50年内承包费每年1800元/亩。每户限定在2亩之内,共200余亩地供承包。

  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三强集团旗下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其净资产约7.5亿元,在过去4年里拿到了21幅共915亩的土地,总价约6.2亿元,三强集团的老板王尚新是香河县政协常委。

  万科和五矿在小马坊开发的商品房,施工单位也是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在新华街道东北街村、北岗子村等地的平房改造,拆迁人正是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东北街村平房改造协议》的最后一条是这样写道:“同意以上各条款均可享受各种待遇,如不同意就不享受任何待遇,如造成法院强行拆扒;一切后果全部自负。”

  《北岗子村庄整理改造协议》第八条则写道:“乙方(北岗子村委会)自甲方(香河县城镇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交付回迁楼之日起三个月内,乙方负责房屋扒平、腾清。否则甲方有权强行拆除,由此产生的费用和损失,由乙方承担。”

  突击“复垦”涉嫌系列造假

  2011年5月,是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抽查总结阶段。4月下旬,香河县蒋辛屯镇土地流转后闲置的现象,被某媒体曝光。4月底至5月初,在香河县,一场突击“复垦”的行动迅速铺开,许多土地在闲置了一到五年之后,突然被旋耕,播上了玉米粒。

  这样的“行动”,据当地多个村庄的农民介绍,也曾在去年八九月份展开过,当时种的也是玉米。八九月份,本来玉米都快要收了,玉米长出来一二十公分,耕地变绿了,没多久,又全死了。

  5月6日,香河县宣传部王立生对本报记者说,该媒体采访的时候是“4月份还早”,“我们这儿实际上5月中旬开始种玉米、黄豆。”

  “4月份为啥不该种呢?4月份没下一场雨。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场下透的雨。你种了它也不出,那棒子(指玉米——记者注)粒发不出芽来。浇地成本就高了。一场雨后播种那是最好的季节。”王立生说。

  4月底、5月初,本报记者走进这些曾经被撂荒、如今被旋耕的土地上,扒开土壤,结果发现,许多耕地看似已经播种,实际并没有种子。

  在钱旺乡大六王、小六王和大高坨等村的耕地上,淑阳镇郎庄村民崔建华与本报记者用手扒开了六七条土垄,最远扒开2米多,结果发现:除了地头有一些裸露在外的玉米外,其他地方,几乎见不到玉米粒。

  即便有玉米粒的地方,玉米大多是干瘪或残缺的,间距通常在半米左右,“农民自己种的话,通常间隔8到10公分就会见到一粒玉米种子。”崔建华说。

  这些玉米也没有覆盖化肥。“没有化肥根本长不出玉米。”崔建华介绍。

  他说,现在表土直接用手就能扒开,也不符合耕种的要求。“要压一压,玉米要不透风,才能长得出来。”

  与表土直接用手能扒开不一样的是,“播种”玉米的小垄沟两侧,土壤用脚都踩不开。“农民自己种的话,土要松一下,也这么(和表土一样)细。”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在这一片大约超过500亩的耕地上,难看到完整的电线和电线杆,地上甚至还能看到被毁坏电线杆上的水泥块;机井或者被填埋,或者已经枯了,甚至结上了蜘蛛网。“老长时间不用了。”崔建华说,“没有水浇地,这里根本产不了粮食。”

  刘宋镇一位参与了这次“复垦”行动的农民说,这次“复垦”播种的,许多是饲料厂购买的玉米,而并非真正的玉米种子。崔建华也说,如果是买的种子,地头一定有遗留下来的种子袋,但现在却看不到。

  在蒋辛屯镇,一个被曝光土地闲置的地方,5月1日中午,在进入各个村庄的路口,都有一辆或两辆车,有至少四五个人坐在车上,一下午也不离开。另外,还有“司法”车在村进进出出。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有关部门在“驻守”。

  本报记者乔装成挖野菜的人,进入了姬庄、大马坊、北六百户等村。在这些村庄,记者随机铲开的垄沟里,依然要么干脆没有种子,要么每隔半米才有一些玉米粒。在北六百户和大马坊,尽管旋耕过,但一些地方的土壤坚硬得用铲子都铲不开。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电线已经断了,电线杆顶上,筑起了鸟巢。

  在安平镇东庄村,村民提起近日地里突然被种上玉米就想笑。本报记者同样下地进行了检查,即使有玉米粒的地方,玉米粒的间距也大都在半米以上。

  农民要求土地入股分红

  安平镇东庄村是香河县最早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一批,目前已基本实现回迁。

  在回迁的燕都鑫城,70多岁的村民曹某告诉本报记者,原来2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换了一套75平方米的楼房,还剩点钱,面积虽然小了点,但他还是很乐意住新房子,舒服。

  他夫妻两人,没有后代,“我们一死,全绝了,也不用考虑子孙后代。”而他本人也常常生病吃药,本来就种不了地,流转前,夫妻俩的一亩耕地,都是白给别人种,现在按每年每亩一千多块钱补偿,夫妻俩算是白赚。

  同样愿意签订拆迁安置协议的,有淑阳镇姚家止务村的骆某,他的老宅基地面积有700多平方米,置换楼房后,还能剩下不少钱。

  但是,曹某对记者说,东庄村民中,“乐意种地的多”,住新楼房有意见的也多,没地种了,“主要考虑到子孙后代”。

  住进了楼房,曹某说,当地政府还没有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只有耕地流转后每个月150元的养老金,直到现在,也没有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

  安头屯镇庞营村村民王刚(化名)对记者说:“我觉得新农村的方向绝对是正确的,人口多了,节约用地是正确的,但是这楼房盖得不结实,老百姓条件不适合,没这么高生活水平。”

  香河县农村宅基地面积通常是原村耕地面积的1/10至1/3之间,在目前耕地闲置和征占的情况下,即使全部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总面积也难达到原有面积,而且,“在宅基地上覆土,底下全是水泥、渣滓,不是土壤,长不出粮食。”蒋新屯镇匠庄村民杨柳(化名)说。

  “现在把好耕地糟践了,建大院、盖房子,把老百姓房子扒了,节约了这么点儿地干啥去啊?好(耕)地大面积卖出去,糟践,老百姓不服。”王刚说,“如果把楼盖好了,弄方便了,节约出来的地适合(农民)做买卖什么的,那行。”

  五百户镇前马房一位菜农,至今都以为搬到“新农村”后,他依然能种菜。

  但目前的事实是,在香河县,农民“上楼”的同时,耕地大多被流转,“上楼”之后的生活没法保障,是他们最大的担心。

  五百户镇十百户村村民贾振海说,2009年底村里开始动员建设新农村,征求村民意愿,“村民起初以为是盖小楼,后来发现是‘移民’,连房带地都没了,脱离土地了。”

  “如果是盖二三层的小楼,别离开村,有地可种,农具有地方可搁,那行。”贾振海说,将土地入股分红,“这样你建什么都不碍事,土地永远是我的,我还是老农民。”

  但现在的事实是,“搬走就没地了,就像耕地一样,宅基地也没了。”贾振海说。“没有地,不给安排工作,光靠每年每亩地1200块钱,没法生存。”

  蒋辛屯镇姬庄村民徐莲(化名)告诉记者,像她那样四十来岁的农民,学历通常在初中以下,出去找工作并不容易。姬庄许多妇女,就在村南边给人种树,做临时工。“种不上地,什么都没有。四十多岁,五十多岁,上哪都找不到事,只能做保洁。”她说。

  政府:农民“白住楼,还得钱”

  5月6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香河县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副主任王立生、香河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邵晓彪。

  关于新农村建设,王立生说,其实“相当于县里的一个惠民工程”。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能置换出建设用地来。比如说1000口人的一个村子,整个村落占地得在1000亩出去了。但是建回迁楼,就3栋楼,十亩八亩的就够了。900多亩的就置换出那指标来了吗?实际上耕地没在减少,是在增加。”

  另一方面,“我们这儿一亩地打600多斤麦子,您算一块钱一斤,600多块钱。搭上成本旋地50块钱一亩,播种40多块钱一亩,然后还得化肥、浇,后期的打农药,收割。在外面打工一天150块钱,你要是拿着口袋收麦子耽误两天就是300块。”

  王立生说:“我们这边就业不用发愁”,“我们县是家具城,打工的人多,这儿一般都上班打工去了,一个月挣5000块钱,谁还种地啊!”

  邵晓彪则说:“我们这边老百姓非常富裕。都不愿意种地。一个村如果有100户,得有90户做买卖。”

  邵晓彪表示:“我们工作已经很难了,有时候不是部门的问题。中央要税收,要项目,香河县跑招商引资,来了之后没有项目给人家落脚之地,人家干啥来了?挺好的项目你没地落脚。刚才一直在提指标,这指标太少了,国家分配到省里,省里分配到市里,市分配到县,这一年超不过200亩,干啥使啊?不只是香河这种情况,别的县都这样,全国都这种情况。2000多个县都在争指标,其实你把这个指标多置换出来就行了。”

  王立生和邵晓彪还称,现在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村民不是没有地了。新农村改造如果顺利的话,过十年八年,总耕地面积增加了,不是减少了。”他们坚称,蒋新屯等地的耕地,还是农民在耕种。

  “上楼”农民究竟能得到哪些实惠?

  王立生说,实惠就是“白住楼,还得钱”。在香河县,通常被拆迁的农民,“一户白给你一套90平方的楼房,还得给你10万块钱”。至于社区的公共设施,比如说医院、学校,目前都没完善,将来三五年完善之后就会看到成果。

  但是,他说:“新农村建设刚开始,农民的养老啊,就业啊,现在都是刚摸索阶段,还没有太成型的措施。”

  王立生介绍,因为国家现在还没出台政策给安排养老保险,农民今后的养老保险将主要来源于村里置换建设用地指标获取的收益。

  他介绍,旧村庄拆除后置换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有一部分要给开发商,“因为所有的钱都是人家开发商投的”,“要给他一部分指标,让他自个儿搞建设啊,搞项目啊挣钱”;一部分给当地政府搞一些“三产”服务项目。

  邵晓彪则介绍,目前每个村庄都有一定比例的机动地或其他用地,比如道路、沟渠、坑塘,这些土地不直接分到各户,而用于换取物业、取暖等方面的补贴,以及60周岁以后的养老金,由村委会集体支配。

  当地农民说“新农村”最好是给每户都盖一个二三层的小楼房,王立生说:“一户都盖小别墅,用地指标没置换出来,还是没节约用地。”不符合香河县的县情。

  “老百姓就是担心,考虑到企业要给你100万占这地方,你给我十几万那不行。但是不能让人家企业一点利润都没有。毕竟先期投资不是一个亿、两个亿的事,有的是几十个亿撇那儿了,他要见效益还得在几年之后。咱们地方政府实际上想要老百姓多挣钱。这也有矛盾的地方。”王立生说。

  邵晓彪说:“要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什么‘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是不是得必经啊?出门粪堆,柴火垛啊,苍蝇乱飞。我让父母来县城住,他们住不惯楼房。这种环境他改变不了,他瞅着脏舒服,干净他不干。”

  他介绍,这些年,香河人口没增长,村落面积在不断增长。他老家两口人在家11间房,占地一亩多,老有5间房闲着,也就是所谓的“空心村”。

  “实际上不同意的都是什么人,都是50岁以上的。现在香河30多岁的都在县城买房,50岁到40岁之间的,工作都是比较得力的,挣钱都是在县城给孩子买房。”邵晓彪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农民 上楼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